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与优化措施
2021-12-01殷登榜
殷登榜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天水 741000)
生态保护问题与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促使社会经济可以朝着规划方向发展,同时在“十四五”期间顺利推进发展任务,需要林业生产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保证林业生产建设具有长远性、规范性与保护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下必须掌握林业基础情况,考虑林业生产建设需求,确定林业生产建设各阶段的目标,进行科学的管控,促使现代化林业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
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内涵及意义
1.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内涵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林业调查、规划与设计。林业调查需要统计各项林业信息数据,其中涵盖林业用地和非林业用地、林龄、树种、林种等信息;林业规划需要在林业生产建设总体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确定林业生产建设的总体计划部署,接下来按照实际情况规划林业短期、长期的建设工作目标,完成阶段性建设部署,推动林业生产建设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林业设计按照林业调查采集与整理的数据指导工作,需要完成林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1]。
1.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意义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依据,其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内容,直接影响到林业产业的发展效果。目前,在现代化建设期间,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林业间的关系变得愈加亲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林业支持,因此林业生产工作变得异常重要。为了确保林业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林业生产,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应该杜绝掠夺式开发林业的行为,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下,结合掌握的林业信息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数据提高林业实际占地面积预估的准确性,让林业工作者可以发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发展间存在的矛盾,借助数据提醒林业工作者开采林业需要在一定限度内进行,促使林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2]。
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
2.1 对林业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科学把控林业资源是林业生产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条件,要关注资源分类工作,同时为其他建设行业发展提供其所需的木材。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从宏观层面规划林业资源,对林业资源进行分类设置与管控,在不阻碍林业资源增长的情况下,使林业资源的利用可以满足地方经济增长需求[3]。
以甘肃地区周边林业市场为例,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下,可以精准把握林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同时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规划调整。整合甘肃地区林业生产的物力、人力与财力等资源,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促使木材资源可以满足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下使信息得到合理管控,将林业产业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方向转变,为林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能为决策的开展提供指导方向[4]。
2.2 为生态保护打好基础
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思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发展的协调方法,应该将重点放在森林保护方面。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快速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同时应该发挥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对相应工作予以科学的指导[5]。
全国各地区在相关部门的号召下,都在积极地推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其包含的内容众多,比如参考指导、方案制定、数据调查等。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涵盖不同区域适宜种植的树木数量、树木质量、树种类型等,相关内容为森林保护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由此可以编制出保护地方特色森林的工作预案。森林保护工作应该以林业部门为主导,要提高林业部门各项决策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必须建立在可靠数据信息以及充足资料的基础上,应该保证林业调查的资料与数据内容齐全、准确,有效指导林业部门完成决策。
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在森林保护工作开展期间实施阶段作业模式,明确不同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要求,防止森林受到破坏,需要进行针对性养护,提高森林养护处理效果。
2.3 有助于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林业保护工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在当下保护个人合法权益。国内林地承包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林业多样化发展,但是很多经济利益纠纷也在林地承包阶段出现,涉及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方面的问题。林业部门需要快速进行协调,保证各方权益不受损害,并对林权制度进行调整。另外,应该深化林权制度,地方政府应该在制度要求下,推动造林工作的进行。关注林地占补平衡工作、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产业与保护生态的主题下,落实森林资源保护任务。当下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文件并给出明确规定,由此可以规避忽视林地管理以及重视造林等情况的出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承包或对林地承包的主动性。开展相关工作需要调查、收集与林地承包相关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可操作性高的林业生产方案,由此保障林地承包个人的经济利益。
3 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优化措施
3.1 合理应用现代技术
在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工作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与分析,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目前,在林业调查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3S技术等,能使林业调查的自动化集成水平大幅上升,可以减少林业调查环节所用的人力,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可利用通信技术调查、收集信息,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实时把控能力,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另一方面,在林业规划设计中可运用辅助技术了解林区情况、选用林业信息,使用林业调查获取的林业资源参数,在计算机以及BIM技术下建立模型,从而使数据立体化呈现,将调查采集的林业数据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动态模型,在三维模型下方便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林业规划设计阶段及时发现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修改设计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为更好地进行林业生产建设提供重要数据。
3.2 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林业生产建设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林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关注林业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加大相关培训力度,通过对林业人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林业生产建设阶段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工作任务。这是保证林业生产建设工作高效完成、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要素。
目前,应该根据林业生产建设的需求,构建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良好职业素养的林业人才队伍。一方面需要招纳满足工作需求的青年才俊,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在培训环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掌握水平。除此之外,应该根据林业生产建设需求建立人才管理体系,对林业人员进行合理的管控,设立优秀人才评选机制,引入奖惩措施,优化工作人员的绩效评判指标,给予优秀人才资金奖励,构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提高林业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促使林业生产建设在科学的管控下高效进行。
3.3 完善管理制度
为顺利地开展林业生产建设工作,需要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负责相关工作的职员应该明确管理制度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实施造成的影响,需要构建合理的管控机制。一方面,林业主管部门需要了解地区工作实施情况,收集地区的具体状况并分析掌握的信息,按照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调查规划,编制林业资源管理制度,动态监管工作的执行情况,并保证设计制度、监测制度满足工作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体系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实施效果,所以需要根据工作需求完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体系,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在相应管控体系下更好地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因此,必须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为规划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调查规划设计后期,还应该核查规划设计内容,通过内部审核的方法检查计划方案,判别计划方案优劣,确保其不存在问题后再按照方案实施工作。
4 结语
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以及民众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当下需要顺应林业建设的国际发展形势,明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林业生产建设起到的促进作用,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朝着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采用合理的方式将林业内部潜藏的价值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