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参与度提升研究
2021-12-01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王 迪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新课标的确立,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落实,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改善传统直接讲授理论或授课后让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师单一讲授的课堂枯燥无味,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围绕体验式学习方式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的组织策略,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一、体验式学习的特征
(一)课堂情境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生活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当需要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时,学生有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方向,他们会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应用和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应尽可能为学生构建对应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置身于对应的情境中,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需要亲身经历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这里所指的经历并不只是身体上的参与,还有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投入。只有全身心进入学习状态,学生才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掌握相关学习内容。基于此,教师应当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游戏以及虚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
(三)学生与学习环境交互作用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体验式学习模式下,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群体可以在开放环境中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且,体验式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需明确自身角色,尽可能不干预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必要时给予学生指导。
(四)全面反思性
新课标下,教学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开展,以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际需求为基础选择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要不断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是否能全身心投入课堂,观察教学结果是否已经达成对应目标。对学生而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反思当前的学习内容是否有用,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就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基于此课程的开放性和对计算机的兴趣,而不是因为重视课程内容本身。站在教师的角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各个学校在课程配套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以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高年级的物联网、机器人板块很多学校并未配备相应硬件,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其次,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其他学科占用信息技术课的问题时有出现,导致缺课学生无法及时完成当天教学任务,长此以往,学生最终无法完成信息技术全部课程学习。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是有部分教师会采用传统手段授课,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其次,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仍有可商榷之处。经调研,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认为自身不喜欢这门课程主要归咎于两个原因。其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其二,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没有学习兴趣。
(三)教学评价不合理
有学者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方式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为教师评价,部分教师仍倾向于采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评价。然而传统评价手段的主体少、内容不全,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
三、应用体验式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应当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让师生得以重视,学校需为课程开展提供相应保障,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回归常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一方面,教师需要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能力基础相对薄弱,教学的核心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认知水平为基础,提升其学习兴趣与信息素养。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将基本的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并设法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与学生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当前已有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学以致用。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合理开展课堂教学,相信学生会逐渐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所改观,学习兴趣更为浓郁。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基于计算机展开,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前提。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应尽可能将当前学习板块和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相结合。首先,将教学内容和学科基础联系起来,比如:学习“WPS文字”板块时,与学生的文字录入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练习打字相结合,事半功倍。其次,教学内容应当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现实问题引入,再提炼为知识技能教学,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拓展。在此过程中应该发挥教研组作用,组内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设计,保障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体验式学习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
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一)游戏化教学
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一次性学习大量操作之后容易忘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且学生可能因为枯燥的操作而失去实践练习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会想尽办法阻止学生玩闹但,教师不应把爱玩完全看作学生的缺点,反而可以借助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化教学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讲解鼠标的相关知识时,组织学生玩扫雷游戏,为学生讲明规则,即单击鼠标左键会如何,单击右键会如何,最先完成游戏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学生会不自觉掌握对应理论与操作。相比传统教学中的反复练习,这种游戏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
(二)研讨式学习
研讨式学习模式下,学生需要以小组形式讨论问题、动手实践,学生经过讨论能相互促进,最终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以苏科版“创作演示文稿”为例,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然后在“同组异质,异质同组”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促进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时,过程如下: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WPS作为主要工具。第二,组织学生研讨演示文稿所包含的各种元素。第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生自行商定报告主题与人员安排,并配合完成任务。第四,展示研讨成果,教师及时给出总结与评价。
研讨式学习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板块,他们若想完成对应学习任务,就必须配合小组共同努力。当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比如:搜索资料的渠道狭窄,教师应适当提供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且每个人都要担任一定角色,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分组时,要求小组成员在同一个区域内活动,避免因为探讨交流影响其他小组。通常情况下,合作小组需要有组长、记录员、发言员、汇报员等角色,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对应角色。接受能力更强的小组成员,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要尽可能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或者帮助其他小组。如果某一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整体较低,则需要适当降低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某一小组整体表现良好,教师可以让他们担任小老师。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当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努力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