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01从云飞李胜机

关键词:体育课职业院校岗位

从云飞, 李胜机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1460; 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乌拉尔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是指在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对接产业岗位体能素养要求,扩展、优化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从业岗位体能素养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是一项专门服务职业院校“产业生力军”培养目标、凸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实践改革。

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与教学实践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对接从业岗位体能素养要求,引进社会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课程化处理,将岗位体能提升、职业心理管控、职业病防治能力训练等“职业性”内容融入常规体育教学,重构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方式方法,使体育教学与学生从业岗位、职业生涯及日常社会生活相关联,全面提升岗位体能素养,在促使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高效持久地工作”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体能素养,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一、职业院校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从职业院校的培养定位看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生力军的教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产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毫无疑问,作为产业岗位上的职业人,仅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与职业情怀还不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体能与岗位心理素养[1]131。在一定意义上,职业体能与心理素养是一个人持续工作与高效率工作的前提,是工作任务完成的必要保障。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结合高职教育特征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标准,利用合理的体育手段,促进职业专门性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体育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预防与体育康复的方法,促进职业岗位的胜任力水平”。在教学目标上,《纲要》提出,要使学生“掌握本岗位群职业体能和职业素质素养的锻炼方法和途径,有效提升职业体能素质和核心身体素质,能够在岗位上长时间高效率地工作。”落实《纲要》精神,职业院校责无旁贷。

(二)从职业院校当前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看公共体育课改革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公共体育课不仅是国家限定的“必开课”,而且课时占比不低。《纲要》规定“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列入课表的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实际执行中,尽管各个学校在课时数量上略有差异,但一般不会少于两个学期。相对于其他课程,公共体育课算是课时较多、学期延续较长的课程了。可就是这样一门国家重视、精力投入不少的重要课程,开设的效果又如何呢?持续三年、对近百所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可有可无”“没有发挥作用”之类的定性评价几乎成为一致的结论,有些被调查者甚至称其为“神教学”(学期延续时间长,教学时间多,结果是没有几个学生能“掌握几项专门技能”,绝大多数人更是“过境即弃”)。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学内容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与学生职业岗位要求脱节,不仅学生觉得“用处不大”,绝大多数非体育课教师也认为在课程体系中“不要也行”。二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大多不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在常设的篮、排、足“三大球”传统教学中,70%以上的学生缺少上课意愿, 75%的学生在“原因”一栏填写“不喜欢”“不适合”“没有用”,女生则占80%以上。三是训练方式方法的陈旧、呆板与千篇一律,不能根据学生性别、专业或兴趣特点灵活施教。对课程作用的不认可,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再加上教学组织形式的单调死板,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句话,体育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校内的教学效果如此,校外的用人单位也颇有微词。除小部分没有明显岗位体能素养要求的职业外,只要是有特殊岗位体能与心理素质要求的用人单位,都反映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没有体现岗位和职业要求”。如轨道交通供用电、轨道交通信号、通信工程、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需要高空作业的岗位的用人单位反馈“现在的毕业生多数不能攀爬,有的学生还没爬高两米腿就开始发抖”;建筑工程、铁路车辆等专业的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搬运10公斤就感到吃力,负重与耐力极差”;客运乘务、站务、旅游等专业的用人单位反映“多数毕业生心理抗压能力差,即使工作前再三交代,还是一遇紧急情况就发懵”。基于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因为职业体能与岗位心理素养缺失导致的工作事故占人为事故的80%以上。职业体能与岗位心理素养已成为毕业生工作效率低下、岗位责任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研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纲要》关于“高职体育课程要针对职业岗位标准,促进职业专门性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的教学要求基本没有落实。原因主要集中于操作层面,具体有三:一是教学资源开发难度大。一所学校,少则数十个专业,多则近百个专业,专业体能素养要求各异,如何有效对接、全面覆盖,问题不少。二是缺少必要的教学场地。原有的教学场地基本用不上,新建场地设施因岗位复杂与个别岗位专业性过强投入多而施工难度大。三是缺师资。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教学对原有体育课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全新的考验,有些技术训练还必须持有国家规定的相关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如高空作业项目。

(三)从教学目标的本质趋同看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公共体育课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改革不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替代与否定,也不会产生与国家统一的常规体育教学目标的背离或偏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尽管增加了“职业专门性身体技能”和“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但并不排除传统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训练的途径与方法也与传统教学相融相通、配合使用。不同的是,公共体育教学的职业化改革增加了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个性化、特殊性内容,即职业专门性体能与职业心理素养,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既照顾到了国家对普通高校统一要求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基础性标准[2],与传统体育教学目标本质上殊途同归,又呼应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一定意义上它是国家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常规性目标的提高,是一种更高层次、具有特殊价值的教学达标。

二、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职业化改革的内容与途径

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一项相关部门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实施时有机联动、配套进行的系统工程。

(一)依据专业设置对应引进社会教学资源

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面对社会上浩如烟海的身体、心理素质训练资源,教学内容选取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特点,围绕《纲要》提出的岗位体能提升、职业心理管控、职业病防治三个方向与目标维度,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专业设置、服务方向与办学特色等)分类进行。

1.职业(岗位)体能训练项目的引进

根据学校设置的专业或专业大类,分类引进与专业岗位对应的体能训练项目。如铁路供电、铁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通信线路施工、机车车辆等专业,不仅要训练身体平衡、肢体协调、腕力、臂力等,还要培养“高空攀爬”“匍匐穿越”等专门性身体和心理素质;高铁乘务、空中乘务、客运站务、旅游与酒店管理等对外形要求相对高、女生相对多的专业就需要引进突出各类塑形方面的训练项目;铁路机车车辆(维修)、铁路建筑工程等专业则侧重训练“手腕力量”“上肢力量”“身体平衡能力”等;集体合作性强的专业对应引进“接力”“携手并肩”等突出团队协作的训练项目。

2.职业心理管控训练项目的引进

实践证明,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情绪与岗位心理,特别是关键时刻的应激反应等职业心理因素不仅会严重影响工作的稳定性,制约工作效率,甚至会直接导致工作任务的成败。现实生活中,压力过大导致工作重大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近几年发生的十多起飞机成功迫降与2018年10月发生的重庆綦江公交车坠江事件[3],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应激反应的极端重要性提供了佐证。而职业心理是可以通过体育训练的方式达到有效“管控”的。因此,有效引进职业心理训练相关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超负荷、对抗性、不可控性紧急情境的模拟设置,锻炼学生对应激源的适应与恰当处置就成为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新内容。

鉴于职业心理内涵的复杂性,此类项目的引进主要集中于一般职业情绪管控、工作压力纾解与应激反应技术三个方面,既要训练学生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一般心理管控,更要锻炼学生“非正常情况”下的正确应对。

3.职业病防治项目的引进

职业病防治能力是职业体能素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与工作环境的复杂化,职业病在今天已变得越来越普遍。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农业生产一线的体力劳动者,不少管理岗位也会程度不同地产生职业的“并发症”或“后遗症”。成年累月、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的IT 程序员与经常伏案低头作业的文案人员,大多伴有腰椎、颈椎、膝关节与视力等疾病,如“鼠标手”“沙发臀”“经济舱腿”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办公室职业病。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职业病指的是职业院校学生将要从事的一些相对固定的岗位工作引发的身体与心理病症,与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特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并不是等同概念。在内容覆盖面上,它既包括国家法定的特殊岗位职业病,也包括其他因岗位工作引发的身体心理疾病与疾病症状,是一种泛指意义的职业病,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所从事职业可能引发的常见身心疾病并掌握一般的预防与康复方法。

关于训练项目的引进,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因校制宜,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对应专业岗位需求进行选择性、个性化引进,切不可全盘复制他人或仅有通用性而没有特殊性。这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

(二)适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1.对应教学内容的专业大类划分

在区分“一般体育素养”和“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的基础上,将职业体能素养教学内容按照专业、性别、特殊岗位等因素进行大类对接,进行“普通”与“特殊”分类。如普通分类的轨道运输类、铁道工程类、医药护理类、计算机网络类、经管与人文艺术类,特殊分类的女生类(侧重形体塑造的,如客运乘务、客运站务、医护等)、久坐类(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艺术设计、文秘等)、久站与持续行走类(护理、高铁乘务、空中乘务、客运站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高空作业类(铁道供电、通信信号、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等,其他特殊岗位依此类推。

2.基于专业大类与岗位体能要求的训练项目对接

划分的专业大类分别从“职业体能训练”“职业心理管控”“职业病防治”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教学项目对接。体能训练方面,铁路供电、通信线路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专业对接高空训练项目等;职业心理管控方面,机车驾驶、轨道车辆专业对接空中攀爬、匍匐穿越、臂腕指力量训练与应激反应训练等;直接服务旅客的高铁乘务、空中乘务、客运站务、护理、旅游与酒店管理等专业对接压力纾解、应激反应、忍耐力等训练项目;职业病防治则从“防”与“治”两个维度进行对接,如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艺术设计等久坐类职业根据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三个阶段对接坐姿、着力、肩颈、手指、眼保健训练项目等。

3.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专业、性别、特殊岗位大类的教学组织也一定是多种形式的分类与分组。如按专业类别分组、按男女性别分组、按特殊工种分组及对应上述学生分组的教师分组(部分教师可能因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等因素不能从事一些特殊项目的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因岗位体能素养需求施教、因性别施教、因项目施教,如视频观摩、现场示范、课后操练、影像检验等。二是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因项目内容选择适当的训练场地与设施,因项目特点设定训练方法。三是注重效果与过程、合作性与趣味性的“双优”统一。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或模拟岗位工作场景,或结合日常生活游戏,或集体创新活动项目,不拘一格。

(三)服务项目实施,改革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1.服务目标达成,提升团队教学能力

全新的教学内容需要师资团队教学能力的提升。服务几乎全产业链的生产建设一线,职业院校对应的工作岗位不仅繁多,而且不少工种岗位性质特殊,有的还涉及国家的相关安全规定。因此,执行岗位体能素养训练的教师除了具备基础的体育教师素质之外,还必须具备职业体能训练的特殊素养,按照国家职业体能拓展培训标准,通过专业培训并获取相关资质,如“拓展培训师”“体验式培训导师”“体能训练师”“研学导师”“团建培训导师”等,实行持证上岗。

2.配套建设教学场地与教学设施

全新的教学内容需要配套建设相关训练场地与设施。借鉴国内相关基地建设经验并参考国家有关要求,场地设施建设的原则与要求可归纳为:足够的场地面积与配套设施。室外场地需考虑环境的教育性与开放性,室内(达到通风与空间要求)与室外建设相结合,中、高空训练项目建设室外为宜,安全第一。对于一些高危训练项目,例如攀岩、空中断桥、空中抓杠、障碍墙等,需要密闭管理。

3. 引进项目的课程化设置与课程开发

第一,从“职业体能训练”“职业心理管控”“职业病防治”三个维度、多个功能视角,将引进的各个训练项目对接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化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将引进的各类训练资源以单个具体项目为内容单元对应开发“职业体能训练”“职业心理管控训练”“职业病防治”课程。同时,开发的各门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专业、性别等特征。如针对客运乘务、城轨站务、护理、中医药、酒店管理类女生多、外在形象、气质要求高的特点,主要开发形体塑造方面的“形体训练”“舞蹈基训”“健美操”“瑜伽”等训练项目。

第二,开发基于内容特色与教学目标的课程标准。根据新设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引进的相关资源,依据《纲要》相关教学要求(如“掌握常见运动创伤处置方法”等),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制订《职业体能素养课程标准》。

第三,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开发配套教材。鉴于各类引进资源在性质与功能上鲜明的独立性,选择内容上的项目化、形式上的便携式(如各类手册)较为合适。如依据学校所设专业,分类开发“攀岩”“梅花桩、高低桩”“信任背摔”“高空作业心理管控训练”“职业健美操、啦啦操”“常见职业病防治体育训练”“坐姿类职业病防治体育训练”“常见运动创伤处置方法” 等教材。

三、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时代价值

(一)基于特殊培养要求与教学现实的实践突破与观念创新

公共体育课是一门着眼于体质健康与体能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国家有统一要求与规定目标。如何使这样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职业教育的专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作用,有效服务于培养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这个目标,一直是近年来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改革关注的焦点与努力方向。

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立足于职业岗位体能素质素养,着眼于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素质”,聚焦于学生从业岗位的核心体能素养要求,将岗位体能提升、职业心理管控、职业病防治能力训练有效融入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关联,与学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与学生日常生活品质提高乃至终身发展紧密关联,功能价值上既满足国家要求的统一标准,又能发挥增强职业体能素养、满足职业教育本质要求的特殊功能。在操作层面,改革在注重有关学生职业发展的协作精神与集体意识养成的基础上,同时关注训练过程的刺激性与趣味性,关注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公共体育课的“无用”“无趣”与“低效”,实现公共体育课的浴火重生。

(二)国家相关改革精神的积极践行与深化探索

由于服务专业的多样性与专业人才培养层次、规格的复杂性,公共基础课一直被视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一块最难啃的骨头,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滞后也成为职业院校的普遍现象。针对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9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专门强调“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4]。可每一次的改革几乎都是雨过地皮湿,难以推进,更难以深入。具体到公共体育课程,尽管教育部早在2015年即推出《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职业化”方向并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但限于从“普通”到“职业”的“跨度过大”“标准欠明确”,加上职业院校自身的职业体能素养训练课程标准与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专门训练场地建设难度大等,对国家倡导的“职业化”改革,绝大多数院校至今仍处于望洋兴叹的“原地踏步”阶段。调查发现,至今没有一所院校系统开展公共体育课程的“职业化”改革,相关数据库系统研究的文章也很少。

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在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以《纲要》为指导,致力于“专门性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训练培养,积极引进职业体能素质训练资源并进行课程化处理,创新实训基地与教学设施建设,重构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能力,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开发特色配套教材,研制系统改革方案并付诸实践,等等,对《纲要》关于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相关改革的要求进行积极实践与深入探索,对重启新的一轮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尽快解决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滞后的问题,也不无启迪、示范作用。

(三)新时期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

2019年1月24日,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5]。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内在品质与运行发展机制,“高等职业教育”更是中国的独创,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作为一种新确立的教育类型,特别是作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有更大的理论空间有待填补,有更多的理论领域需要探索,同时服务于当前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与快速发展实践,理论的指导也更为迫切。

对接岗位体能素养的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将公共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岗位体能素质相对接,与学生生活品质提升相适应,与学生终身发展相关联,引进社会有效资源进行课程化处理,重构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条件,重新定位公共体育课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系统构建公共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与运行机制,不仅是对职业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理论的有效探索,也是对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理论乃至对整个新时期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完善。

(编辑:王菊芹)

猜你喜欢

体育课职业院校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体育课上的“意外”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体育课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