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蒗县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思考

2021-12-01李庆忠陈远超李连翔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宁蒗森林草原林草

李庆忠,陈远超,魏 阳,李连翔

(1.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 宁蒗 674309;2.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中部川滇交界,俗称“小凉山”,全县国土总面积603070hm2,东与四川省木里、盐源两县接壤,南与丽江市永胜县、华坪县毗邻,西与玉龙县隔江相望,北则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为邻。境内居住着彝族、汉族、普米族、僳僳族、纳西族、藏族、白族、壮族、傣族、苗族、回族以及摩梭人12 个民族,金沙江蜿蜒流经全境105km,构成北高南低的复杂地势,两端海拔悬殊(北部最高点绵绵山的主峰白岩子与南部最低点宁利乡的金沙江畔子补河口的海拔差是3163.3m)。较大的海拔垂直差异,构成了全县起伏多变的高山深谷地貌,以及典型的山地垂直立体气候,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区域气候景观,构成了常绿阔叶林、温性针叶林、竹林、灌丛、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和生态类型提供了多种环境,使宁蒗成为云南省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随之也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1 森林防火工作现状

1.1 防火责任体系不断完善

推行“四条线”目标管理、“五挂钩”联系制度。即:政府、林草、天保实施单位、指挥部成员单位逐级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的“四条线”目标管理制度;县级领导及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挂钩联系各乡镇森林防火工作,林草主管部门班子成员分片挂钩联系各乡镇,各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各村委会(社区),村委会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民小组的“五挂钩”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森林防火的责任体系。

1.2 管控不断强化

严格实行林区野外用火的审批制度;重点加大中小学生和特殊人员的严格监管力度,落实监护人员和管理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重点林区、关键部位入山人员的登记;以分片包干的形式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防火部位的火源管理;实行群众轮流义务巡山制度;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确保在岗在位。

1.3 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

各地会定期在每年的防火宣传月充分利用电视、手机、广播、入户发放宣传资料、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针对“三不”(不懂法、不识字、不懂普通话)的特殊群体(老、少、妇)采用入户入校面对面宣传方式。近年来,全县开展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努力营造“人人关注森林防火和共同防火”的良好氛围。

1.4 督促检查工作不断强化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冬季不定期开展林区防灭火工作大检查、隐患大排查专项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相结合的防火工作方针;严格管控防火检查和巡护工作,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台账式管理,并建立健全防火责任追究机制。

1.5 防扑火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20 年,全县共建有林草防扑火队伍19 支275 人,村级护林员106 人,共聘有重点林区管护员176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4450 人,同时辖区每个村委会组建了20 人的义务扑火队和30 人的半专业扑火队。

2 宁蒗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

虽然宁蒗县加强了部门协同配合,积极构筑了森林草原防灭火“防线”,但随着林草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防灭火体系还处于磨合期,机构还需完善,加之生态植被恢复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不断转变,林下可燃物载量超限,防火形势越显严峻,各项举措与邻县相比较,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

2.1 林草防火信息化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由于宁蒗县云南松纯林占比大,抗火性差,一旦起火极易成灾,加大了林草防灭火难度[1]。且目前尚未形成县、乡、村级防火指挥调度平台数据体系,一旦发生林草火灾仍各自为阵,未能形成统一指挥调度;与毗邻的四川省木里县相比较,林火远程视频监控基础设备空白,林区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等阻隔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防火基础建设依然薄弱。如毗四川省木里县已建立3D 地理信息指挥中心、红外及常规影像监测等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检测体系;建有防火通道479 条、防火纯隔离带112 条、“路带水”消防水池3030 口。

2.2 扑火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建设困难

目前,宁蒗虽然建有林草防扑火队伍19 支275 人,但由于队员待遇偏低,专业扑火队建队难、稳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之管理体制不规范,缺乏系统训练,运兵车辆等未能得到保障,难以实现快速出击、打早、打小等建立队伍的初衷,与毗邻的四川省木里县相比较仍有巨大差距[3]。

2.3 护林队伍管理需加强,火险隐患难以根除

宁蒗县森林覆盖率很高,其林地面积占整个宁蒗县国土总面积的84.17%。全县虽有基层护林队伍6128 人,但由于森林资源集中连片,缺少天然防火隔离带,林下可燃物多,无法开展人工计划烧除,客观上隐患较多;另一方面,公路、电力等涉林工程遍及林区,进入林区休闲度假人员日益增多,致使林下可燃物严重超载,野外火源管控难度不断增大。同时,部分乡镇护林员管理不到位,没有按照“县建、乡聘、村用”的管理要求,落实“谁聘用、谁管理”的责任,火源防范管理措施仍需完善[3]。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

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统一工作,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各乡镇(街道)、各村要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层层落实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制度,建立森林草原资源管理和火灾预防及扑救与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提拔任用挂钩制,压实各级党政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火险隐患排查整治、农事用火、野外火源管控等主体责任。切实从根本上转变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和防灭火工作是林草部门的事这种陈旧观念。

3.2 坚持以防为主,严管重治,防患未“燃”

各乡镇(街道)、各村始终坚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林区野外火源管理,同时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隐患排查力度,各乡(镇)、各村亦要把防火工作细化,落实到每户每人身上,牢记不把一切火种带入山中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要下最大的决心,采用最硬的措施,从“源头”抓起,坚决管死林区的野外火源,严格审查进山人员、严格处理失职人员、严格处罚肇事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乡镇、村级林长制,通过网格化管理,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主体、各级部门、林区经营单位、区域各类护林员以及管护员,将森林防火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山头、每一块地、每一个村寨、每一户人家,甚至是每一个人身上,各地必须要切实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林、防住自己的火,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3.3 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地生根

进一步强化督促检查工作,严防出现只喊口号、不重落实,制度挂在墙上、措施放在桌上等形式主义的做法,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抓好全县森林草原防火和灭火专项整治工作。与此同时,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要充分发挥县纪委监委、两办督查室的监督执纪职能作用,对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典型部门和单位启动问责机制,以最严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督促和推动各项森林草原防灭火政策措施真正抓在“点”上,落在“实”上,把“超常规”变成常规工作。

3.4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及地方专业队伍建设

借鉴森林草原防火新举措,以林草资源损伤最小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探索防火通道、隔离带产业带并建、路带水、摩托车应急分队等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级地方专业队伍的建设工作。结合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和防灭火工作现实需求,着力解决林草部门指挥车辆少、运兵车辆不足、车辆老化等状况。同时,要提高队员工资待遇,将各级各地专业扑火队伍的建设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稳定地方专业扑火力量,不断提升森林火灾的预防能力和初发火处置能力,避免小火酿成大灾。

3.5 保持强势宣传,营造森林草原防火人人有责氛围

树立“美丽公路源于绿色衬托”的意识,强化主要交通要道、林区主干线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和警示,加强通信、新闻、广电、旅游、民政等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共同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不断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森林草原防火人人有责的社会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3.6 重视安全扑救,坚决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宁蒗处于高海拔地区、高山峡谷地区、高森林覆盖率林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森林火灾扑救极其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历史上的教训值得我们常想常思、深刻汲取、警钟长鸣。故在火灾扑救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自然灾害,坚决杜绝“人定胜天”的错误思想和片面认识。加强邻省、邻市、以及邻县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联防联控工作,一定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科学施救”的理念,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必须先确保安全,做到在火情不明情况下先侦察、气象不利情况下先等待、地形不利情况下要先规避,不能急于求成、突兵冒进,要切实将救火人员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猜你喜欢

宁蒗森林草原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获批准通过
/ 阿坝州“两会”期间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 /
关于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几点看法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三十二年八千里路的教育牵手
吉林省启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创新系统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富滇银行宁蒗支行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