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近几年蚕病的发生与防控
2021-12-01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陈小青唐名艳赵烨芸潘志新
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陈小青,唐名艳,赵烨芸,潘志新*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 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 530007)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区适合种桑养蚕,每年3—11 月为养蚕季节。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提出,广西的蚕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自2005年开始,广西蚕茧产量连续16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随着广西蚕业多年的快速发展,生产中蚕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每年因蚕病造成的损失相当于蚕茧总产量的15%~25%[1],蚕农大幅减收甚至颗粒无收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危及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广西对各种蚕病防控措施加大推广力度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近几年主要的蚕病发生情况,针对蚕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科学有效防控蚕病发生,促进广西蚕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 广西主要蚕病的发生情况
蚕病的种类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微粒子病、农药中毒等。各种病发生的时间及病症各不相同。
1.1 家蚕病毒病
家蚕病毒病主要包括血液型脓病、浓核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在广西近几年的蚕业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为血液型脓病,其次为浓核病,另外两种病毒病发生相对较少。家蚕血液型脓病在广西蚕区发生面积广,所造成的损失严重,约占所有蚕病所致损失总额的50%以上。家蚕血液型脓病主要发生在家蚕3龄至老熟时期及蛹期,尤以5龄中期至老熟前后最为严重。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6—8 月最为严重,这与广西高温多湿的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多湿季节血液型脓病发生的概率越大,发病情况越严重[2]。广西近几年血液型脓病平均发生率在10%~15%,且呈现区域性差别,广西东南部蚕区的发病率高于广西中部和西北部蚕区,这与广西东南部的高温多湿气候持续时间更长有关[3]。家蚕浓核病是一种慢性蚕病,病原为浓核病毒,该病毒主要寄生于消化道。病症主要表现为病蚕食欲减退、举动不活泼、蚕体瘦长、蚕体色发黄等症状;群体大小有开差,龄期经过延长,个别蚕排出褐色污液,有空头症状。病原随粪便排出,造成蚕座传染浓核病,发病严重时家蚕肠内几乎没有桑叶片,而是充满褐色半透明的消化液。病势较轻时家蚕肠内有少量桑叶碎片,也是充满黄褐色肠液[4]。家蚕浓核病在广西蚕区局部发生危害[5],一般在高温多湿季节较为严重,近几年,浓核病发病地区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18年上半年,环江县大安乡连续两批家蚕饲养过程中发生浓核病,造成蚕农颗粒无收,涉及蚕种200多张,经济损失在40万元以上,严重影响蚕农的经济收入。
1.2 家蚕细菌病
细菌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中毒病、细菌性肠道病,这类蚕病在广西蚕区全年均有发生,尤以高温多湿的季节最为严重。家蚕细菌性败血病在高温多湿和饲养粗放情况下发生较多。潮湿闷热时,桑叶表面不够干爽,如果再经过堆放存储,很容易滋生各种细菌。蚕座在潮湿闷热的天气下也容易滋生细菌,蚕儿经过食下带菌桑叶或者是创口感染则会引发细菌性败血病[6]。细菌性败血病在广西蚕区最为常见,几乎每个蚕区每一批蚕都会或多或少出现细菌性败血病。在高温多湿的季节(5—7月)发病较为严重,有些条件差的蚕房或者养蚕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导致蚕病暴发。细菌性中毒病也称卒倒病,病原为苏云金杆菌,蚕儿食下该细菌后,主要表现为突然停止食桑,吐液,全身麻痹后突然倒毙。该病在广西蚕区零星发生,桑园附近作物的治虫常使用含苏云金杆菌的农药,这些农药如果飘到桑园污染了桑叶就容易引发卒倒病。细菌性胃肠病是一种慢性病,一般是由于高温、饥饿、叶质差引起的蚕体质虚弱,生理机能失调,抵抗力下降,导致蚕体内细菌或外界细菌侵入大量繁殖而引发的蚕病。表现为病蚕食欲减退、举止不活泼、身体瘦小、生长缓慢、发育不齐等慢性病症状,并伴随有起缩、空头和下痢等症状。该病在广西蚕区局部少量发生,在每年高温多湿季节(5—7月)发病较为严重,有些蚕农养蚕技术过于粗放,养蚕条件过于简陋,就会导致该病大规模发生。
1.3 家蚕真菌病
家蚕真菌病主要包括白僵病、绿僵病、灰僵病、曲霉病等。家蚕白僵病在广西蚕区较为多发,每年4—6月份,在隆林县、那坡县等广西北部蚕区因山林比较多,湿度大,严重时发病率高达50%,即使到了秋季湿度依然很大,此时仍会普遍发生白僵病[7]。有些地区的林业部门利用生物农药防虫极易发生交叉感染,继而造成桑园大面积暴发白僵病,有些山林常常使用白僵菌生物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而此类农药中的白僵菌往往对家蚕具有很强的致病力,这些白僵菌孢子随风飘散到桑园甚至直接飘入蚕房,导致白僵病大面积发生。个别年份蚕茧价格较低,不少蚕农就人为用白僵菌感染蚕体制成僵蚕作为中药出售,在晾晒和运输僵蚕的过程中,白僵菌孢子随风飘散于蚕区感染家蚕,诱发白僵病大面积发生。2021年4—6月,由于阴雨潮湿天气持续时间长,温度长期在24~28 ℃之间,广西环江、那坡、隆林等很多蚕区发生大面积白僵病。为了降低损失,很多蚕农收集僵蚕在蚕室附近晾晒后作为中药材出售。白僵菌分生孢子大面积扩散,造成白僵病的发病程度进一步加剧。
1.4 家蚕微粒子病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慢性蚕病,具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两种途径,主要表现为家蚕食欲减退、发育不齐、眠起不齐等病症,常出现半蜕皮蚕、不结茧蚕或裸蛹情况,对蚕种生产危害巨大,是蚕种生产中的唯一检疫对象。据调查,2016—2017 年两广二号杂交原种微粒子病发病率有偏高趋势,发病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发病率最高出现在4月和10月,而在5—9 月这段时间里,微粒子病发病率较低。2018 年微粒子病发病率出现较大的波动,高峰出现在6 月,发病率较前两年任何时期都高,其次是4月和10月。5月、8月、9月微粒子发病率偏低[8],这可能与2018 年的降雨量有关,降雨量多导致的持续潮湿天气,为微粒子孢子传播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并且影响到桑园喷洒农药的最佳时机,造成桑叶病虫害增多,增加了感染微粒子病的风险。广西一年内多批次养蚕,一旦消毒不够彻底造成家蚕染病,继而污染了蚕室环境,在随后的饲养批次中微粒子病也会高发,即病原的垂直传播。试验研究表明,微粒子病发生率与品种也有紧密的联系,中系与日系品种的微粒子病的发病率存在差异,蚕种生产中各亲本品种的微粒子病发生情况与实验室测定各亲本品种对微粒子孢子抗性结果不一致,说明家蚕品种抗性差异不是蚕种生产发生家蚕微粒子病的唯一因素,而是由家蚕品种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9]。近年来广西部分地区实行蚕农自行购买蚕种的政策,不再统购统销蚕种。全国各地的蚕种生产企业到广西推广销售,造成蚕种质量参差不齐,常有带毒蚕种进入市场流通,而家蚕微粒子病主要来源于蚕种带毒,容易造成微粒子病局部暴发[10]。
1.5 家蚕农药中毒
家蚕农药中毒主要是由于桑园中使用了农药或者周边作物使用的农药飘到桑园污染到桑叶而引起家蚕发生中毒的现象,近几年已逐渐成为家蚕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家蚕农药中毒根据症状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拒食、乱爬、吐液、强烈痉挛、附着力差、身体收缩等症状,最终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家蚕受到微量农药危害时,开始和正常蚕没有明显区别,由于农药不断在体内积累而导致家蚕出现生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齐、体质虚弱、不结茧或结薄皮茧的现象。
近几年,广西蚕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家蚕农药中毒事件,且呈现逐年加剧的现象,导致蚕茧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威胁到蚕业生产安全。广西蚕病研究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年因家蚕农药中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 000万元,严重挫伤蚕农的养蚕积极性。2018 年,柳州市部分蚕区发生大面积蚕不吐丝不结茧现象,连续几批蚕饲养失败,损失惨重。2019年和2020年河池蚕区发生了多起家蚕不吐丝不结茧现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蚕病研究人员调查和分析,多起蚕不结茧现象均是由于吡丙醚农药污染桑园引起[11]。2020年百色部分蚕区出现飞机喷洒菊酯类农药继而附近蚕区出现大面积家蚕中毒现象,连续几批蚕出现死亡或结薄皮茧。2020年广西多个蚕区使用的桑园肥料中含有噻虫嗪等农药成分,直接污染了桑叶,导致大面积的家蚕农药中毒现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 广西蚕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2.1 广西气候的复杂性造成蚕病多发
一是气候高温多湿,易导致蚕病多发。高温多湿是广西气候的一大特点,家蚕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对环境的抵抗性较弱,容易发病。二是养蚕技术难以统一,由于广西一年多季养蚕,蚕期交叉重叠,每季气候多变,造成养蚕技术每季有所差别,难以统一技术措施,管理不到位则容易发生蚕病。三是适用蚕品种较少,广西目前使用的蚕品种主要是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这些品种的特点是耐受性强,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然而,广西蚕期的气候是不一样的,有的蚕期气候高温多湿,而有的则是低温多湿,有的蚕期气候是既有高温多湿,又有低温多湿。不同家蚕品种在复杂多变的气候下,有时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但有些时候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12-14]。
2.2 粗放管理导致蚕病多发
广西蚕病发生和养蚕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广西养蚕的蚕室差异较大,养蚕设施好的农户蚕病发生较少,但很多蚕农目前还是使用土坯房养蚕,甚至是用大棚养蚕。蚕室往往密闭不通风,闷热天气蚕农还经常关闭门窗,容易诱发血液型脓病。所饲养的家蚕细菌病高发的农户,往往在高温多雨季节不注意正确贮存桑叶,潮湿的桑叶经过堆放发酵后容易变质腐烂,加上蚕室湿度高且闷热,极容易诱发各种细菌病。在养蚕过程中,当出现病蚕的时候就需要将其单独捡出深埋并做蚕座局部消毒处理,但不少蚕农不重视或者不够细心,未将病蚕捡出来,蚕座中的病蚕继续传染其他健康蚕,导致越来越多的病蚕出现,或引起蚕病暴发,严重时候会导致颗粒无收。养蚕操作人员如果不注意卫生,接触病蚕不洗手继续接触其他健康家蚕,进出蚕房不换鞋,这些细节均可能导致蚕病传播感染。
2.3 人为引发扩散病原
白僵蚕是一味中药,有的蚕农不知道白僵病的传染特点,往往人为用白僵菌孢子感染家蚕幼虫,并在蚕区晾晒僵蚕,作为中药材出售白僵蚕获取更多的收入。遇到白僵病暴发时,有些养蚕户则把养蚕过程中发生白僵蚕收集在蚕室附近晒干后作为中药材销售,白僵菌分生孢子很容易在周围扩散。与此同时,这些养蚕户继续养蚕,会引起大面积的白僵病发生。白僵菌往往作为森林虫害防控的生物农药,对家蚕有很强的致病力,一旦飘散到桑园就会污染桑叶,导致大面积白僵病的发生[15]。
2.4 蚕沙处理不规范
蚕沙中往往有很多病蚕死蚕,是多种家蚕病原的聚集地,处理不当会造成病原的扩散,导致各种蚕病的发生。目前,广西蚕农对蚕沙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将蚕沙堆放于桑园、路边或蚕室旁,且没有覆盖物,不做发酵处理,蚕沙往往撒落到路上,蚕农路过容易踩到,如直接去喂蚕,则会把病原带到蚕室里。干燥时蚕沙会随风飘散,造成病原大范围的扩散,从而暴发各种蚕病[16]。
2.5 消毒不够彻底
广西一年多季养蚕,蚕季交叉重叠,不少蚕农在养蚕前期和后期难以消毒彻底,会导致养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有时蚕农使用了过期失效的消毒剂消毒蚕室蚕具,导致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养蚕中期蚕体蚕座消毒很重要,但很多蚕农因防范意识淡薄而疏于实施,在每年饲养第一批蚕的时候往往没有消毒却也取得了成功,误以为接下来不消毒也会成功,存在侥幸的心理,因此不使用新鲜的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从而造成后面几批蚕连续出现大量的脓病、僵病。
2.6 蚕药使用不科学
广西蚕区目前有80%以上的蚕农选用漂白粉作为消毒剂进行蚕室蚕具消毒,90%以上使用新鲜石灰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也有很多蚕农使用抗生素防控细菌病。在蚕药使用方面,广大蚕农普遍存在使用蚕药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一是消毒药使用方面,大部分农户均使用石灰粉消毒蚕体蚕座,但做不到科学使用,将买回来的石灰暴露在空气中自然风化成粉然后用于蚕体消毒,有些石灰甚至堆放了2年甚至更长时间仍在使用,达不到有效消毒的效果。在蚕用消毒剂上,为了顺应蚕农怕腐蚀的心理,很多蚕药老板推荐使用兽用消毒剂用于养蚕消毒,其具有既方便使用又没有腐蚀性的特点,但对家蚕的病原菌有无杀灭作用尚未得到验证。二是在添食药物方面,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广大蚕农,很多蚕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没有批文或者是以兽药批文套用蚕药批文,说明书没有严格按照标准书写,标注的使用范围超过有关规定。另外,如标有“对白僵病、血液型脓病和细菌病均有特效”等字样的蚕药基本为假冒伪劣产品。从相关文献报道及行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还没有开发出血液型脓病和白僵病的添食特效药,主要预防措施还是以依靠养蚕前对环境彻底消毒,养蚕中对蚕体蚕座消毒防病为主[17]。
2.7 桑园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广西蚕区普遍存在“重蚕轻桑”的现象,不注重对桑园的管护,比如,大部分的桑园不施有机肥,只施化肥,蚕农往往是把化肥直接撒于地面上,没有开沟施肥,造成桑树长势差,桑叶质量下降,引发很多桑树病虫害。桑叶质量不好,不能为蚕儿提供优质的桑叶,导致蚕儿体质虚弱。有些年份因蚕茧质量差,蚕农对桑园更是疏于管理,不进行虫害防控,不按时冬伐、夏伐,使得桑树病虫害增多,大量害虫残留于桑园中,造成来年桑树病虫害暴发,既影响了桑叶质量,又会增加蚕病发生的风险。
3 做好蚕病防控的建议
3.1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蚕条件
一是卫生操作。饲养人员需注意卫生,进入蚕房前认真洗手消毒,更换鞋子,防止携带病原进入蚕室。如果是刚进行喷洒农药工作,则要洗澡更换衣服,预防家蚕农药中毒。在除沙或是接触过病蚕过后要洗手消毒再喂蚕,避免病原直接感染到健康家蚕。二是正确贮存桑叶。桑叶贮存应做到采回的桑叶新鲜干爽,堆放桑叶时要适当散热,防止桑叶温度过高而变质,雨天采回的桑叶要尽量晾干水分,防止细菌滋生。三是控制合适的温湿度。高温多湿时期要保持蚕房通风透气,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设备使温度保持在25~30 ℃,可以有效防止各类蚕病的发生。四是科学处理蚕沙和病蚕。养蚕过后要科学处理蚕沙,严禁蚕沙直接施入桑园,应集中堆沤发酵,发酵池应离蚕房和桑园有一定距离,防止病原扩散。养蚕过程中如发现病蚕要及时捡出并放入石灰缸消毒,防止病原二次感染健康家蚕。禁止在蚕房周围晾晒僵蚕。禁止在蚕区人为感染制作僵蚕,防止病原大范围扩散导致的蚕病大暴发。
3.2 确保消毒工作正确有效
充分认识消毒工作对于养蚕的重要性,养蚕前后做好消毒工作,采用“三消一洗”的方式对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消毒。“三消一洗”的具体方法为:用有效氯为1%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第一次消毒,30 min 后用清水把蚕室、蚕具冲洗干净,晾晒干后再用有效氯为1%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第二次消毒,待蚕室、蚕具晾干后用5%~10%的生石灰水(浆)进行第三次消毒。消毒时要对蚕室、蚕具进行全面喷洒,不留死角,喷洒后将蚕室密闭30 min 以上,并保持湿润状态。另外,蚕框、蚕架等蚕具可以通过浸泡消毒液的方式进行,黑布、毛巾、棉纱蚕网等蚕具可通过水煮进行消毒,在沸水中煮30 min 后晒干即可。使用的消毒药要在有效期内,按照说明书储存,使消毒药物在有效的含量范围内,保证消毒的效果。
3.3 科学合理使用蚕药
一是从正规渠道购买蚕药,按规定条件储存,根据说明书规范使用,不乱用药,需要对症下药。二是针对病毒病使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或石灰浆等强碱性消毒液对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消毒,养蚕期使用新鲜石灰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保持蚕室内通风,均可有效控制血液型脓病及其他病毒病的发生。三是针对细菌病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细菌病的发生,这类蚕药有盐酸环丙沙星溶液(蚕用)、恩诺沙星溶液(蚕用)、烟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蚕用)、硫氰酸红霉素胶囊(蚕用)、氟苯尼考溶液(蚕用)等均对家蚕细菌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8]。四是针对真菌病,在养蚕前期使用漂白粉做好蚕室和蚕具彻底消毒,养蚕期间使用新鲜石灰粉、防僵粉(漂粉精与新鲜生石灰配制混合而成,小蚕期含2.0%有效氯,大蚕期含3.0%有效氯,或三氯异氰脲酸与新鲜生石灰配制混合而成,含0.5%有效氯)。对蚕体和蚕座进行消毒,降低室内湿度,均可有效控制白僵病的发生。
目前还没有针对家蚕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如果出现家蚕急性中毒情况,保持蚕室通风,撒上石灰后除沙,更换新鲜无毒桑叶,可以有效减轻家蚕农药中毒的症状,降低经济损失。
3.4 细化蚕品种的研究
开展细化蚕品种的研究,筛选出适合广西不同蚕季的气候的蚕品种。在春秋季节,气温和湿度适宜,蚕病发生较少,可培育高产丝量蚕品种在这一季节养。6—8月份气候高温多湿,常多发脓病,针对高温多湿环境培育出的新品种可以有效预防脓病的发生[19-20]。根据微粒子孢子对不同蚕品种产生不同的致病力,筛选出对微粒子孢子抗性较高的蚕品种可以有效防止微粒子病发生。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环境,选育出适宜的抗病家蚕品种,在保持有效抗病的同时能保持优质的茧质和丝质。
3.5 加强桑园管理
当前,桑叶仍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家蚕饲养的质量。桑园害虫的多少与蚕病的发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桑园应定期施足量的有机肥,氮、磷、钾化肥均衡施用。适时对桑树进行剪伐,及时清园,防止病原及害虫虫卵残留于桑园。使用的肥料必须为桑园专用肥料,禁止使用药肥。使用的农药须为桑园专用农药,要按说明书使用,掌握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次数、残效期,以防止发生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
3.6 规范蚕种的生产经营
在广西生产、经营的蚕种应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执行实施,生产的蚕种要按规定进行检疫,建立蚕种溯源制度,对不合格蚕种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进入市场销售,防止微粒子病暴发。对非法生产蚕种的生产商、销售假冒伪劣蚕种的经销商进行严厉处罚,杜绝蚕病病原从源头扩散。
3.7 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加大科学养蚕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蚕技术水平,增强防病意识,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落后的旧观念,汲取科学养蚕知识,提高养蚕成功率。养蚕技术指导部门应定期组织养蚕技术培训,对蚕农进行科学养蚕知识普及,规范养蚕操作流程,针对各类主要蚕病的发病规律、防控要点进行精准指导,有效防控蚕病发生。指导蚕农科学辨别真假蚕药,对各类常用蚕药的作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指导,引导蚕农科学合理使用蚕药。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很多农业产业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养蚕同样需要标准化。建立标准的桑园和蚕房,使用现代化的防病技术进行蚕病防控,降低蚕病的发生率。研发新型蚕药以满足蚕区需要,目前绿色环保养蚕是主流,开发高效、低腐蚀、环境友好型消毒剂,更加适合现代的养蚕模式,既起到有效消毒的效果,对人体影响小,又能保障蚕具蚕室能够长期使用。抗生素因存在滥用现象已被控制使用,开发蚕用中药产品将是新型蚕药研制的发展方向。蚕农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以防家蚕中毒,科学合理规划桑园,尽量达到连片规模化,与周边种植园有一定间隔。培养农民科学养蚕意识,了解周边种植园使用农药的动态,与周边种植户建立友好协调沟通渠道,防止家蚕农药中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