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三问”
2021-11-30李亮
李亮
“上座”又称上首、首席,是指让地位高的人所处的位置,也作为地位较高的人的代称。“请上座”作为传统礼仪,表达的是对德高望重者的尊重和恭敬。
关于“请上座”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有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道士见来人穿着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对小童吩咐道:“茶!”苏轼落坐,喝茶。两人交谈了几句,道士见苏轼出语不凡,马上请他入大殿,摆下椅子说:“请坐!”又吩咐小童:“敬茶!”苏轼继续和道士攀谈。道士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子瞻。”道士连忙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的客厅,恭敬地说:“请上座!”又吩咐随身道童:“敬香茶!”苏轼见道士十分势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道士挽留不住,就请苏轼题字留念。苏轼写下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令道士頗为尴尬。
“请上座”不仅在古代是某些势利之徒看人下菜的真实写照,当下同样是某些人刻意恭维、逢迎、吹捧的手段。在不少饭局中,某些党员干部习惯于“请上座”,十分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甚至很多时候,“上座者”不到场就不开席。其用意显而易见,无非就是用座次安排来凸显强化地位和权力。
“请上座”经常出现在社会交往中,是人情往来的润滑剂,算是某种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其身份特殊,一言一行都受到社会和群众高度关注,受到党规党纪严格约束,应当更加自省、自重、自律,防范抵制这股庸俗、变异的歪风在党员干部中间蔓延。
警惕“请上座”问题绝不是上纲上线。“请上座”的背后实则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上座”久了,自然就会拉开与下属的距离,认为自己“不一样”,等级观念和官僚主义油然而生。当“跟我冲”变成了“给我冲”,一个团队、组织、政党哪里还有什么凝聚力、战斗力。
1947年3月,延安保卫战打响,中共由于人数不敌蒋介石集团,决定暂时放弃延安,实行大规模战略性后撤。一夜之间,延安成了一座空城。国民党军占领延安后,蒋介石曾到延安。当蒋介石来到毛泽东住过的窑洞时,发现毛泽东平日使用的办公桌,就是一张小矮桌加个小板凳。蒋介石决定亲自体验坐小板凳的感觉。可惜他早就习惯了柔软的沙发,根本适应不了这又小又矮的板凳,一个趔趄就摔坐在地。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官兵一律平等、没有等级高下之分的优良作风,靠着党员干部不搞特殊、不吃独食、不坐“上座”的纪律规矩,最大限度凝聚、团结大多数力量,最终打败国民党集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征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在面对“请上座”时,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发出“三问”:自己的才干德行、官声政绩是否名副其实,该不该“上座”?对方是出于真心实意还是别有企图,能不能“上座”?政治规矩、监督执纪当头,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加强,敢不敢“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