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教育对中国大学精神重建的作用探析

2021-12-01

关键词:中国大学美育大学

宋 妍

(泉州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8)

当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全民教育水平,其中,作为全民教育高级环节的大学教育近年来尤其受到关注。自从高校“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理念确立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朝着追求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行进。如何切实提高新时期高等教育水平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与话题。笔者认为,中国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是由每一所高校的水平共同决定的。因此,每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文化建设等因素是否设置合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有“大学精神”作为内涵依托与核心精神支撑。因此,研究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对切实提高大学教育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国大学的智育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行列,但是与中国大学精神密切相关的人文美育却出现了危机。对此,本文通过揭示大学美育与大学精神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实践关系,呼吁当下教育界与学术界重视大学审美教育,推进中国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继而推动高等教育朝着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大学精神的失落及其原因探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大学精神”也成为报刊杂志、学术期刊、网络媒体上的高频词。这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大家普遍认为大学有精神;第二,在大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弘扬大学精神,将更好地推动大学发挥其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一) 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涵

那么,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下面简要阐述这两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大学精神”是伴随着大学的创建与发展而生发与发展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所大学创立于欧洲,因此,我们在梳理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之前有必要对西欧几股大学精神思潮有大概的了解与认识。

创建于1087年,距今已有931年历史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西方乃至全世界最早形成完备大学制度的高等学府,被誉为欧洲的“大学之母”。这一阶段也奠定了传统的西方大学精神,暨强调提升个性修养和完善人格的人文主义精神。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大学开始把获取知识作为根本使命,比如,柏林大学创建者洪堡(1767—1836)和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来担任都柏林大学校长的纽曼(1801—1890)提出了从探索和创造知识中来完善人格的大学精神。1930年美国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1866—1959)出版了《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提出了“现代大学”的观念,突出了现代大学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精神。[1]41-43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出现于19世纪末,是在国家遭受西方列强(包括日本)的侵略压迫,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措施而开办的。1898年,中国建立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此时距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创建已经过去811年。1917年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几乎全盘引进欧洲大学的理念,并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1911年,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学堂成立,1928年正式成为国立大学,梅贻琦在1931年接任校长以来,大体按照美国模式办学,提倡“学”与“术”并举的科学精神。结合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大学成为救国、兴国、强国的重要阵地。因此,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爱国和担当精神就成为中国大学的精神传统。这一传统在1937—1946仅存八年的西南联合大学时期达至巅峰,却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受到了冲击,再次续接上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转折时期,大学市场化的趋势又对大学精神的传承产生了二次冲击。以上历史因素、现实环境都造成了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对中国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命题的研究不足。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大学教育进入了新时期,面对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与中国改革的发展需要,大学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全社会急功近利、虚夸浮躁的风气亦日益盛行。面对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交流日益简便,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同时并存的国际环境,中国大学如若想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必须将重建大学精神摆在议事日程上来对待。因此,回应当下国内国际局势,我们不但不可以抛弃传统的大学精神,还要面对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课题进行创新性的传承。由是,笔者认为可以对新时期的大学精神的内涵进行逻辑分层,暨“八大精神”和“三个层面”。其中,八大精神是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创造精神和包容精神。三个层面分别是:第一层面,多维度的育人体系:① 培育求真、向善、崇美的健全型人格;② 鼓励独立自由的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③ 引导学生建构诗意的生活方式,追求生命的充实丰富;第二层面:传播知识(真理)、尊重学术的自由与创新;第三层面:传承文化、教化社会、泽被人类。

(二) 新时期重建大学精神的重要性

大学精神犹如一所大学的心脏,它是指引中国大学健康发展的核心理念,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它曾经不受重视,甚至备受冷落。如今,建设教育强国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战略的头等大事,因此,大学精神的重建刻不容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精神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指导思想。如果把大学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大学内部的院系设置、管理制度、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要素就是她的各个机体,这个系统要良性运作,就必须要有一个总的精神理念与指导思想来指引。大学精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定义,而是随着时代不同、国别有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它具有全球性与地域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每所大学都应该在遵循它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从本校出发,提炼出既接轨国际又适应本地本校的大学精神,引导学校的一切工作合理有序进行。

第二,大学精神是维护大学纯洁与独立、平等和民主的强大后盾;是净化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武器。西方大学精神从建立至今,大体上存在欧洲古典大学精神与美国大学精神两种路径,中国大学精神在借鉴西方大学精神的过程中综合了上述两种大学精神传统的核心理念,暨欧洲的人文精神与自由教育观念和美国的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理念。当下,面对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愈加紧密,欧美两种大学精神模式开始整合,大学精神呈现出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项功能并存的状态。但是,以笔者之见,大学在建立之初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精尖端的科技成果和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与发动机,因此,在逻辑上应该是大学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各个行业提供决策咨询。反观当下大学教育现状,行政化、官僚化、功利化、物欲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大学的独立性、自由性、人文性、高贵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弱化倾向。因此,面对当前社会环境,大学应该保持其独立性与纯洁性,为纯化社会风气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精神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1]173

第三,大学精神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精神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3]。他还提出了“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精神的重建不但重要且刻不容缓。

(三) 新时期中国大学精神的失落与原因探究

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大学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形成大学精神,而大学的发展却需要一定精神的引领。”[4]纵观当代中国大学发展的现状,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相比起来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依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方面,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转型,物质文明建设被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精神文明建设却被忽视了,这就造成了全社会形成一种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而精神世界却呈现出空虚的状态,这种社会风气也蔓延到逐渐市场化的大学校园里,造成了大学精神传统的断裂;另一方面,工具理性(经济与科技)主宰一切的恶果就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沉沦与文化传承功能的弱化,大学精神中独立自由的学术理想与批判超越的精神追求也逐渐失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大学精神之重要一纬的科学精神,近年来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和功利化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备受削弱,很多大学的科学精神与学术研究受制于行政化的管理与体制的束缚,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逐渐丧失,高校的学术研究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如此,我们将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我们的科技水平也很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二,西方大学在建立与发展之初就将人文学院与神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并列为最早设立的学院,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更是非常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传统在一些老牌的欧洲高校中传承至今。具有“太学”传统的中国大学教育历来就重视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传统自京师大学堂创建以来一直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维度。然而,以美育为主的人文教育这些年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物质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遭遇冷落,很多大学生缺乏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对人文艺术的热爱,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这样一种缺乏“情怀”的教育势必会加重整个社会的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浮躁功利的风气。

第三,中国大学精神自古至今可谓是“士”的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从春秋战国时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到宋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到明清之际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至在内外交困中创建起来的北大和清华两座学府的爱国担当精神都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传统之一。然而在当下越来越追逐私利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一己的私利摆在前头,缺少奉献担当精神,蝇营狗苟于名利地位,对此,北大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曾经毫不客气地指出,现在的高等教育正在培养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5]

以上三点是当下中国大学精神沦落现象的主要体现,总的来说就是功利性、物欲性、行政化的风气盖过精神性、独立性、创新性的大学精神传统,如果任由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教育强国的梦想终将成为泡影。那么,为何当下中国大学精神会沦落至此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无法回避的历史原因。立足于大学精神传统有三个来源,它们分别是—中国太学式的人格教育精神、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和清华大学的科学精神。可惜的是,这三大精神传统才确立不久就因抗日战争和20世纪50到70年代的特殊政治环境而中断过两次,由此造成了中国大学精神传统在传承环节上的滞后。

第二,充满危机的现实因素。中国的大学精神传统再次接续起来是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启蒙与解放。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转型、知识经济的崛起、全球化浪潮的涌现以及大学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精神又经历了一次彻底的转型,加上物质至上与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的影响,当今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再次成为空谈。

第三,大学内部机制不够合理。由于过分强调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现在的大学教育变成了职业教育,在以就业导向为办学宗旨的广大高校群体里,人文学科被边缘化、人文教育弱化,尤其是审美教育的缺失与偏差又限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中国大学精神面临着挑战与危机,如果不加以重视,在续接传统的基础上紧扣时代发展要求对中国大学精神进行重构,那么,国家提出来的建设教育强国的理想与目标就很难实现。

二、大学审美教育对中国大学精神重建的作用

基于上文归纳的关于大学精神失落的几点原因分析,已经引起了高等教育界与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论述大学精神重建的论著,有从人的价值、大学本身的价值和时代的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回归[6],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大学精神的重建提出的建设性建议[7],更多的是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出发呼吁重建中国大学精神人文传统。总的来说,以上观点均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从笔者多年来所从事的美育工作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八大精神与三个层面)与审美教育的内核及目标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一方面,大学美育的质量与水平影响了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发扬;另一方面,大学精神的重建亦可带动大学美育质量的提高。二者互相影响、共同促进。

审美教育与大学精神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二者在精神气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超越性与精神的自由性这三个基本特质与大学精神的内涵基本一致。关于当代大学美育的类型及其重要性,笔者在拙文《当代中国大学审美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已有详细归纳,这里主要从是大学美育最重要的环节—审美活动入手来思考其与大学精神的关联。因为,依笔者之见,大学美育主要是教授大学生如何进行审美活动,追求审美化的生活。所谓审美的非功利性是指审美不以获得实用的物欲需求为目的,而以超越感官享受和物欲需求的精神愉悦作为最高目的,表现出超越性与自由性的特征。时下中国大部分大学虽然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办学精神理念,但是从大学的创建历史和欧洲古典大学精神传统来看,大学的独立性与自由性依然是其最重要的品质。大学应该保持她的“象牙塔”气质,培养大学生的独立、高贵、自由的精神气质,自觉同功利主义和浮躁谄媚的社会风气划清界限。[8]要做到这一点,大学美育具有先天优势,因为它在内在精神气质上与大学精神是相通的。因此,面对当下大学教育呈现出功利性、物欲性和行政化的不良风气以及大学精神逐渐失落的危机,通过提倡和发展大学审美教育来重建大学精神,使中国众多大学回归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十分迫切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理论思考与美育实践总结,本文认为,重视且提升大学审美教育的水平对大学精神的重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审美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性和诗意情怀,是真正的生命教育。大学是培育健全与完整人格的人才的主要阵地,当下大学过于重视大学生的智育,而忽视他们的德育与美育,殊不知培养出一个个将真、善、美作为毕生追求的个体,才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终极追求。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已经给当下的高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社会呈现出急功近利、浮躁虚夸、媚俗无趣的态势,这就是包括大学美育在内的整个审美教育的缺失与偏误所造成的,这也和大学精神中的人文精神、独立精神、自由精神背道而驰。其实,中西大学精神传统历来都非常重视人文教育,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在创立之初以研究语法、修辞、逻辑等人文学科为主,而后才有医学、法律等其他学科,因此,西方大学精神的基因中就天然地具有人文主义精神。蔡元培先生在任北大校长一职时(1917年)也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10]他还提倡美育,以美育代宗教,给予美育应有的地位。再往前追溯,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是中国大学精神的思想源点,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上所举的例子均说明审美教育是塑造完整人格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优良品性与高雅性情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培铸当下大学精神的真正教育。

第二,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相应地,学术创新就是大学发展和大学精神培育的源泉。如果大学都丧失了创新职能,那么大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1]205由此可见,创造力与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涵。那么,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靠什么来培育呢?答案是审美教育。古今中外有很多文论家都论证了文学艺术活动时的创造与欣赏活动需要想象力的参与,而创造力就是靠想象力去推动的。我们将之统称为“创造的想象力”。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所以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11]在这四种心理功能中,审美的情感判断力是核心,想象力是最活跃的部分。如果情感是艺术创造的精神动力,那么想象力则是艺术创造时的心灵翅膀,只有审美活动才可以实现真正的超越性的自由。首次提出“美育”这个概念的德国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最基本的观点就认为美是实现自由的必然之途。“正是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到自由。”[12]即便是科学也需要想象力,很多科学创见也是在想象力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实验和逻辑验证才提出来的,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比如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钱学森、丁西林等。事实上,艺术与科学的相通之处在于创造力的论断近年来也在两个领域中成为共识。这说明,充分的审美教育亦有利于培养科技创新性人才,大学美育课程不可偏废。此外,一个经过高雅艺术教育熏陶的大学生,在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也会将国家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求密切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审美教育用形象化、情感化、想象性的教学方式开启大学生的智慧,使他们自觉追求真理,又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其自觉追求道德的高尚,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其实,中国儒家传统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传统,个人的追求与发展向来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下,面对国家社会和文化转型的艰巨任务,要实现国家提出的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让中国在经济上、文化上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笔者认为切不可偏废审美教育,因为审美教育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锻造他们具有为国家、社会、人民做奉献的担当意识与责任感。

第三,大学精神体现了真善美一体的最高人生追求,而发展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的境界。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使人求真、伦理道德让人向善、审美教育则使人追求审美的人生,这三者缺一不可,无法互相取代。因此,大学就是人文教育、科技创新、道德培育、身心陶铸协同统一发展的智慧之库、艺术之林、高雅圣地。上文我们论述了审美教育有助于开启智慧、追求真理,又使人道德高尚、心灵净化。那么,审美教育为何可以做到这两点呢?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提出了“以美启真”、“以美储善”这两个概念并加以论述。“以美启真”,就是“认知对偶然性的开放”,也就是自由直观,“它是思维的原创性契机或源泉。”[13]。按照笔者的理解,这种不是纯粹的逻辑归纳或演绎的感性、情感、气质、天赋的心理结构便是引导人们通往发现科学真理的钥匙,这也说明真与美是有相通之处的。“以美储善”是李先生提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在他看来道德律令就存在于日常情感之中,也自然存在于人们的审美活动之中,二者在精神根处是相通的。[13]因此,大学美育应该思考如何以深入人心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丰富生动的审美课堂自然而然地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在李泽厚先生的“以美启真”和“以美储善”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审美教育还需要上升到“以美怡情”这个境界,从而塑造感性与理性互相协调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所要培养的就是美的生命,因此,教育本身应该要充满诗性,才能引导大学生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能过上诗意的有灵性的生活。大学教育如果能让大学生毕业后将真、善、美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将求真务实、关怀民生、服务社会、勇于担当又追求高雅的精神世界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么我们的教育基本上可以说是成功的。这些育人目标也是大学精神的内涵表现,通过审美教育可以达到。

三、关于发展大学审美教育与重建大学精神的几点构想

上文论述了审美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内在逻辑联系,论证了审美教育的非功利性、超越性与精神的自由性三大特征对于当下大学精神的重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审美教育的同时也就是在重建大学精神。笔者在拙作《当代中国大学审美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对审美教育在当下世俗性、功利性、媚俗性、物欲化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表现出不容乐观的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当代中国大学美育的几点构想性对策。[14]这说明,提高当下中国审美教育(大学美育包含在内)的质量与水平迫在眉睫,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因为,从小的方面来说,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重要途径。上文提到的美育先贤席勒就说过,“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15]当前,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智力教育、应试教育,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塑造完整的人性,在于心灵的启迪、诗意的浸润;从大的方面来说,大学教育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审美品位的提高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也带动着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国国际文化影响力的提升。鉴于大学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导向性作用,大学美育与大学精神之间的关系是一体两面的,提升大学美育的水平与质量就能促进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那么,应采取哪些方式提升二者,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大学美育中呢?本文试图给出以下几点建设性的构想。

第一,大学阶段的美育应该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也就是说,既要有美育理论资源的教学,又要有实践性课程的开设。前者如每个高校在全部院系中设置的通识性课程《美学》、《艺术概论》、《门类艺术鉴赏》等,后者如在专门的艺术院系开设的实践性课程等。但是,纵观当下大学美育现状,则存在着以下两点较为明显的缺陷:第一,很多高校人为地将美育通识课程取消,或者从未设置此类课程,而我们在前文已经论述过,大学精神中的人文性、批判性、创造性、自由性等内涵均充分涵化在这些美育通识课程中,将这些课程取消,则大学精神传统很难传承,更遑论创新;第二,很多艺术院系只注重开设艺术实践类课程而忽略了充满文化内涵的理论修养类课程,这也是造成当下很多艺术院校只培养了技术性人才而很难培养出技艺水平与文化修养俱佳的艺术家的重要原因。因此,依笔者之见,当下应该坚持在高等院校中推行美育的理论性课程,让大学精神落实在具体的美育理论与鉴赏课程中。当然,只停留于理论的教学很难将美育的精神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因此,有必要在非艺术院系开设基础的门类艺术实践性课程,并从中选择一到两门艺术类型(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作为学校的选修课程,其他课程可以以创新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爱好进行选修。总之,既让学生有丰厚的人文艺术理论修养,又拥有一技之长陪伴自己的职业与人生,那么大学美育才能展开,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第二,大学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方法将德育、智育和美育严格区分开来,其实是违背三种教育的内在逻辑联系的。上文花了较多篇幅论证这三种教育之间的相通之处,并且分析了审美教育对德育、智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大学教学方式就应该适应规律进行教学改革。具体来说,就是采取审美的态度和方式进行德育和智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是一两篇论文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先从观念上树立真善美一体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然后用美育的形式(可以结合各种门类艺术的特点)将德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文学故事、音乐片段、戏剧观赏、走访教育基地、探访博物馆文物等方式植入学生的心中,使他们将追求高尚的人格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即便是理工类课程(包括理工类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激发理工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此外,美育与体育之间亦有相通之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时期国家教育的远景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重视德育、智育,忽略了美育、体育,殊不知身心健康乃是拥有幸福人生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是免谈。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从塑造体型,调适身心和谐的角度去进行体育锻炼(也就是将审美的态度融入到人体美的锤炼中),那么我们全民的健康水平亦将逐渐提高。总之,美育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也是不利于弘扬大学精神的教育,每个学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联结大学精神的美育课程体系。

第三,大学精神是靠一代代的大学老师的薪火相传与独特创造延续下来的,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又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学老师一定拥有满腔的教育热情与良好的审美修养,在他们的熏陶与带动下,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大学老师的审美修养也非常重要。大学老师提升自身审美修养首先应从观念上确立德育、智育、美育并重的观念,其次应提升自我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修养,再次应同时注重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第四,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表现,而校园文化活动又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广泛开展形式各异又质量上乘的审美教育活动才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推广与发扬大学精神。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诸如“经典戏剧剧目进校园”、“高雅音乐会、舞剧进校园”、“名家名画名字展览”等活动,让大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经典艺术作品,从而锻造出较高的审美判断力与鉴赏力。此外,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忽略了作为大学教育外部环境对师生教学活动的影响,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于重视艺术美育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美育的重要性。大学创建优良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身心愉悦,激发师生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的自然之情。另外,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校外实践活动中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获得审美愉悦感,也促使他们在对祖国大好河山与辉煌灿烂文化的研学活动中产生强烈而又自然的爱国之情。最后,各个高校的高层行政管理人员应注重校园管理文化的审美化,也就是注重营造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达到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从而推动审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大学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综上,本文敏锐性地觉察出当下中国大学精神的失落倾向,并从理论根源、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大学内部机制等方面对之进行原因探析,提出当下重建大学精神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问题。在思考如何重建大学精神这个问题时,笔者结合多年美育教学经验,独创性地发现大学美育和大学精神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性,暨大学美育的水平与质量影响着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文章最主要的着力点在于论证如何在提高大学美育的同时也重建大学精神。当然,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审美教育是弘扬与重建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大学精神与审美教育虽然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毕竟分属不同的领域,大学精神的内涵包含但不局限于审美教育的主要精神理念。此外大学精神因国别、地区、院校性质不同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具有共性与个性、全球性与地方性相互统一的特征,也受到学校办学传统、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学精神。但是,面对当下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想要大力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没有重建大学精神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而本文算是抛砖引玉,并且在教育部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适当时机,跟紧国家全力提升大学美育的步伐,将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融入到大学美育之中去,在理论与实践的二重奏之中探讨大学精神的重建。这注定是一项艰巨长久的工程,需要更多有意致力于此的学者继续研究下去。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美育大学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留白”是个大学问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美育教师
2015年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