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典到新冠,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肺
2021-12-01■崔白
■崔 白
从2003 年的非典,2009 年的H1N1,2015 年的MERS,到如今已经持续一年多的新冠肺炎,每次大规模疫情出现时,病毒似乎总是首先攻击人们的肺。为什么严重传染病总是跟肺过不去?
肺是人体新陈代谢最重要的器官,它承担着我们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样一个重要的功能。但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一道防线。
从病毒感染机制的角度来说。细胞表面的细胞膜起到隔离细胞与外界的作用,细胞膜上面的受体就像门锁一样,能够识别和通过所需的各种物质,正常情况下病毒会被挡在细胞膜外。但是还有一些病毒可以通过表面特殊的蛋白伪装自己与特定的受体相结合进入细胞,含有这种受体的细胞就被“欺骗”了,沦为病毒的“殖民地”,成为宿主细胞,相应的某些器官也就出现了感染症状。比如艾滋病毒攻击淋巴细胞、各类肝炎病毒感染肝脏、狂犬病毒攻击神经细胞。
病毒只能进入含有特定受体的细胞,人体细胞没有相应的受体时病毒便无法侵入,这也是有些动物携带的病毒无法传染给人类的原因。当然,含有特定受体的也可以不局限于一种细胞,比如新冠病毒外表的“冠冕”上有许多“棒状蛋白糖”,它们就像钥匙一样可以打开一种名为ACEZ 的受体,而含有这种受体的细胞就都成了受害者。已有研究显示,除了肺部细胞,新冠病毒还可能会通过血液流动,对心肌、肝脏、肾脏、消化道、中枢系统等多个部位造成损害。
古人讲“病从口入”,但通过喝开水、吃熟食我们可以把许多潜藏在生水和食物里的病毒挡在口外,而呼吸空气是人一刻也不能停止的。人体的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呼吸道与皮肤不同,完整的皮肤组织有良好的阻断病毒的作用,而呼吸道的防护能力却弱很多。肺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病毒进入人体的第一站,首当其冲地成为病毒肆虐的重灾区,感染新冠病毒表现出的病症也就成为“肺炎”了。
从传染病传播的角度来说,肺炎引起的飞沫、喷嚏、痰液使病毒在空气中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中招率很高,聚会、交谈、共餐等都会增加感染风险。因为我们一旦接近或呼吸到含有病毒的唾液、飞沫等传染源时,被感染的风险便会增加,且传播的速度较快,蔓延的范围也较大,是传播效率最高的方式。所以说不是传染病老是跟肺过不去,而是与肺有关的疾病更容易引发大规模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