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性“互联网+”乡村民宿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01

乡村科技 2021年27期
关键词:民宿发展

肖 雪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乡村民宿现状分析

1.1 民宿的概念

“民宿”一词起源于日本,是指利用当地居民闲置的房屋资源,为游客提供住宿场所。这类房屋是进行适应消费性改造之后的家庭式暂住型房屋,一般由本地房主副业经营。我国民宿起源于台湾地区,大陆对民宿进行改进以后,出现了以农家乐、客栈、家庭旅馆为主的民宿形态。

1.2 我国乡村民宿业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加入,使民宿业发展如虎添翼。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运营因受疫情影响,较2019年稳中有落;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3 338 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2020年1—9月回落3.1个百分点,虽然有所回落,但保持了稳速发展的优良态势。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为民宿产业提供了一个契机,可促进民宿产业融合与发展,即使是偏僻遥远的乡村,游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领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人文风情。

2 发展现代化乡村民宿的意义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民宿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民宿产业的前景非常可观。发展现代民宿有利于盘活乡村闲置的土地和房屋资源、带动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促进高素质人才返乡就业、拉动乡村经济增长[1],也有利于保护古村落建筑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

3 我国乡村民宿与互联网结合的例子

3.1 舟山海岛民宿案例分析

舟山群岛位于我国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岛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海岛资源,是民宿业的发展要地。在推动舟山群岛民宿业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与本地互联网媒体企业共同举办了“岛居舟山”最美民宿评选与优秀民宿分享会,从不同角度对民宿进行分析评比,并为当地优秀民宿颁发了各类证书。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评选结果,对舟山民宿进行了有效的推广与宣传。在多方协作努力下,舟山海岛民宿在互联网经济大背景下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互联网对舟山群岛民宿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互联网为宣传的纽带,一方面有利于向外展示舟山民宿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另一方面对舟山海岛民宿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其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属于舟山地方特色的民宿品牌,进一步提高舟山海岛民宿品质。

3.2 马郢村乡柬花园民宿案例分析

乡柬花园民宿位于我国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2018年乡柬花园民宿开始建设施工,2019年正式营业,建筑面积为450 m2,占地面积为1 600 m2。民宿内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并增设了咖啡馆、活动室、餐厅。村内将乡村研学、原生态农耕体验、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主推产品,还配备有展览室、红酒房、帐篷房、植物农场等。

该民宿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吸引游客到此游玩,又借助游客发布短视频等自媒体方式,再次提升民宿的知名度。如此循环宣传,为马郢村带来更多游客,推动经济发展。

4 “互联网+”乡村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垃圾处理系统不够完善

游客的增加会产生更多的生活垃圾,从而加重乡村环境的负担;加之农村的垃圾处理方式还过于传统,对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完善,这使得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有些民宿主一味追求个人收益,而忽视了整体村落环境,对周边进行不科学的改造,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进而阻碍当地旅游业发展[2]。

4.2 民宿设计缺乏创新

传统的民宿功能单一,缺少多元化理念,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旅游丰富度。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乡村民宿主人为当地居民,投资行为多为自发,没有对民宿进行多元化的项目服务拓展。这容易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难以获得游客认同,难以与游客产生共鸣。

4.3 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不高

不少村民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足,对网络营销十分陌生,并多持怀疑态度,即使试探性地进行操作,也会因为短期的效果不明显而放弃深入研究。目前,大部分的乡村民宿网络营销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是把相关的住宿信息放在网络上,且没有配备相关的网络营销人员,更是缺乏对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加之有些村落的教育水平过低,对互联网更是望而远之。

4.4 专业民宿管理人才匮乏

通过长期的发展,我国旅游行业以及酒店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较为健全,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人才。但是由于乡村民宿存在的时间较短,针对乡村民宿所需要的人才培训体系还未建立,并且由于村落之间的差异明显,所以缺乏专业的培养院校、难以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这是现有人才培训体系面临的难题。民宿管家这一概念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应用[3]。

5 乡村民宿发展的建议意见

5.1 提高村民和游客素质

对于村民,要着力抓好村民素质工作,把乡村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对村民进行普法宣传,制定相关罚款机制,从而约束村民随处乱扔垃圾、胡乱砍伐、私搭乱建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对于游客,利用互联网建立游客信用旅游体系,对于破坏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的游客,将其不良行为上传至信息平台,并扣除信用分,若游客信用分低于某一标准,商家可以拒绝该游客的入住申请,以此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

5.2 打造独特乡村品牌

为防止千村一面的现象出现,要努力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只有真正将体现本地独特风貌和特点的文化元素提炼出来[4],才能够打造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宿。游客与村落的互动不仅体现在乡村风景中,更体现在住宿环境中,在民宿空间建造时,要突现乡村品牌,考虑整体的装修风格,包括室内装饰和室外景观。室内装饰包括室内装潢、器物摆放等,这些都是由乡村品牌的定位所决定的,民宿室内设计要充满当地文化特点,这对吸引游客选择该民宿入住有很大的优势;室外景观包括院落设计和街道美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部分。

5.3 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引流

对民宿产品树立起来的品牌文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围绕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等进行宣传。突出乡村民宿的品牌文化,宣传标语要朗朗上口、宣传文案要积极正面、品牌标识要具有很强的辨别性等。在营销方面,当地历史名人、家族故事、神话传说等都可以作为营销内容,邀请专业的营销人员为民宿进行宣传;再结合互联网短视频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为民宿拍摄相关短视频,能够达到快速推广的效果。网友们也可以为视频点赞评论,与民宿主进行互动,从而为民宿引流。

5.4 推动民宿行业标准化

目前,民宿行业仍然存在很多非标准化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需要当地政府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的酒店或旅游类院校进行合作教学,一方面缓解民宿主很难规模化培养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村民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其次,为了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而民宿企业也要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待遇,以降低其离职率,保证人才储备充足。

6 结语

乡村民宿发展应注重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发掘乡村独特元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地域特有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民宿。与此同时,乡村民宿发展也要乘着互联网大时代带来的“飓风”,适应时代发展。在民宿品牌的设计中,注重商家的口碑效应与品牌效应,挖掘地域特色,努力形成具有地方风情的民宿品牌,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本地生活、感受地方风情,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民宿发展道阻且长,溯游于时代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为乡村民宿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民宿发展
苫也·未名海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ROOM AT THE INN
你是民宿达人吗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