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策略思考

2021-12-01王林花

广东蚕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王林花

(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业实验局 甘肃天水 741020)

近些年,随着生态建设、绿化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地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可以说,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与其相关联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作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来看,森林资源的利用不能是盲目地开发与生产,而是建立在科学方法与原理上的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在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合理配置森林资源,是立足于未来的林业经营发展策略。结合实地考察发现,出现资源闲置的主要原因是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并且,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某些森林植被是能够在适宜条件下生存的,因而出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考量,可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技术、设备,用科学地方法保护森林,同时,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以外,明确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杀灭细菌、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就能更进一步理解坚持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因[1-2]。

2 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的现状

如果要进行策略的思考,那么就需要一个给定的思考方向,对于促进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和谐发展而言,最好的思考基础就是其本身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下文将围绕林业经营制约森林生态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较小和林业经营的产业链不完善三种现状来展开。

2.1 林业经营制约森林生态发展

林业经营的建设重点是对林木的栽培和木材的采运,而森林生态发展的重点则在于植被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平衡性[3]。结合两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实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本质上是既有利益冲突又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换言之,如果合理地开展林业经营是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恶劣影响的,反而好的林业经营还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的发展。但是,分析当前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的现状,可以发现由于林业经营者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只强调木材的采运这一个建设重点,而忽略了林木的栽培,从而导致森林植被不断地减少,生态平衡也被打破,并形成了恶性循环,难以彻底改善。

2.2 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较小

回溯历史,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深受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为建设经济强国,人们不断地向大自然“伸出双手”,不知节制地开采各种自然资源,其中,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经历了过度的开采[3]。时至今日,经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森林资源的颓势难以扭转。总的来说,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的源头还是在人类最初不懂得发展森林生态的重要性上,并且没有有效地开展保护措施,使得随着时间的流逝,森林资源也面临枯竭。

2.3 林业经营的产业链不完善

当下林业经营的产业链总体来说是不够完善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相关制度的约束力度不够,也就是说责任没有落实到位,使得在进行林业经营时,人们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对森林生态的保护[4];第二,部分林业经营人员的底线思维不明确,在面对当前的经济利益与长远利益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三,森林保护机制不全面,主要体现在林业经营的具体职能没有落实到位[5],使得在采摘、砍伐的活动中出现过界的行为,以至于触碰到森林保护网的“红线”,最终导致林业经营的利用和维护两大职能出现偏差,打破了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原有的和谐。

3 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和谐发展的策略思考

基于上述问题,对于林业经营是否只有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这一条道路可走,结合现实的案例来进行思考,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林业经营能够与森林生态发展相融合,并且两者可以和谐共处,也就是说,现有的问题和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因此,下文就针对建立林业经营管控制度、规划森林资源开发范围和落实相关人员职责三方面来进行对策的探究。

3.1 建立林业经营管控制度

只有思想上有了自觉性,行动上才会有自律性。对于林业经营出现的管控力度较小的问题,只有从现在开始,先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制度,合理地应用于实际管理中,并结合现实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才有可能使得林业经营整体上有较大的转变,而且是向好的转变。其次,需要遏制现有的林业经营过度重视利益的风气,加大对森林生态保护的宣传,让保护森林和适当开采资源成为每一位林业经营者的决策方针和行为指南。然后,有了制度体系,就不能没有监督体系,也就是说,制度能否有效地约束林业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就要看监督管理力度够不够大,能不能遏制不良风气的盛行。可以说好的制度只有搭配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否则,再好的制度,在人群之中没有威信力和约束力,也是无用且无效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林业经营管理制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当前有相关的政策规定,也就是说,管理制度的建立一定要以国家的规章制度为基石,再结合各自的情况进行条款的完善。

3.2 规划森林资源开发范围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仅仅需要考量最大可开发范围,更是需要衡量开发范围的合理性。因此,首先需要全面调查森林资源面积、种类、数量等相关信息,借助新时期的智能化技术,聘请森林资源保护专家,把重要数据重新整合分类,并科学、合理地划分森林资源的开发范围。其次,针对林业经营的开发范围做出明文规定,以法律作为约束,并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针对我国林业经营的森林资源开发,第一个重点划分是依据森林物种的濒危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古树指数等相关行业标准,对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林木进行重点管理,严禁林业经营者私自开发利用和破坏。第二个重点划分是根据林业经营的方向来进行划分,把林业经营的开发范围透明化,即需要进行木制品加工的林业经营者,只能开发森林的树木资源,不能越线开发其他物种资源和环境资源。第三个重点划分是森林资源开发力度的划分,即根据林业经营规模,把参与森林资源开发的林业经营者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依据所属的不同层次,有计划地开展项目,不能超出划分的开发力度。最后一个重点划分是针对森林资源本身而言的,即森林的现状,这个现状包括森林的资源多样性、承受能力、开发现状等。例如,森林若已被过度开发,则应当立即停止相关林业经营项目,反之,则可合理加大开发力度。

3.3 落实相关人员职责

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本还是需要由相关人员进行规划和管理,因此,从人为因素影响出发,落实森林资源开发者和森林生态保护者的具体职责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从林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对森林资源开发者的责任进行分析。第一点,宣传森林稀有资源的保护政策和有关的法律规定,让森林资源开发的“红线”切实落在林业经营人员的心间,并对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保证法律的权威性。第二点,林业经营者做好开发过程的记录,即收集开发面积、数量、类型等数据,并把相关数据整合成文件,以便检查核算人员开展监督工作。第三点,细化开发活动人员的分工,即要明确森林资源由谁开发和森林资源的最终去向,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而不是界限模糊,导致最后出现追责无效的情况。

从森林资源保护者的角度出发,对森林生态保护者的责任进行分析。第一点,日常巡护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求相关人员做好巡护记录,真实记录森林资源的情况,并把制度规范化,实施奖惩措施,防止失职渎职行为的出现。第二点,及时汇报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以及火灾事故,做好监察工作,把每一片区域的值班表安排清楚,并进行内部的相互监督。第三点,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毁林开垦等行为,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林业开发者,要先进行劝阻,若劝阻无效且情节较为严重时,及时报告森林管理人员。

4 结语

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的发展策略思考不能只是一个人的事情,或者只是一时的事情,而需要融入每一位新时代人类的思考,并应用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探索出路,寻找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哈Q森林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