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某市8所小学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的定性研究
2021-12-01吴玥娇陈晶琦
吴玥娇 陈晶琦
儿童性侵犯(child sexual abuse,CSA)又称儿童性虐待,是指使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参与其不能完全理解、无法表达知情同意、或违反法律、或触犯社会禁忌的性活动[1]。Ji等对一些调查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在中国,包括非身体接触在内的儿童性侵犯的发生率女性为15.3%,男性为13.8%[2]。有研究显示,有童年期性侵犯受害经历的青少年,其发生一些心理相关问题和危险行为的风险明显增加[3-5]。儿童性侵犯的危害有生理伤害、心理伤害和行为问题[6-10]等。
学校是儿童除家庭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作为开展预防性侵犯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了解其对于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的准备情况,可以为今后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于2019年5月在东北某市8所小学进行。本研究为了解所调查学校预防性侵犯工作情况,每所学校调查3名对学校情况较为了解的教师。8所学校共调查24名教师,包括2名副校长、12名班主任、2名心理健康教师、3名英语教师、2名校医,以及教导处主任、年级主任、语文教师各1名。在24名被调查者中,9名来自农村小学,15名来自城市小学。男性4人,女性20人,年龄范围28~54岁,平均年龄41岁。
二、调查方法
采用不记名调查,由被访者自己填写访谈提纲,若有需要进行回访补充,在征得教师同意后录音。
1.资料整理基本步骤:(1)将访谈资料录入电脑;(2)找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3)根据观点出现的频数,找出主要和次要观点,进行分析讨论。本调查为自愿参与,在访谈提纲首页已注明。本研究经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2. 访谈提纲:本研究访谈提纲根据既往研究[11-12]进行编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预防儿童性侵犯相关知识;(2)预防儿童性侵犯的态度和意愿;(3)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项目的实施;(4)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相关规定;(5)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资源。
结 果
一、预防儿童性侵犯相关知识
1. 对儿童性侵犯定义的认知情况:24名被访者中有3名未进行回答。在21名回答此问题的教师中,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身体接触的儿童性侵犯(如强暴、触摸隐私部位等),42.9%(9/21)的教师能认识到非身体接触的性侵犯(如暴露性器官、给儿童看黄色图片等)。
2. 对侵犯者方面的认知情况:全部24名被访者回答了此问题。有1名教师明确表示侵犯者可以是任何人。有10名教师表示侵犯者可能是儿童熟悉的人也可能是陌生人。在侵犯者与儿童关系上,教师分别提到了亲人、朋友、邻居、同学等。同时有部分教师对于侵犯者的年龄和性别进行了强调。有2名教师表示青年人也会对儿童进行性侵犯;有1名教师提到单身中老年男性为多;有3名教师提及男性侵犯者更多。其他提及的侵犯者特征包括心理不健康、性取向异常以及有犯罪经历等。
3. 对受害者影响方面的认知:多数教师都提到受害者会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如恐惧(15/24)、抑郁(7/24)、自闭(7/24)、胆小(5/24)、自卑(3/24)、人际交往障碍(3/24)等。还有3名教师提到攻击性行为、反社会等问题。有3名教师表示儿童身体上可能出现伤痕。此外,还有3名教师提到对学习的影响,包括厌学、成绩下降。
4. 对儿童性侵犯危险因素的认知:被访者提到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家庭因素。在24名被访者中,7名认为留守儿童更易被侵犯;4名认为家长监护不到位是儿童被侵犯的危险因素;4名认为父母离异是危险因素。有6名教师认为缺少性教育或相关教育不足是重要因素。在个人因素方面,有3名教师提到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是危险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2名提到物质诱惑、2名提及不良信息在网络等媒介中的传播。
5. 对教师向执法部门报告怀疑的儿童性侵害事件的义务的认知:大部分被访者(22/24)认为教师有义务向执法部门报告儿童性侵犯事件。
二、预防儿童性侵犯的态度和意愿
1. 对在学校学生中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的看法:24名被访者中有20名回答了此问题,并全部认为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有30%(6/20)的教师认为开展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同时,1名教师还提到学校有义务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减少和预防儿童性侵犯的发生,这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2. 对学校在学生家长中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看法:所有的被访者都认为有必要对家长开展教育。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可以加强对预防儿童性侵犯的宣传,提高家长对儿童性侵犯问题的重视,还可以进行家校合作,共同对儿童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以此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此外,有1名教师认为教育可以让家长在发生儿童性侵犯的时候进行法律求助。
3. 学校是否愿意为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资源:大部分教师(21/24)表示学校愿意为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资源。
三、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项目的实施
1. 参加预防儿童性侵犯相关培训:仅有2名教师曾参加过预防儿童性侵犯相关培训,均为讲座形式。
2. 学校对学生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情况:有近一半(11/24)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开展过预防性侵犯教育。讲授方式有班会课讲授、日常课程渗透、举办讲座、学校广播等;主要授课人员为班主任、德育处教师、负责安全的教师、心理教师等;一般采用课件、视频、网上查找的资料,讲解内容多为性侵犯定义、类型、遇到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如何预防等。另外,有2名教师提到缺乏教材。
3. 学校对家长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情况:24名被访者中,有20名表示学校没有开展相关教育,4名表示所在学校进行过相关教育。教育方式有开家长会、运用微信群等网络媒介、家长开放日活动等;教材为《致家长的一封信》、网络上的资料等。
四、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相关规定
对于“由谁来负责在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工作的规定”的回答:只有7名教师表示学校有相关规定,被提及的有政教处教师、德育处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
五、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资源
1. 教学资源(包含师资、课时、教材等):在所有的24名被访者中,2名认为学校有经过培训的教师来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3名认为课时充足;1名认为有合适的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
2. 预防儿童性侵犯相关项目:所有24名被访者中,仅3名表示学校有相关项目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包含性健康教育和定期培训等,其余21名表示没有(11名)或不知道(10名)。
六、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城乡的教师回答情况
因83.3%的被访者为女性,且年龄基本集中于40~50岁,故不同性别、年龄的教师回答未能得出统计学差异。城乡教师在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项目实施的反馈上存在差异。其中,2名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教师均为农村教师;有2/3的农村教师表示自己学校开展过对学生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而在城市该比例为1/3;有1/3的农村教师表示学校开展过对家长的预防性侵犯教育,在城市仅有1/15。总体来看,农村学校的教育项目开展更多。
七、当前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存在的困难
被访教师认为当前在学校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的困难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资源缺乏、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和认为“性”问题敏感等。资源方面,有7名教师表示学校缺乏相关教材;4人表示没有时间安排相关课程;4人认为需要专业人士培训;3人认为缺乏师资。有6名教师认为家长因性侵犯事件发生较少而不重视预防性侵犯教育。此外,4名教师表示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部分人谈“性”色变,使得教育开展受阻。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某市8所小学24名教师的调查,将预防儿童性侵犯的工作情况从知识、态度、教育项目实施、学校管理措施、学校资源五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知识方面,教师能够对儿童性侵犯问题有所认识,但不全面,仍存在一些误区。如在定义方面,回答问题的21名教师中,有12名没能认识到非身体接触的性侵犯。既往研究显示,非身体接触的性侵犯在性侵犯受害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对斯洛伐克2 186名中学生的调查[13]显示,40.6%的女生和17.7%的男生曾遭受非身体接触的性侵犯。谷来有等[14]人对某工科院校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学生中,非身体接触性侵犯受害经历者,男生有12.3%,女生有8.7%。孙言平等[15]对某学院701名女生的调查显示,10.7%的女生曾遭受过非身体接触性侵犯。提示要加强对教师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性侵犯行为的识别能力。
教育实施方面,仅半数教师表示所在学校曾对学生开展过预防性侵犯教育。国内外研究[16-19]表明,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需要加强宣传相关知识,推动预防性侵犯教育的开展。
中国政府对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一直十分关注。2018年12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进一步深入开展预防性侵犯安全教育,切实加强教职员工队伍管理,严格执行校园管理规定。上述通知为学校提供了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工作指导,需要及时有效地向教师进行传达,提高教师预防性侵犯的意识和能力。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是对一些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调查人数也有限。本研究结果的解释仅限于被调查的24名教师。
尽管有上述不足,本研究结果对了解当前小学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情况还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研究结果也将为今后给学校提供相关帮助、进一步推动预防儿童性侵犯工作提供参考。
志谢: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老师以及提供帮助支持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