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听党史 感受百年征程的苦难辉煌
2021-11-30王莹
王莹
【摘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在全国展开,26部优秀广播剧为红色血脉赋形、为时代英雄立传,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怎样以广播剧的艺术形式来展示党史中的重要时刻?抓创意是重大题材创作的核心要义;怎样通过作品呈现广播剧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原创表达?抓创新是提升艺术水准、打造精品的必由之路。随着5G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内容和技术相互驱动、双向赋能,抓融合就成为了广播剧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广播剧的创意、创新和融合传播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广播剧 建党百年 红色基因 艺术互鉴 融合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7月始,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在全国展开。作为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戏剧艺术,广播剧有着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它凭借语言、音乐和音响塑造人物、讲述故事,继而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获得艺术享受,同时彰显价值引导的力量。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此次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的广播剧征集和展播活动,荟萃了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26部优秀广播剧作品,以声音记录时代、讴歌人民。
26部展播作品的故事背景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百年征程,从主题来看,从中共一大建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战“疫”精神到民族团结,从文物保护到青年创业……一个个感天动地、入耳入心的中国故事,一部部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用声音描绘出时代画卷,艺术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的苦难与辉煌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之路。
在纷繁的现实和浩瀚的经验中把握历史方向,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史诗,是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①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广播剧《北大红楼》《一大代表毛泽东》《红船》致敬历史,满怀对党史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广播剧《龙华·血红花白》《烈火芳华——雨花英烈传》致敬英雄,虽然时空渐行渐远,但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他们用生命赢得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广播剧《 祖国知道我》《英雄的守护》致敬国之脊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拼尽全力,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丰碑。广播剧《 安妮的花海》《绿水青山》致敬平凡,故事里的人物平凡如你我,为梦想努力,为爱而奋斗,守护善良,呵护希望。
如何用广播剧的艺术形式来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什么样的故事和人物最具代表性、感染力和艺术价值?怎样通过声音描绘火热的现实生活?一部好的广播剧好在哪里,它如何被创作出来,创作者们倾注了哪些巧思?广播剧的美学价值和原创性表达应该是怎样的?笔者试从这次展播的26部作品中找寻答案。
一、抓创意是做好重大题材创作的核心要义
伴随无线电广播而诞生的广播剧在众多戏剧艺术中是较为年轻的一个,它以语言、音响和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用声音塑造人物、编织故事、抒发情感。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解放区广播电台就陆续播出《我们宁死不当亡国奴》《黎明前的黑暗》等多部广播剧,1950年,反映铁路工人修复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广播剧《一万块夹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播出的第一部广播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②文艺创作中,艺术的天赋与素养固然重要,但胸襟和格局更为关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加需要自觉的历史意识,需要历史的眼光。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已走过80年风雨历程,新中国的广播剧伴随人民广播事业发展而来,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对于广播剧的创作而言,成败的关键在创意。创意是运用各种天赋能力和专业技巧从现有资源中找到新观念、新做法、新样式的过程,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打破常规、超越自我。
(一)打开红色主题共鸣入口,从写史到写人
如何在宏大叙事中见人物、见情感,这几乎是所有重大题材创作中的终极难题。对于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而言,讲史不难,难的是如何处理虚构与史实的关系;求大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宏大主题中写就细节的光辉。写建党,三部剧《北大红楼》《红船》《一大代表毛泽东》不约而同,同样题材、同样背景,怎样在历史人物的事迹和今天听众的思考之间找到情感的共鸣?广播剧《一大代表毛泽东》锁定毛泽东一大代表的身份,共鸣的入口就是青春与革命。编剧巧用人物与时代的限定,笔力遒劲、凝练克制,将青春与历史交融,笔墨着力在自五四运动至一大召开这个特殊的革命历史时期青年毛泽东与湖南早期共产党人投身革命的事迹。这些百年前的青年面对家国危机,昂扬向上,坚信中国未来一定会走向兴旺。这种勇敢、乐观、豁达和大无畏精神,和当下青年人的精神价值达成共振。思想是艺术的灵魂,精神高度决定着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审美化程度,剧中杨开慧“嫁给革命”的细节不仅是毛泽东与杨开慧两人情感的交流,更是他们革命情怀的共鸣,爱情与理想建立起的代入感,升华了整部剧的主题。
(二)突破思维定式,以熟说新
说起相声大师马三立,我们常常会心一笑,喜爱相声的朋友们对马三立先生演出的传统相声和他独特的舞台风范记忆犹新,但是马三立先生入党的经历却鲜为人知。广播剧《马三立入党记》独具慧眼、出其不意,不说相声,而给我们讲述了一段马三立先生入党的故事。
16岁登台,88岁谢幕,广播剧《马三立入党记》再现了马三立作为经历过旧社会、亲历新中国成立、发展变化的曲艺工作者,从感恩党到要求入党、正式入党的心路历程。晚年的马三立积极要求入党,这样的执着追求源自信仰的力量和不变的初心。1985年5月,71岁的马三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剧中的马六甲以孙子的身份追忆爷爷,读到了爷爷的遗嘱:“我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我衷心祝愿相声繁荣、人民幸福、國家富强!”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见证了马三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对党忠诚、执着艺术,用相声讴歌党的事业,为人民群众带来欢乐。结尾处祖孙两代人穿越时空、重温入党誓言,更是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
(三)发掘现实题材亮点,以小见大
展播剧中现实题材创作格外引人瞩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大凉山》《绿水青山》《阿克苏的石榴红了》等多部优秀作品充分证明现实题材创作是重大主题宣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剧《阿克苏的石榴红了》以全国三八红旗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尤良英的感人事迹为题材而创作,从标题就能感受到创意的巧妙。石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的象征,恰如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特色,新疆的南疆地区本就是优质石榴产区,剧中多次出现的石榴树成为剧情发展和故事讲述的重要元素。买买提家门口有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当买买提要离开阿克苏时,他种下了石榴树苗,伴随石榴树的长大与收获,民族团结的种子也播撒在各族人民心中。剧中的尤良英热心帮助当地维吾尔族兄弟脱贫致富,积极传播先进文化,买买提种下充满希望的石榴树,维吾尔族老牧民用草药救治尤良英的爱人张老师,这样互帮互助的故事真实动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各民族团结”,形象贴切、寓意深刻,饱含期望、意境深远。剧中的石榴树不仅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更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真实写照,这一抹鲜艳的石榴红,也像一道美丽的风景,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二、抓创新是提升艺术水准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创意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创新就需要我们思考怎么写?文艺创作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将历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呈现出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从这次参与展播的26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广播剧从立意到选材、从创作队伍到生产流程、从文化含量到审美价值多个方面呈现出的创新气象。
(一)纪实风格、超大规模,见证信仰的力量
目前,单就广播剧的形式而言,比较常见的有单本剧、连续剧、微剧、系列剧、超长剧。从主题来看,可以分成革命历史剧、现实题材剧、农村生活剧、都市爱情剧,还可以分为老年剧、青春剧、儿童剧等等……这次展播,充满纪实风格、超大规模的系列剧有多部入选:52集系列剧《丰碑》选取建党100年来的重大事件和历史瞬间,展现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的光辉历程。6集连续剧《龙华·血红花白》通过对龙华烈士纪念馆史料进行深度挖掘,以30多位英烈人物为原型而展开创作。6集连续剧《春满桃园》讲述新时代纺织工人传承梦桃精神的生动故事,形式与体量不拘一格。
其中,百集微剧《烈火芳华——雨花英烈传》格外值得关注。100集的规模前所未有,微剧的形式、平行的结构、五个板块的布局,都体现出主创团队的匠心。多年来,围绕雨花英烈的事迹而创作的话剧、音乐剧、交响组歌不胜枚举,大多聚焦烈士牺牲时期的故事,而《烈火芳华——雨花英烈传》则另辟蹊径,选择了以现实关照历史的独特视角,让烈士的精神永恒,照亮今天的我们。1927年至1949年,成千上万的英烈牺牲在雨花台,留存到今天的大多只有名字和黑白照片,杨斌烈士的故事就是因一张照片而展开。《你是哥哥我是弟》艺术再现了烈士杨斌牺牲35年后,因为一张黑白照片而被弟弟认出来的真实故事。《半块毛毯》记录了杨斌烈士的另一段传奇,危难时刻战友情深,一块毛毯70多年后得以合在一起。这两个故事不仅是党史教育的生动素材,更见证了信仰的崇高力量;不仅缅怀先烈的牺牲,更写就了人间真情;不仅讲述过去的故事,更激励着今天的我们。
信息生产和传播进入微时代,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形态,也带来媒体传播的新格局。微剧创作这几年发展迅速,见微知著、微言大义,于细微处见真章。对于一部好的微剧而言,叙事完整、人物鲜活、矛盾冲突、情绪饱满缺一不可。微时代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将继续向持续不断、时时更新的模式和方向发展。
(二)时空呼应、全景呈现,讲述英雄的故事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4集广播剧《英雄的守护》于2021年4月8日武汉“封城”解除一周年之际首发,从2020年4月打造的一部新闻纪实剧到一年后精心打磨的广播连续剧,《英雄的守护》跨越一年的时间,从真实记录到艺术呈现、从写实到写意、从切肤之痛到深情回望,在广播剧的思想与审美体验上都做了不少创新的尝试。抗疫的现实足够近又足够震撼,现实中我们都被很多画面感动过,从这个角度看,艺术的创作就面临更大挑战,毕竟太过写“实”的手法很难承载深刻而辽阔的精神内涵。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鼓舞著武汉这座英雄之城里的每一个人,更激励着这部剧的创作者们。主创团队沿着那些平凡英雄战斗过的地方一路寻访,每一次面对都仿佛再一次置身艰难重重的抗疫战场,也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英雄们的勇敢,这一切在广播剧《英雄的守护》里被演绎成一个个催人泪下又温暖动人的故事。《英雄的守护》突破以往广播剧一个主要人物一条叙事线的常规,借鉴话剧多个场景、多线并行的立体叙事,大大增强了剧情的表现张力,呈现出一个个生命的个体在武汉战“疫”期间的生离死别与英雄故事,对开拓广播剧表现宏大现实题材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呈现出主题创作对艺术化表达与史诗般质感的追求。
(三)艺术互鉴、多元呈现,彰显广播剧独特审美价值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广播剧在创意制作、新技术应用、融合传播的全流程生产中也经历了一次大考。大考之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的探索从未停止:从艺术互鉴中寻找新意,从党史学习中获得灵感,从广播剧独特的审美价值出发尝试突破,从展播的26部剧中我们感受到文化创新的力量。
广播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呈现新时代、新农村、新青年的创业路,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那部1959年上映的经典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展示了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六十多年后,当年电影编剧马烽先生的女儿应邀参与了广播剧的创作,作品呈现出一样的乐观向上、一样的欣欣向荣,不一样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巨大变迁和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貌。
长篇小说《红船》描绘了1919年到1928年这10年的中国革命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成长的历史进程和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相对于长篇小说,广播剧《红船》该怎样破题?主创人员立足广播剧的创作规律,努力做减法,聚焦1918年秋到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选择嘉兴、上海、北京三地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进行梳理,仅靠声音完成这一宏大主题的讲述,做出很多有益的尝试。其实,从文本到广播剧本有很长的路要走,之前有不少直接将电影剧本改编成为广播剧的尝试,大多并不成功,缺少的正是对广播剧原创性表达的把握。
与此同时,广播剧《北上》回溯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护送香港300多位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的曲折历程。相比同名话剧《北上》,广播剧以情动人,紧抓矛盾冲突、情感纠葛和悬念设计。广播剧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用广播语言讲述故事的方式,它没有画面、没有舞台,而是通过声音以虚写实、以声传神,调动听众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尤其在表现难以视觉呈现的戏剧舞台场景时,广播剧这一优势更加突出。
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曾说:“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闭目静听,一切人物,生活的无穷变幻,凭借神奇的语言和音乐,你不觉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奥妙的世界中。” 广播剧在塑造人物、讲述故事、揭示主题、彰显价值的过程中,只有一个手段:依靠声音。在这个意义上,广播剧是一种被限制的艺术,但艺术又往往因限制而生存,因自由而死亡。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为未来广播剧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和更多的可能性。
三、抓融合是广播剧生产的必然选择
媒体融合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全媒为本、导向为先、内容为王、技术为要。随着5G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趋势越来越显现,内容和技术相互驱动、高度融合。
广播剧的创作和生产,一方面要把正能量和大流量结合起来,用心用情制作有品质、有格调的内容,打造更多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作品,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用好信息技术成果,大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入作品生成、传播、服务全过程。此次展播的26部剧,从创意之初就具有新媒体特质,短视频分发、慢直播记录、定制海报、好剧推荐官、破圈融合、碎片化传播等等,不断刷新我们对广播剧在制作和传播上的认知,原来广播剧不仅可以好听,还可以这么好看。此外,受众不仅可以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频率、各省级广播电视台文艺、都市、交通频率收听,还可以登录学习强国平台、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和中国新闻出版报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蜻蜓FM等网络平台欣赏。
(一)全面布局,多样态、多类型覆盖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制作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广播剧《到延安去》《大凉山》《大营救》《安妮的花海》6月16日首发,四部广播剧精心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真实故事进行艺术化再创作,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光,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打造更多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融媒体产品”为出发点,总台出品的四部广播剧,创新视听场景、着力新技术应用、联动大屏小屏,令人耳目一新。
广播剧《大凉山》音频纯享版在总台中国之声、央视新闻、云听等多个平台同步上线,央视频、B站通过可视化版广播剧、“慢直播”、探班直播等形式,让广大网友“声”临其境地看见广播剧的台前幕后。截至7月28日,《到延安去》《大凉山》两部广播剧在总台旗下各新媒体平台触达人次已达5800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现实题材双语广播剧《安妮的花海》推出普通话和粤语两个版本,获得港澳及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媒体端,《安妮的花海》用小清新風格的水彩漫画连缀成多格长条形漫画,以浪漫唯美、略偏向卡通梦幻的艺术风格再现故事情景,通过条漫制作的动态和采风、采访、录制时的图片、视频,制作了视频预告片,在网上传播后取得广泛好评,央视新闻微博阅读量超6000万人次,一度排名当天微博热搜第15位,成为广播剧这一传统艺术形态被赋予新媒体和动漫功能的一次创新。
(二)以音画为媒、新技术应用与沉浸式体验双线赋能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播剧《北大红楼》讲述了百年前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从北大红楼里走出的青年革命者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5G技术影响下,沉浸式体验将成为未来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广播剧《北大红楼》制作时邀请了北大师生参与录制,“还原”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早期党组织活动等经典历史场景,以百年后的北大人演绎百年前的北大人,不仅找到了一条年轻人走进党史的情感通道,也成为一次沉浸式体验的艺术实践。广播剧凭借无实物场景、自由想象空间的优势,用声音带动情感投入,完成了现实与虚拟的交融,获得了欣赏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体验感受,进入了审美的多维空间。④由此可见,广播剧是最具沉浸式体验的艺术之一,未来是否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可听可视可感?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今年七一前夕,“AI修复让李大钊、陈延年们露出微笑”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当我们看到李大钊、王尽美、陈延年、邓中夏这些革命先行者们穿越百年的笑容,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百年后的中国,已如你们所愿!”戏剧中最温暖的、最美好的结局莫过于如愿,我们以微笑告慰先烈,以广播剧这样一种声音的艺术致敬英雄。
从传播来看,根据赛立信媒体受众调查数据,广播媒体吸引的新用户超过60%是通过手机智能终端在线收听广播的,年龄基本集中在25~44岁。原来的传统收听终端、车载收听终端、智能收听终端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传统收听市场进一步缩减。未来广播剧如何更加精准定位目标人群、直击圈层用户喜好?一方面,紧扣时代脉搏、找到题材的现实关切,实现“共鸣式传播”;另一方面,避免单点突破,实现规模化释放,多讲好故事,通过短视频碎片化输出,持续触达用户。
四、结语
伟大的时代召唤着伟大的作品,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更加需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大历史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文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正在全国展开,吸引了很多喜爱广播剧的朋友点赞并关注,它将激励着我们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无穷的力量,继承发扬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传统,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充沛的激情,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声音记录并传递中国力量和精神,为新征程的梦想而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铁凝:《以史明志,吹响新征程的嘹亮号角》,《求是》,2021年第12期。
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③李京盛:《一个好听的中国故事》,《中国广播》,2017年第6期。
④关玲:《虚实交融,沉浸式广播剧 <呦呦青蒿>的艺术特色》,《中国广播》,2017年第6 期。
(作者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秘书长)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