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龄教育:让成长顺其自然

2021-11-30黛西

教育家 2021年46期
关键词:小宝宝入园小孩子

黛西

从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后,我在法兰克福投行工作,生下女儿一年后辞职,创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做童书策划人,分享德国的教育理念和儿童社交情商培养。

身在海外,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如果我想把公众号做成一份事业,送孩子去幼儿园是唯一的选择。绝大多数德国幼儿园都是混龄的,并且入园名额非常紧张。

德国孩子入园早,通常在一至二岁之间入园。因此,幼儿园会提供温和又漫长的适应期。家长先全程陪伴孩子在幼儿园玩一小时,等孩子对环境放下了心理戒备,才开始“温和分离”。分离时间从五分钟开始,逐步延长到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一上午,再过渡到在幼儿园吃午饭、睡午觉。适应的过程根据孩子的表现,为期二周到四周。没有统一的“入园期”,幼儿园尽量让新生错峰入学,同一时段只安排一个孩子来适应。这样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倾斜给新入园的孩子,帮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

饼饼一岁多的时候,我们获得了一个考察过的非常满意的幼儿园入园名额。和所有妈妈一样,我脑补了很多画面,担心孩子入园早会破坏安全感、担心幼儿园照顾不周、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担心她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最担心的莫过于,混龄班的“大孩子”在体力和智力上有优势,孩子会被欺负。一番纠结后,我还是送饼饼去了幼儿园。

如今,4岁的饼饼入读混龄幼儿园已经将近3年时间。就混龄幼儿园的优势和劣势,我特意和幼儿园教师讨论了一下,他们一致认为,总体来看混龄教育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但也确实存在些“小麻烦”。作为亲历者,我看到了下面这些事实,也切实感受到了孩子在混龄教育下的改变和成长。

给“大孩子”一点甜

第一次带饼饼去幼儿园适应,我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一半。班里的“大孩子”都彬彬有礼,不会欺负小孩子,还会主动帮他们,比如在小孩子哭的时候递上玩具并安慰他们。面对暴脾气的小孩子,“大孩子”的行为也很有分寸,遇到冲突会妥协,仿佛脸上写着几个字——我不和小孩一般见识。

我曾看到这样一幕,3岁的女孩正坐在垫子上翻绘本,一岁出头的小宝宝爬过来就抢。教师赶过来阻止,用动作示意小宝宝,不能直接从别人手里拿走东西,可以把绘本放在中间一起看。女孩完全没有表现出“占理”和“胜利”的表情,而是把绘本往小宝宝面前挪了挪说:“你也想看吗?我讲给你听。”我默默感叹她的“大格局”,毕竟她也只是个3岁的孩子。女孩对我云淡风轻地笑了一下,补充说:“他只是个小宝宝。”

我以为是教师教得好,但是在陪饼饼适应的几周里,我发现,教师从不教“大让小”。她们的口头禅之一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乍一听这句话没什么特别,琢磨起来非常有深意。在成年人的视角里,“大孩子”和“小孩子”是两个中立的词,但孩子们会觉得,“大”是褒义词,被称作“大孩子”值得骄傲。“照顾”这两个字,除了给“大孩子”委以责任,还有强大的暗示作用——确立地位。有能力且拥有一定资源的人,才能“照顾”别人,就像父母照顾孩子,孩子却没法照顾父母,因为孩子的能力和资源都不足。

当一个孩子被定位为“大孩子”,并担任“照顾者”的角色,他们就会产生“我不跟小宝宝一般见识”的心理,这种“气度”并不会让“大孩子”觉得委屈和不公平。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在超市收银台结账时,站在后面的人从你篮子里顺走一个苹果,你肯定要跟他理论。但如果对方是一个3岁小孩,你就不会太计较,因为他无论从体力还是认知上,都跟你不在一个体量级。和孩子计较,就等于把自己拉到3岁小孩的水平。

混龄教育中的“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就是确立“大孩子”的大体量,与其从小娃手里抢到玩具,他们更愿意保住自己的大体量。这样,幼儿园不教“大讓小”、不剥夺“大孩子”的权利,却使小孩子得到爱护。

我亲眼看到饼饼跟“大孩子”学会了很多技能,比教师和家长教更有效率,毕竟孩子才是同一个星球的人。饼饼在家讲中文,去幼儿园后德语突飞猛进,她不间断地从“大孩子”那里听到丰富的语言表达,而不是和一群同龄小孩子在一起咿咿呀呀。

眼见不一定为实

就读于混龄幼儿园,最大的障碍不是孩子能否适应,而是家长的心理。

刚入园的孩子通常是班里最小的,家长难免想象力“丰富”。然而,就算亲眼看到的也不代表就是事实。饼饼刚入园没多久时,我去幼儿园接她,刚进门看到的一幕,气得我头皮发麻:一个2岁男孩骑着木头小车在她旁边转,试图用车轮去轧饼饼的手。饼饼还不会走路,她没有反抗、没有大喊、没有求助,而是皱着眉,脸上露出厌恶又害怕的表情,向前快速爬了几步躲开了。可是男孩追了过去,继续用车轮在她脚边蹭。我冲过去,抱起女儿去找教师谈话。

和教师认真聊了半小时,我才知道真相。那个“欺负”饼饼的男孩,特别喜欢饼饼,黑头发黑眼珠的亚洲小姑娘让他觉得新鲜。但是,男孩家刚搬来德国,他一句德语都不会说,在幼儿园里找不到归属感。有一次,饼饼在花园挖沙子,那个男孩骑着小车,以饼饼为圆心,在距离她几米远的地方来回转圈,不知道该如何接近她来表达“我想跟你玩”。最后,他想出了“用车撞”的办法。当然,男孩表达友善的方式不恰当,需要教师引导。但这事提醒了我,要善意解读孩子的“奇怪行为”,而非恶意揣摩孩子的动机。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一接到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打听:“今天有人欺负你吗?”这会给孩子传递很多负面信息:幼儿园是一个会被人欺负的地方;如果被欺负,没人能保护我;现在没人欺负我,但以后一定会有,不然为什么大人总是这样问。当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消极联想,他们就很难在幼儿园感到舒服自在。

孩子对“欺负”的界定本来就不清晰。冲突的原因,有时不过是你上滑梯的时候推了我一下、我洗手的时候把水甩到你身上了,或者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友好”。本来孩子之间可以自己和解的事,被成人一通追问,再加上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就上升到了“欺负”与“被欺负”的原则性问题。家长如果过度紧张,没有问题也会制造出问题。实际上,我们不应把自己的感受过度代入到孩子身上,成人感觉不舒服是成人的事,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当孩子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才真正构成“问题”。

混龄教育的优势比较容易理解,那么德国幼儿园教师口中的“小麻烦”体现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看。饼饼幼儿园的大班在二楼,全班排队下楼时,运动能力强的大孩子喜欢从楼梯最后两三个台阶直接一步跳下去。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不是什么危险动作,也并非不好的行为。但是,教师依然会阻止他们这样做,原因是小孩子会模仿。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平衡力不够,这个动作非常危险。教师的做法保护了小孩子,但对大孩子来说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一项很有乐趣的活动。安全和乐趣之间做权衡,只能牺牲大孩子的这点乐趣。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混龄教育也不例外。

从亲历者的视角来看,我认为,德国混龄教育为孩子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和成长空间。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活动,小孩子激发大孩子的创造力,他们相互学习、一起成长,逐渐完善自己,这正是混龄教育的魅力和奇妙所在。

责任编辑:张妍琳

猜你喜欢

小宝宝入园小孩子
我是小宝宝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母鸡的小宝宝
当爸妈还是小孩子时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藏好了吗
开心图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