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价值与意义

2021-11-30刘萍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素质教育

刘萍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校园建设在不断完善,“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得“非遗”的文化传承呈现出新的活力,它的开展可以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进行。然而,人们对“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学生学业晋升和地方文化传承两个方面的价值存在质疑。这两种质疑都存在片面性思考的误区:一是基于应试选拔制度合理化,二是对于精神文化传承的理想化。基于学校和“非遗”两者融合關系的视角来分析,“非遗”具有应然性、育人性和可行性三方面的学校价值。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素质教育;教育反思

引言

非遗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既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之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将非物质遗产文化很好地引导入校园,能够较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及教师的整体精神文化水平,塑造良好的校园风骨与灵魂,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弘扬与传承优秀的非遗文化。

1引进“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近年来一直回响在我们的耳边,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不足,很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停留在表面,缺乏足够的政策性支持。在学校学生和老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难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多的关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普及和传播推广,特别是让我们的新一代学生能够了解、欣赏、喜欢甚至乐于从事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民族艺术的实际价值。如何发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性,吸引更多人关注?有传承人表示,需要从娃娃做起,如果能进入课堂则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2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价值与意义

2.1在校园中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宣扬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正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相融合,既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又充实了师生的精神培育。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后,要依托于校园内师生的力量,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创新非遗文化的表现载体。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四处走访探寻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摄影采风、文学作品记录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同时还可以设立各类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校园社团,在社团中定期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比赛、展览和演出,从根本上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爱国情怀,让教师与学生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优美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依托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在校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广大师生认识到非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从而进行良好的传承与保护。

2.2“非遗”进校园的育人性

1)多元文化促进创新思维“非遗”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科学性知识,它是当地老百姓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是当地百姓的生存与生活智慧的结晶。保护“非遗”,就是保护多样化的地方性知识,这些地方性知识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不一样的思考与创新。新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丰富多彩的地方性“非遗”知识,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做好铺垫,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2)“非遗”课程提高文化自信“非遗”进入校园,使学生获得了一次充分了解当地优秀民间文化的机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社会使得各个地区的城市样貌越来越统一。但是,城市外貌的统一不能代表城市文化的相似,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非遗”作为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凝结的独特产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历史。“非遗”进入校园,可以让当地的学生了解到所在地区文化历史的独一无二性,在学习欣赏本地人民生活智慧的同时,领略家乡的民俗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家乡文化的“自觉性”与“自信心”。

2.3非遗文化添彩校园

学校打造了极具特色的非遗展览馆、非遗文化墙、非遗中队等,聘请了村里的非遗传承人为校外辅导员。辅导员们带领队员走进仙乡、寻求根源,成功开发了《迎罗汉》精品课程。每个中队都有罗汉队,校级层面组建精武盾牌队、莲花棍队、旗幡队等精品社团。每天大课间的旗幡活动,以中队为单位,队员们举旗跑阵激情飞扬。每周社团活动课,精品社团的队员们练棍法、打盾牌,不亦乐乎。学校少先队开展“迎罗汉特色章”争章活动,与“红领巾小健将”活动有效结合。学校还创立了非遗文化节,队员们说非遗、展非遗、评非遗,在实践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结语

“非遗”进校园是国家保护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举措,尽管“非遗”进校园活动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导致人们对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产生质疑,但是新事物的产生总是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护好新事物,引导“非遗”课程在校园中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蒋秋萍.“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以“广绣进校园”为例[J].艺海,2019(03):107-109.

[2]赵尔文达.贵州传统技艺类“非遗”进校园路径研究[A].《人文与科技》(第二辑)[C].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2019:9.

[3]李红.“非遗”进校园的实践和思考——基于广彩瓷烧制技艺的调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85-92.

[4]孙丰蕊.“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高职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与功能再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3):25-29.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文化馆 云南省曲靖市 655500

猜你喜欢

非遗进校园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