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孩子,留守娃
2021-11-30李铭萱
李铭萱
十多年前,班上有个叫小樊的学生。至今,我仍对她念念不忘。
她是个十分乖巧的孩子,不惹事,不添麻烦,唯一让我困惑的就是上课总是不停地做小动作。刚上课时还能端正地坐着,十几分钟后,脑袋保准垂下去。小樊的小动作很固定——低着头,左右两只手互相拿捏揉搓,超级投入。有一次,我轻轻地拍了拍小樊的肩膀,提醒她认真听课,她一下子抬起了头,瞪着大眼睛看向我,眼神里的局促、惊恐让我不忍心再多说什么。用其他方式提醒过,也促膝长谈过,却几乎无效。小樊的妈妈是位非常负责的家长,我们沟通顺畅,合力关注小樊的问题,她在家里提醒,我在学校提醒,仍然没什么效果。
小樊让我疑惑的症结在于——她是那么乖巧的孩子,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却不听话、不改正呢?
我与同事胡老师聊起这件事,那时他刚刚涉足儿童心理学研究。胡老师很热心,让我邀约小樊的妈妈。我很好奇,为什么不直接和小樊聊。他坚持说,还是先和她的妈妈谈,再和孩子谈。
我至今都十分感激小樊妈妈的信任,因为她的信任,我得以参与了他们的交流,这次交流震撼了我,也警醒了我。
“你好,小樊妈妈。李老师已经把情况大概和我说了一下。”
“你好,胡老师。唉,孩子总是上课时玩手指,怎么说都不听啊!”小樊妈妈愁容满面。
“孩子小时候是你们自己带的吗?”
问题来得好突然,我有点懵。小樊妈妈也是一愣:“小学之前放在通州(本地另一个区)让爷爷奶奶带,今年暑假里我们把她接回身边,我们自己带。”
“那么,现在爷爷奶奶是不是不和你们一起生活?平时也几乎不联系?”
“嗯,是的……”小樊妈妈皱着眉。我也很疑惑,怎么没头没脑地问了这些问题。
“这样,我先和你聊,麻烦李老师去帮我喊一下小朋友。”胡老师说完,我就走出了心理咨询室。当我牵着小樊的手再次走进这里,见到的是陷入沉思的妈妈。
大家坐定,胡老师和小樊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接着,让小樊躺在柔软的沙发上,头搁在妈妈的腿上,闭上眼睛。接下来,胡老师开始引导她展开想象:“你平时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我最喜欢城堡。”
“好,现在我们就前往城堡。来到城堡,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有扇小门。”
“什么颜色的呢?”
“灰色的。”
“什么样的灰色呢?”
“很灰。”
“好。我们现在走进门,来到城堡里。你看到里面有什么?”
“有地毯,有桌子。”
“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呢?”
“地毯是黑色的,桌子是咖啡色的。”
“好的。那么你再看看,宫殿里有窗户吗?”
“有。”
“有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吗?”
“没有。”
“城堡里是比较灰暗的,还是明亮的?”
“有点暗。”
这样的交流前后持续了十几分钟。后来我才了解到,这就是心理干预的方法之一——“意向对话”,这是主要由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先生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它通过诱导来访者做想象,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对其潜意识的意向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在这次干预后,胡老师做出了这样的分析:“你看,孩子描述的情景光线晦暗,色调阴沉,这说明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她不停地做小动作,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缓解不安。”
“她为什么会不安呢?”小樊妈妈问。
“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有很多。原本0-3岁是建立母女关系的最佳时期,而3-7岁是建立父女关系的最佳时期,你们都错过了。对于您的孩子来说,她在0-6岁这个阶段和爷爷奶奶建立了近似父女、母女的关系。在入学前的两个月,这种关系被强制中断,紧接着她要和你们建立新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秩序,这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是件很难的事情。”是啊,即便是对成年人来说,又谈何容易!胡老师接着说:“本身上一年级,对孩子来说,环境、生活规律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对于你的孩子来说,她正经历家庭关系和学校关系的双重改变,对于孩子来说,这真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考验。”胡老师的话一句一句领着我们走向了小樊的内心深处——一个看似平常的一年级孩子,天天坐在教室里与他人无异,谁能想到她内心的翻江倒海,纠结撕扯。每当她低下头去拨弄手指时,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自我安抚、自我排解?而她还只是个刚刚踏进小学的小孩子。懵懂童年,她的“重要他人”被替代,小小的心灵是不是早早体验了颠沛流离的无助和孤独?怪不得我一点她的名,她的大眼睛里永远闪烁着惊恐的光——唉!好愧疚,好后悔,我真是无知又粗暴。
“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小樊的妈妈眼里闪着泪光,连声音也沙哑了。
“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充分的肢体接触很重要,多摸摸她的头,捧捧她的脸,拥抱必不可少。少谈学习上的事,回家问问她一天心情怎么样,喜欢哪些小朋友,学校中午吃了什么,喜欢吃吗等等这些问题,要关注感受,交流感受,少讲道理。”胡老师指导得很细致。因为要上课,我没有继续参与他们的交流。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走出心理咨询室,我的心情也明朗起来,没什么难的!好好爱她,就是我要做的事。
心理干預的成效往往不能立竿见影,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樊没有什么变化,依旧课上到一小半就低头,依旧高度依赖摸手自我疏导。但是,我变了——解读了她的无助和不安,她的“小动作”都变得合情合理——孩子,好好享受你的“小动作”吧!有时候,成年人都未必能像你这样自我救赎。爸爸妈妈也开始改变,刚起步的古筝暂停;睡觉前,让小樊和爷爷奶奶打一通电话;每天放学,我都能看到妈妈拥抱她的场景;爸爸尽量空出周末的时间,一家人安排丰富的家庭活动——去博物馆参观,去公园野餐,约小伙伴开展读书会……胡老师很忙,但也坚持保证一到两周给小樊做一次心理干预。这么多大手握住小樊的小手,给她时间,给她信任,给她理解,给她爱。
如果有人问我,小樊从什么时候完全“好了”,我真的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只要你懂得她,就不会再关注她上课有没有做小动作,你只会在她间或举手的时候立刻给她机会;你只会在她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大力表扬;你只会在她课间想靠近你时,主动迎上去摸摸她的头。我放下了该放下的,拿起了该拿起的,她的父母也一样。
期末,小樊申报了“文明少年”。轮到她上台演讲。看着她走上讲台的背影,我都能从她的小步子里感受到她的紧张。站定,抿了抿嘴,演讲开始了:“大家好,我是小樊。”说完一句,又抿了抿嘴,看向我,我对她笑了笑,点了点头。接下来她说了些什么,我已经不大记得了,只觉得她鼓足了勇气走上讲台的小模样也给了我十足的勇气。最终,小樊的选票差了一些,没能当选,我悄悄对她说:“别泄气啊!能走上讲台就是胜利!下学期再努力!”“嗯,我妈妈表扬我勇敢,她也说下学期再努力。”说完,闪着大眼睛,抿着嘴笑,脸颊上晕出的两个小酒窝好甜。
老师和家长几乎用了一学期的时间等待小樊归来,那个心灵充盈爱和力量的小樊。我们的守候在期末得到了完美的回应,就像她对爱的渴望也同样完全得到满足。
十几年了,我对小樊念念不忘,是因为几乎每一届学生里都有“小樊”触发我的回忆。他们虽然出生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却也成了自小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因为爷爷奶奶觉得年轻的爸爸妈妈不会带孩子,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忙,偶尔也因为爸爸妈妈想要有自己的生活等等诸多原因,“小樊”们被安排离开父母,成为物质丰富、情感缺失的城市留守儿童——留在摸不着的家庭关系里,默默守望父母。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不易,儿童的世界也一样。城里孩子,留守娃,他们在等待温暖的关照,他们在守候天性使然的爱。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