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2021-12-01

广东蚕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

彭 雯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我国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将乡村文化、乡村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机地融合,不仅是城镇居民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1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1 乡村旅游的内涵与类型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产业,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民俗风情、旅游休闲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大致可以分为5 种类型。

(1)观光型,以特色蔬菜、花卉瓜果、乡村民宿、溪流湖泊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让游客回归自然,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天然原始之美。

(2)度假型,以乡村风景为背景,以宁静的乡村氛围为依托,提供观光采风、节庆活动等休闲娱乐活动服务,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3)体验型,属于参与互动类型的乡村旅游,让旅游者充分参与到乡村的日常活动中,如民俗活动、种花栽树、捕鱼捞虾、手工刺绣等,体验乡村生活,获得耕种收获的喜悦。

(4)研学型,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开展农业知识学习、工艺品制作培训等乡村旅游活动,普及农科知识,发挥乡村农业的教育功能。

(5)消费型,以当地特色商品的展示和销售为卖点,这些商品在城市很难见到,因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风味独特的土特产、手工精湛的工艺品等。

1.2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

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乡村振兴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途径[1]。

2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本就是扬长避短之举。经济发展落后的乡村地区,其劣势是生产力相对低下、发展资金相对缺乏,但优势是原生态的环境相对完整,原产地的产品、当地风俗文化等有一定的特色,故发展乡村旅游大有潜力。但鉴于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的不足,乡村旅游目前普遍存在缺乏统一的可部署的规范化设计,严重影响乡村旅游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专项规划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它必须与负责当地土地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的部门协调制定,这也是目前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在设计中的缺失。

2.2 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特色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各地乡村旅游的推介和展示的项目及产品基本相同,容易引起游客的审美疲劳,影响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在意识上,乡村旅游仍然被一部分从业者认为仅局限于吃吃当地农家饭、种种当地农家菜、住住当地农家户,如此一来,游客对乡村旅游的体验就容易出现偏差,对乡村旅游的兴趣也就戛然而止。口口相传之下,乡村旅游就愈发难以可持续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者不顾当地实际,用力过猛,对不合时宜的项目盲目上马,发现哪些项目比较受游客欢迎就集体模仿,甚至不顾其开展符不符合当地乡情民情,破坏当地原汁原味的生活风貌。这样反而是东施效颦,得不偿失。游客体验到的不是特色旅游,而是重复而蹩脚的模仿,只得败兴而归。

2.3 乡村旅游的发展重功利、轻孕育

乡村旅游属于新兴旅游产业,业内都在逐步摸索前行,任何想一夜火爆占领主流市场的观点都是妄想。遗憾的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从业人员并未体会“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思想,而是急于求成,只求速成,具体体现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欠缺深思熟虑的长远规划,对能短期出效益的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倾斜扶持,而对支撑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农业逐渐漠视,从而出现了田间不见农作人,农作人蜂拥而至地投入到旅游餐饮接待、住宿服务这样的第三产业中。这样乡村旅游就会逐渐失去根基,难以长远发展。

2.4 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专业性人才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有着新特色的旅游产业类型,需要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进行设计和操作。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大多仍处于低端,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乡村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大多人才集中在少数高端旅游区。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不难想,由于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乡村的经济发展趋于没落,尤其是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壮年大多不愿回乡支持乡村建设,更热衷于在城市发展,这样一来,乡村旅游的专业人才缺口凸显。乡村旅游是全方位、多产业的综合产业,涉及旅游文化、乡俗民风、农业产品等多个领域,需要多个领域的创意结合,综合设计。当前趋于泛滥的乡村旅游低端模式,正是由于专业方面人力资源的匮乏,才表现出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差、产品水平低、经营模式单一等缺陷。

3 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以生态建设为基石

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根本原因是乡村具有城市没有的健康生态环境,而不是更先进的旅游设施。所以,为了乡村旅游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态势,一定要首先对乡村的原始风貌、先天环境进行重点保护,这种保护实际上也是保证了乡村旅游的特色。为实施这种保护战略,需要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以及当地居民三方联动,形成合力,三方代表应定期进行思想交流、业务共建,任何一方都将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的直接受益者,故不能高高挂起,只想摘桃。三方要协调一致,杜绝短视,达成共识,必要时为长期更大的利益放弃短期的小利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通过乡村旅游宣传,提高当地影响力;从旅游商的角度,是旅游产业良性发展,获得长期稳定收益;从村民的角度,是提高就业率,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三方都应意识到,以保护生态为根本才有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3.2 找准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不同的地区有其独特的地貌风光、文化传承和风俗民情,这种差异性正是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从本地特色出发,充分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因地制宜,保留本色,提高自身价值和吸引力,逐步实现从单一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民俗风情等旅游产品的转变。例如,“食、住、行、游、购、娱”是乡村旅游的六要素。“民以食为天”,许多游客到乡村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吃到健康绿色的农家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食物也应该优化升级,推陈出新;为了更好地融入乡村环境,深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游客越来越倾向于住民宿,乡村旅游应提供各式优质民宿供游客选择;“行”指的是当地特色交通工具,可以让游客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生活;“游”是旅游的重点,乡村旅游的“游”应更倾向于休闲度假,感受与城市不一样的慢节奏生活;“娱”是体现各个旅游地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的“娱”可将乡村的农业生产趣味化,让游客们体会到农耕的趣味;在游玩准备返程时,游客都会购买土特产作为纪念,而这正是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3]。

3.3 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人力资本是实现乡村旅游兴盛的基础。地方政府要利用好国家政策和高校等社会资源,将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相对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本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选拔、培训,培养一批了解乡村旅游基本理念、掌握基本服务技能的新型农民;(2)积极引导青年返乡创业,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在外务工的当地青年及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政府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素质旅游人才,同时保障引进人才的基本需求,实现引进人才留得住,避免引进人才流失的现象出现;(4)政府应推动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办学、提供实习基地等形式,培养一批专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毕业后可直接对接各个旅游部门和企业就业,整体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4]。

3.4 灵活运用多种营销思路,打开营销渠道

乡村旅游区的村民要解放思想,规范理念,通过主人翁精神的引导增强村民对本地旅游的品牌建设意识。通过加大对从事服务的村民在服务项目、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逐步树立本地旅游的口碑,推广本地旅游的品牌形象。

另外,多媒介通道并举,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品牌营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媒介更多元化,包括公共媒体和自媒体、电视平台和手机平台、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是资源开放的。乡村旅游建设应充分利用多渠道多元化的营销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具体来说,要广泛地挖掘诸如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以及各种相关APP资源对乡村旅游的宣传能力,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旅游”的发展。过去人们对很多地方的路线不熟悉或对当地情况不了解,活动范围往往有限,但有了基于导航技术的各种APP后,人们现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活动欲望大大增强。乡村旅游的发展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种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的媒介,通过与有旅游推广经验的第三方合作,进行旅游宣传、指引、咨询、服务等方面的APP功能的开发,解决游客和旅游地区信息不对称的困局,让游客在千里之外就能洞悉乡村旅游区的人文风貌之美,让其有欲身临其境的欲望,并为游客提供出行规划、饮食建议、房间预订、路线设计等全方位的服务,极大地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对于大型且路线复杂的旅游区,还要提供智能化便捷的路线指引、交通出行、就近停车等方面的详细内容,降低游客的陌生感,提升游客旅行的畅通体验[5]。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
我们一起“云旅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小A去旅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