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策略

2021-12-01

乡村科技 2021年27期
关键词:虫害林区树木

周 铮

(丰顺县林业服务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1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部分林业病虫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部分危害林业发展的病菌和害虫在自然环境下的繁殖能力极强,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再加上目前工作人员在解决病虫害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较为单一,往往不仅无法根除这些顽固病虫害,反而会导致这些病虫害对很多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它们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耐药性的增强变得更加“强大”,导致很多针对林业病虫害的药物使用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1]。

1.2 单一种植,降低了林区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调节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破坏,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有效恢复被破坏的生态。但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规划,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

目前,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基本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但是以往我国在人工造林时,对树种的选择存在单调性问题,导致林业工程整体的生态调节能力严重下降。造林树种的单调性导致林区生态防御能力和自我修复力较弱,加重了病虫害侵袭的可能性,隐藏了更多的生态问题。同时,大量人工种植的林区取代了自然林,林区物种数量急剧下降,有些虫害失去了天敌,导致虫害迅速传播、扩散,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

1.3 林业病虫害防控机制不成熟

因为不同树种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林区、每种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和发生情况也是有差别的。有些林区项目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管理,但是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最终导致林区病虫害防治水平参差不齐[2]。不科学的林业管理方式是诱发林业病虫害的一项重要原因。例如,有些管理者不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农药,使土壤内残留大量农药,影响树木正常生长,最终导致其失去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2 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林业建设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基础任务。林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林业工程建设水平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林业工程建设水平的前提是改善现有的林业建设体系和方法。因为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必须要针对常见病虫害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例如通过加强检疫等手段防控毛竹虫、松材线虫等,降低病虫害对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危害。科学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树木健康生长,这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3.1 政府相关部门应提供大力支持

在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林业工程建设中病害虫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出台支持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政策,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相关林业部门应开展多渠道资金筹集活动,将筹集到的资金集中用于病虫害防治工作,支持相关技术工作的研究开展,将病害防治工作纳入林业工程建设项目成效考核,并将此项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相融合[3],以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3.2 开展病虫害预测和检疫工作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增强对预测环节的重视程度,制定并完善病虫害的预测制度,并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贯彻落实,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危害风险。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以及发病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林区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危害情况,一定要及时上报,让所有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并动员其积极参与防治工作,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3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手段的研究力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林业势在必行,对林业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迫在眉睫。要想取得好的防治效果,必须改善防治手段,引进先进防治技术,并在原来的防治手段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对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和管控能力,提升林业资源质量,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关部门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使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学习病虫害防控知识,及时更新林业病虫害防治观念[4]。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规程和标准,以便林业工作者根据要求贯彻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各相关平台应合力推进林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改善防治手段,减少林业病虫害带来的危害。

3.4 充分利用无公害防治手段

3.4.1 物理防治。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常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对一些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控和治理。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有高温杀菌、隔离捕杀、树木涂白等。如果林区内只有个别虫害发生,虫口数量相对较少,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例如人工收集树上的虫卵,或者将有大量病虫寄生的枝条进行修剪处理,以防止病虫害大面积扩散,可以达到消灭病虫的效果。隔离捕杀一般是指在树木上缠绕毒绳,防止病虫害入侵。还可以在树干上涂白,能够有效抑制虫卵的生长,既可以阻挡害虫入侵,又可以保护树木免受冻害。这种方法常用于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石灰、食盐、石硫合剂以及水,先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将混合物涂在树木主干上。高温杀菌是指在树木还是种子阶段时,将种子放在太阳下暴晒,可以杀灭一些病菌,这样可以保证树木在幼苗阶段病害少发。除此之外,在整个营林的过程中,可利用部分害虫的趋光性特征进行捕杀,将诱虫灯放置在林区宽阔的地带,易于害虫的聚集。这些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不仅安全无污染,而且防控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优先选用物理防控方式,既可保护环境,又能提高病虫害的治理效果。

3.4.2 生物防治。同物理防治措施一样,生物防治也是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利用微生物方法来防治林业病虫害[5]。例如:利用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百僵菌来防治天牛以及马尾松毛虫,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还可以使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对多种虫害进行防治。此外,还可在林区适量投放啄木鸟等啄食类益鸟,防虫治虫效果好,成本低廉,且对环境友好,没有任何毒害。有研究表明,1 只啄木鸟每天至少可以采食30只幼虫,利用啄木鸟进行林业虫害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极为常见,且会极大地限制林业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从源头上遏制虫害的发生及扩散,提高整体防治水平和质量。其关键在于找到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再采取相对应的防治策略。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科学防治林业病虫害,才能真正促进林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虫害林区树木
记游哈林区(节选)
树木之最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辨认树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树木也睡觉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