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
——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2021-12-01张蓓蓓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张蓓蓓

(华北电力大学 党政办公室,河北 保定 071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多次作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重要论述,并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要求。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机制,主要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阶段,即“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呈现递进式的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厘清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切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自觉践行和文化自信。

一、研究设计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本研究在考虑高校所在地域分布、学校层次和学科特色等基础上,分别抽取了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等八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范围涉及石家庄市、保定市、秦皇岛市、唐山市等区域,学校涵盖“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专科学校、独立院校等各个类别,确保数据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数量为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量为2631份,有效回收率达87.7%,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样本的构成特征情况如下:按学生性别划分,男生占61.3%,女生占38.7%;按就读年级划分,大一占35.1%,大二占19.9%,大三占29.7%,大四占6.7%,研究生及以上占8.5%;按专业类型划分,理工科类占76.4%,人文社科类占23.6%;按政治面貌划分,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15.8%,共青团员占81.2%,群众占3.0%;按照学生干部经历划分,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占60.4%,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39.6%。

本调查问卷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共设计了64个问题,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即大学生所在学校、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二是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认同状况,即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和行动认同等内在逻辑设定为4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将一级指标按照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解为12个二级指标,再将每个二级指标具体化为3-5个问题;三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影响因素、主要障碍、实现策略等。

二、认同现状

根据调研情况的分析数据,并结合实地观察、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的材料,河北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如下:

(一) 认知认同:总体认知情况向好,但认知的完整性和深度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被广大青年学生所知晓。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知晓的占43.7%,部分知晓的占35.6%,只是听说过的占17.6%,仅有3.1%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但具体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了解程度时,23.9%的大学生选择“非常理解”,32.2%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36.1%的大学生选择“有一定了解”,7.8%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同时,按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涵的理解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74.7%)、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70.9%)、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64.6%)。再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理论依据等问题,大学生的认知程度再次呈现下降趋势。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理解程度为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什么?”、“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等选择题均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大学生只有52.6%。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大学生缺乏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情感认同:普遍认可和接受,但情感认同的稳定性不足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方面,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可和接受的态度。其中,92.5%的大学生表示“当国歌响起或国旗升起时,会感到骄傲和自豪”;97.5%的大学生认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等成功举办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92.4%的大学生对推进“铁腕”反腐、落实“三严三实”、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国家方针政策表示高度认同。但是,当发现社会现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相违背时,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度下降明显。在被问及“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贪污腐败、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集体上访等一系列问题”,85.2%的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可态度。在被问及“当在网络媒体上看到一些政府机构的负面新闻报道时”,78.2%的大学生表示会选择性吸收。在被问及“当境外媒体与官方媒体对同一政治事件报道不一致的情况下”,16.2%的大学生表示会坚决相信官方媒体的报道,72.3%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对比得出自己的结论。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到多元思想文化、开放网络环境、社会现实困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 理性认同:能够坚定理论自信,但也存在着边缘化认同和功利化行为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后备军,大学生关注什么、学习什么、信仰什么、走向什么必须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当代大学生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示高度认同,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调查数据显示,87.8%的大学生表示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87.1%的大学生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4.1%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82.4%的大学生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中国梦”充满信心,愿意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性认同游离在这些情况之外,对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等持漠不关心、无所谓的态度,只关心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例如,有5.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走什么发展道路与我无关;有7.2%的大学生表示中国梦的实现是国家领导干部的事情,与我无关;有15.3%的大学生表示很少或从不在网络发表自己的政治看法。在被问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动机”时,20.8%的大学生表示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有利于个人发展,14.3%的大学生为了寻求政治荣誉感,3.6%的大学生怀着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边缘化认同和功利化行为等现象。

(四) 行为认同: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但也存在着知行不一的现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使其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选择和自觉的行为方式。在“您认为自己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中,有87.8%的大学生表示已经树立或正在培育中;关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您是否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调查中,有75.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是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相比,真正能够付诸行动、自觉践行的比例较低。例如,有93.2%的大学生对应征入伍持支持态度,但仅有51.8%的大学生表示如果符合条件会参加;有92.1%的大学生对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政策持赞成态度,但只有59.5%的大学生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去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有94.3%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班级的发展筹谋划策,但当需要个人无偿付出且占用较多时间时,只有50.8%的大学生会积极主动参加;有93.5%的大学生对班级团队合作精神持赞成态度,但当班级同学需要帮助时,36.6%的大学生选择会尽全力帮助,56.6%的大学生表示会量力而为,还有6.8%的大学生认为与我无关,不想来往。可见,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并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大学生在将认同转化为行动上还存在偏差。

三、成因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属性讲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培育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个体属性、高校教育、社会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一) 个体特征的影响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质上是一种自发的、自主的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最终要依赖个体因素这个内因而起作用。在此,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等)和社会属性(政治面貌、学生干部身份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程度。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性别变量在认知认同的水平没有显著的不同,但在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总体趋势均为女生的认同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年级变量在行为认同的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上有显著不同,总体趋势为大三年级的学生认同度最低;是否为中共党员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总体趋势均为党员的认同度高于非党员;是否为学生干部在认知认同、行为认同的水平没有显著的不同,但在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存在显著的差异,总体趋势均为学生干部的认同度高于普通学生;此外,不同民族、专业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没有显著的不同。由此可见,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特定成长经历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面临着不同的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矛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呈现出差异化的显著特征。

(二) 高校教育的影响

高校是塑造个体价值观、助力个体成长成才、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神高地。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媒体宣传等都与认同度呈正相关,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渠道方面,大学生认为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占56.3%,校园文化活动占35.1%,社会实践活动占33.8%,传统媒体宣传占28.3%,新媒体宣传占38.0%,其他途径占12.3%。但是大学生对传播知识渠道认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实践活动(44.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37.9%)、新媒体宣传(35.6%)、校园文化活动(30.9%)、传统媒体宣传(25.4%)、其他途径(10.6%)。可见,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理论宣讲等形式,大学生更乐于接受高质量的实践育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网络文化宣传等。部分大学生反映,高校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相对生涩抽象,教学方法相对单调枯燥,且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过程注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解读和大学生成长困惑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我国融入国际社会和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不仅带来了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变化,而且导致多元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一些领域局部道德失范、新媒体传播利弊并存等问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新时代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念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但是主流与支流、传统与现代、官方与民间、本土与外来等多元价值取向同时并存、相互冲撞,给大学生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造成了困惑和迷茫,也给高校价值教育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其次,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价值标准评价基本正确,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部分大学生反映自己的身边也存在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功利的实用主义者、狭隘的极端主义者、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者等群体,会导致大学生群体内部产生分歧和内耗,也容易引发大学生内心焦虑和行为冲突,进而阻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再次,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相较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大学生更喜欢通过公众号、知乎、头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封建迷信与科学知识、健康与不健康资讯充斥在整个网络空间,不断挑战着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社会秩序和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并且网络信息所带来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大学生有时真假难辨、信以为真,思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和侵蚀,形成错误的价值理念,甚至做出错误的行为方式。

四、对策与建议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化和复杂化,中西方思想文化观念交锋更加频繁和明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任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 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实施分层分类的教育引导

根据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群体,认知特征和成长需求有所差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射程要实现对大学生的全覆盖,需要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经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层分类搭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平台,让每位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体验、锻炼和提升。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程度有所区别,因此,高校应依据男女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发展阶段,构建多元化的认知渠道,积极开辟新媒体的舆论宣传阵地,开展多样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加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和类型,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此外,针对党员、学生干部群体与普通学生群体的认同差异,对党员、学生干部群体可以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带头学习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先进事迹感染和带动普通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对普通学生群体应该侧重隐性化的传播方式和渗透式的教育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班级、进社团、进宿舍、进网络,引导广大学生在生活化和实践化的状态下认知、认同和提升。

(二) 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落细落小落实

习近平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根据调查发现,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新媒体宣传等教育教学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但不同教育方式、不同教学群体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一方面,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研究传播、管理服务和制度建设等各环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教育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载体,积极创新传播路径和表达方式,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在抓好学习教育的同时,贵在学用结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在做好基础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网上网下多元载体立体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 构建“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形成协同联动的教育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社会、家庭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积极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家庭教育、高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加强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协同联动的教育合力,方能取得成效。一是要嵌载体入社会细胞—家庭,接地气、贴人心,开展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等活动,传承家庭美德,弘扬文明新风,用家训、家风来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和灵魂。[5]二是要嵌载体入前沿阵地—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构建教育评价体系等路径,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力支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全面践行。三是要嵌载体入大熔炉—社会,城乡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载体,既要加强价值引导,结合城乡发展和变化,积极向大学生群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还要辅以服务式菜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困难与问题,让大学生随时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所在,从而形成环环相扣、配合有效、衔接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