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诗歌润泽童年

2021-12-01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刘建军

青年心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云儿童诗儿童诗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刘建军

一、诗歌——一把通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诗言志,歌咏言”,这句话用在班级中小诗人的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在他们创作的童诗中,有对生活的理解,也有源于心底的呐喊。

在以“心事”为主题的童诗创作中,班级中一个腼腆、内向、不善交谈的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人们都羡慕云儿的自由/却不知道/它有个心事/一直堵在心口/它不想再和风儿做朋友/整天被吹着到处走/终于/它和风儿吵了架/声音好大好大/吓得小朋友都回了家/只听到云儿的哭声/哗哗——哗哗——”我惊讶于她内心世界的丰富,也在后续的交流中了解到她与好朋友闹了矛盾的事情。原来,在她心里自己就是那朵没有主动权的云儿,而她的朋友就是风,随着年龄的增长,“云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与主见,但由于不善表达,与好朋友“风”产生了矛盾,感觉“风”总是想控制自己。因此,她写出了这样一首小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不禁让我感叹,儿童诗就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它为我与学生的沟通架起了一座心灵桥。

在“写给爸爸”的主题诗创作中,班级中一个在语文考试中经常不及格的学生这样写道:“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陪她在游乐园玩耍时/我告诉自己/我不想你/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参加她的生日会时/我告诉自己/我不想你/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陪她写作业时/我告诉自己/我不想你/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牵着她的手过马路时/我告诉自己/我不想你/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陪她去动物园时/我告诉自己/我不想你/可是为什么/当你陪在我的身边时/我对你所有的不满/都会烟消云散?”本诗作者的父母在她三岁时离异,因为父亲属于过错方,所以离婚后,父母鲜少联系。父亲对她而言既陌生又熟悉,她对父亲的感情也非常复杂。在与她的后续交流中,我了解到她对父亲从想见却不能见到欺骗自己不想见,再到心中滋生怨恨的心路历程,这种爱恨交加的情感让她写出了这样让人心疼的诗句。这让我对她有了更加立体的了解,看到对一切满不在乎,有些“破罐子破摔”的表象背后,那个痛苦、脆弱的小姑娘。此后,我经常与她谈心,我尝试着去联系他的父亲,但她妈妈比较抗拒,我手中又没有任何关于学生父亲的资料,就连学生的学籍系统中都没有,最后也只能放弃。后来,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开始在乎我对她的评价,在乎周边人对她的看法,她开始很努力、很努力地去学习、去生活。终于,我又见到了她久违的笑容。

班级中还有个天生患有重度耳疾的女孩,从小靠摸着妈妈的喉咙学说话,可发音很不标准,这使她很难与别人顺利沟通,因此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接班不久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导她,于是,便想到为她写诗,就这样一首、两首地写着。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封信,正是她写给我的,而且,竟然也是一首诗。后来,写诗便成了我俩沟通的桥梁。我也会将她的诗分享给班级中的其他学生,让他们通过诗走进这个不幸的小女孩的内心世界。渐渐地,班级中的学生开始主动用文字或诗歌的形式与她沟通,鼓励她勇敢地开口说话。虽然她的话很难懂,但大家都很有耐心,要是有同学一下子就听懂了她的话,一定会及时赞扬她。经过长期练习,女孩的发音变得越来越准确,到现在,她的话我们已经完全能听懂,而为彼此写诗的习惯,至今还依旧保留着。

二、诗歌——让班级焕发生机

几年的沉淀,让学生对诗歌越来越热爱,他们喜欢读优秀的诗作,善于观察生活。同时,学生也乐于动笔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班级氛围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因为诗,那个天生耳疾的小姑娘变得活泼开朗、乐于表达。与此同时,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多了一分耐心与善意。而以写诗的方式沟通也成了班级中一种别样交往的方式。朋友间闹矛盾了,写首诗道歉;谁过生日了,写首诗送祝福;甚至连教师节的时候,学生送给教师的贺卡上都是一首首发自肺腑的小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首首的小诗,变得更加紧密。

在每一次儿童诗会之前,为了将小组共读的作品朗诵好,学生会利用每一个课间及闲暇时间刻苦练习,他们相互指导、彼此鼓励,成为班级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彼此包容。

班级中有个在语文学习方面让我十分头疼的学生,批改她的习作总让我倍感煎熬,语句不通、逻辑混乱……但她每次写的儿童诗却都会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写给爸爸”主题诗创作中,她是这样写的:“我坐过最珍贵的车/是爸爸的肩膀/我跑过最快的长跑/是爸爸打我时的逃跑/我玩过最有趣的游戏/是爸爸抱着我上蹿下跳/我听过最好玩的故事/是爸爸和我分享的童年趣事/有人问我/世界上最可爱的爱是什么爱/我回答/是爸爸的爱/因为它虽然笨拙,但却只属于我……”她在儿童诗创作方面的表现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的学生的语文成绩平平,却能写出令人惊叹的小诗。学生是天生的诗人,做自己擅长的事,又怎么会做不好呢?

为了鼓励他们,我开始将一些优秀的作品贴在班级展示栏中进行展示。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一些学生还会根据诗的内容给诗配画,渐渐地,诗配画的形式便在班级中普及,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变得更富有诗情画意。随着学生的创作热情不断升温,班级展示栏那一角天空已经装不下学生满满的诗意童年。于是,我申请了班级微信公众号——“我们在人开的诗意童年”,每周将一些好的诗作发布在公众号上,这样一来,不仅平台更大,学生的观众也越来越多。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成了他们忠实的粉丝,每一期的内容都有几百甚至上千的点击量,很多学生的作品还在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

随着优秀作品的不断累积,学生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为了给他们的诗意童年最后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将他们优秀的儿童诗作进行编辑,于2019年年底在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作为毕业礼物送给他们。书的名字叫作《十岁那年》,因为走进诗歌世界那年,他们十岁,我也希望长大后的他们,永远像十岁那年一样,用力地爱着这个世界。

三、诗歌——让家校互动变得高效且灵动

提起家校沟通,想必每一名班主任都不会觉得陌生,在育人过程中,家校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家校双方相互配合,才能给学生最适切的教育。而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我的班级,诗歌竟然会让家校互动变得高效且灵动。

在以“心事”为主题的童诗创作中,班级中那个成绩平平、总也达不到父母期望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一张考试卷/有个好重好重的心事/不知对谁说起/对兄弟姐妹说/可能被嘲笑/对小主人说/可能会惹他生气/可我究竟犯了什么错/只能被藏在黑暗的角落/难道/只因为/我身上的红色图案/和别人的不一样?”风趣幽默的语言道尽了他心中的无奈,也正是以此为契机,我与他及他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进行家庭教育、给学生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展开探讨。

班级中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学生,在以“心愿”为主题的童诗创作中,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来自父母的压力写得淋漓尽致。在我就诗的内容与她的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后,家长不仅反思了自己一些不好的做法,如:没有经过学生同意便给她报各种课外班,还写了一首以“心愿”为主题的诗送给学生,站在母亲的视角,表达对学生的美好期待,学生在收到妈妈的诗后,泪流满面……

此外,班级中会定期开展原创儿童诗会,并给在儿童诗创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奖。如:“最具想象力诗人”“最具创作力诗人”“最具表达力诗人”等奖项,旨在对学生的儿童诗加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儿童诗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创作中找到自信。每次开展儿童诗会,我都会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还鼓励他们在诗会上进行亲子共读,增进亲子关系。会后,我还会以学生创作的儿童诗为出发点,与家长互动交流。不得不说,诗,让家校互动变得高效且灵动。

四、诗歌——让学生的童年更加润泽

儿童诗就像一根神奇的电话线,让学生与世界亲密对话。一朵云的悲伤,一棵草的骄傲,一条鱼的欢喜,学生都能捕捉到。因为诗,学生的目光变得更加聪慧敏锐,心灵变得更加细腻敏感,童年变得更加绚丽多姿。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就是一颗颗带着阳光味道的种子,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于是,校园成了诗园,学生的童年生活变得更加诗意浪漫。

猜你喜欢

云儿童诗儿童诗
又甜又脆的童诗
云儿烧水
抗疫童诗一组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诗对对碰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云儿笑
如何写儿童诗
一朵云儿飘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