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探析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节为例
2021-11-30何羚榕
何羚榕,汪 旭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
在19世纪,西方国家城市居民为了短暂脱离城市生活走进了乡村地区开展休闲活动,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乡村出现严重的“空心化”问题[1],乡村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社会的发展、激活乡村经济的发展动力.
乡村旅游即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地点为乡村地区;二是旅游吸引物具有乡村性. 乡村性是基于乡村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性,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3].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特色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与乡村自然景观共同成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4],为乡村的旅游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1999年,傣族园有限公司将曼春满、曼乍等5个保留傣族文化最为完整的自然村落,打造成为集傣族文化展示、体验为一体的傣族文化品牌园区,5个傣族自然村落正式走上产业化、体系化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傣族园将5个自然村寨的全部生活区和部分生产区划为景区,村民生产生活、民族文化、空间环境都成为旅游展示和旅游体验的内容,实现了景区、社区的一体化发展[5],因此,傣族园既是村民生产生活空间,也是乡村旅游景区. 在下文中,“傣族园”则特指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而非乡村旅游产品属性,目的是突出傣族园泼水节的民族节庆遗产属性.
1 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的内在关联
1.1 乡村性是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的契合点
乡村性是乡村之所以为乡村的条件,产生于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等生存实践中[6],是乡村与城市的最本质区别. 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在“乡村性”上的契合,从以下诸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乡村文化、乡村空间、乡村生产生活.
首先,乡村文化是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的灵魂内核. 乡村文化是乡村农民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7],包括道德准则、乡风文明、民俗风情、行为习惯等. 民族节庆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行为方式,由乡村文化中的精神内容所决定,如民族信仰、价值观念等. 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内核和灵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市场竞争力,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创作源泉. 因此,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均与乡村文化密不可分.
其次,乡村空间是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的承载容器. 民族节庆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原生态的文化空间以及所属的民族群体,文化空间是民族群体进行生产资料和日常生活的空间[8]. 乡村空间实现了民族群体聚集及民族节庆遗产的原真性、活态性传承延续. 换言之,乡村空间是民族节庆诞生、传承、发展的基础,民族节庆遗产的科学开发离不开乡村空间. 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的特征之一就是旅游地点在乡村地区,感受乡村景观、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者所追寻的旅游体验. 因此,民族节庆遗产开发与乡村旅游开展在乡村空间方面高度契合.
再者,乡村生产生活是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的保鲜剂. 乡村生产生活是乡村空间流动的血脉,没有乡村主体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空间是凝滞的、静态的、正在死去的[9]. 村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民族节庆遗产得以完整保护和活态传承的基础:一方面,村民生产生活是民族节庆遗产的素材来源,如舞蹈动作、服饰纹样、节庆仪式等;另一方面,村民生产生活有利于维系村民群体关系,稳固村民对于节庆遗产的情感. 村民生产生活是乡村空间得以动态展示的重要因素,亦是乡村旅游者所追寻的差异化旅游体验核心,乡村生产生活使乡村旅游具备独特性和竞争力. 因此,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依靠乡村生产生活才得以鲜活和持续.
1.2 民族节庆遗产为乡村旅游锦上添花
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的旅游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旅游形式不同[3,10],充分利用当地民族节庆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能为乡村旅游锦上添花.
其一,民族节庆遗产的民族性充分激起乡村旅游者的好奇心. 民族节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民族意义的庆典[11]. 狭义而言,民族节庆是属于特定民族群体的仪式和活动,具备鲜明的民族性. 正是这种民族的特殊性,很大程度地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因此,民族节庆遗产可以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吸引物.
其二,民族节庆遗产的文化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民族节庆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展示平台,民族节庆的仪式、活动、服装、舞蹈、美食等,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义,彰显的是该民族的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民族文化. 因此,民族节庆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具有强可塑性,是打造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意源泉.
其三,民族节庆遗产的参与性满足游客的乡村体验需求.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乡村逐渐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外来群体,民族节庆也呈现出广泛的包容性,接受并欢迎大众参与体验.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已经完成了从观光农业到乡村度假模式的转变,乡村旅游者也越来越重视参与性和体验感[12]. 通过参与民族节庆的集体活动,游客能够体验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心态,满足游客的乡村生活体验需求.
其四,民族节庆的娱乐性提升游客的体验满意度. 民族节庆中的仪式与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的娱乐属性和社交属性,如泼水节的赶摆、泼水,火把节的斗牛、摔跤,那达慕的赛马、射箭等. 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动机包括求新求知、缓解压力、交往、怀旧等,但其推力动机主要还是休闲放松、回归自然[13]. 旅游活动的娱乐性能够满足游客休闲放松、解压舒缓的需求,也因此可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满意度,提升重游率和推荐率.
1.3 乡村旅游为民族节庆遗产雪中送炭
乡村的青年人口流失,致使民族节庆遗产传承和发展面临“无以为继”的窘境,而乡村旅游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困境,乃如雪中送炭.
其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地方民族节庆遗产的保护. 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强弱受制于自身吸引力的大小和旅游接待能力的强弱[14],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作为乡村吸引力的一部分,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打造强吸引力的民族节庆旅游产品必须建立在对节庆遗产充分挖掘和梳理的基础之上,而资源的挖掘、梳理、建档、保存等工作在客观上保护了民族节庆遗产. 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无形中起到了保护民族节庆遗产的作用.
其二,乡村旅游为民族节庆遗产的传承提供动力. 为了保证民族节庆旅游产品的真实性和体验性,民族节庆遗产的开发须由当地居民参与. 乡村旅游为乡村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且当地村民在传承民族节庆遗产的同时,还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极大地鼓舞了青年群体返乡就业. 因此,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民族节庆遗产的传承.
其三,乡村旅游为民族节庆遗产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实现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共赢. 民族节庆旅游开发是对传统民族节庆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是民族节庆遗产发展的需要[15],是民族节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创新路径. 因此,乡村旅游为民族节庆遗产的现代化传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 傣族园泼水节与乡村旅游融合实践
2.1 游客参与,泼水节成为乡村旅游产品
1999年,在经过对村庄硬件基础设施进行整改,对村民进行旅游服务培训后,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开始营业. 景区将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较为完整、真实地向游客展示,并设置专门空间开展傣族传统活动,如泼水、民间音乐表演、傣族舞蹈表演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泼水节作为傣族最为隆重和神圣的传统节庆,其核心文化是民族信仰,起着构建民族认同、彰显民族身份的重要作用. 景区建成后,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傣族园,泼水节从只有当地居民参与变为居民和游客共同参与,虽然节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发生变化,但泼水节的内涵和意义已悄然改变. 傣族园泼水节成为了民族节庆旅游产品,以景区旅游吸引物身份推动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2 资源组合,重构泼水节仪式
2002年,景区推出了“天天欢度泼水节”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在非正式节庆期间体验泼水节的需要. “天天欢度泼水节”不是完整的傣族泼水节体验产品,而是将泼水节文化体系中能够变换的部分[16]截取出来,如取水、泼水等,结合傣族传统文化,如傣族舞蹈、傣族武术等,以及傣族文化象征性元素,如大象、孔雀等,通过设计和编排,形成了泼水节的表演互动体验,既充满节庆仪式感,又具有观赏性和体验性. “天天欢度泼水节”将傣族文化体系中可表演、观赏性强的传统文化与泼水节中代表性、可体验的仪式活动相结合,满足了游客对泼水节的想象和体验,同时传播了优秀的傣族文化,提升了游客旅游满意度,增强了景区吸引力.
2.3 品牌构建,提高市场竞争力
2003年,“天天欢度泼水节”系列活动被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傣族园泼水节从一个旅游产品升级为旅游品牌,意味着其从乡村旅游产品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具备了一定的差异化、个性化特征,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包括政府组织、普通游客、旅游行业等. 傣族园泼水节品牌的形成,其一为景区打响名号,提升了景区在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其二对外建立独特的乡村旅游形象,强化了景区的辨识度;其三综合了其个性化、美誉度、不可替代性等特征,提高了景区的市场竞争力.
2.4 实景演出,打造节事旅游产品
2006年,景区与曼迈桑康联袂打造了“泼水节·印象”山水实景演出. “泼水节·印象”表演位于金湖水库,以水库的自然山水为舞台背景,以傣族泼水节为核心吸引物,通过表演形式将泼水节搬到水面上,如放高升、赛龙舟、丢包传情、歌舞表演等,向游客展现更全面的傣族泼水节习俗. “泼水节·印象”相较于“天天泼水节”,在公共空间领域上创新更为大胆,对泼水节的展现更为丰富和震撼. 泼水节已经成为了景区乃至西双版纳州的标志性节事,标志着泼水节成为了景区的核心旅游吸引物. “泼水节·印象”再一次将泼水节的影响力推向高潮,为景区吸引了更多客流,实现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巩固了景区在西双版纳乡村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
3 傣族园泼水节商品化与原真性的冲突
从旅游产业角度来看,傣族泼水节的商品化,对于传播泼水节传统文化以及提升乡村经济水平功不可没. 可对于民族节庆遗产原真性而言,商品化已经改变了节庆遗产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义,本土居民对地方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在节日的商品化进程中不断地被瓦解和重构[17],泼水节的原真性保护和传承面临威胁. 商品化与原真性的冲突主要表现如表1所示.
表1 商品化运营与原真性保护的矛盾冲突
3.1 世俗与神圣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傣族人民最为庄严神圣的传统节日,只在特定的时期举行,核心文化要素是佛教信仰. 泼水节的商品化为外来客人提供了体验傣族内部群体活动的机会,一天一次的“泼水节”表演使泼水节世俗化,人人可参与,天天能体验. 将泼水节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必然导致民族节庆的世俗化,身为表演者的傣族居民对于泼水节的情感和态度也在悄然变化. “泼水”的行为内涵从原本的美好祝福演变为现在的表演互动,“日日泼水”让傣族人民对于“泼水”产生麻木无感的情绪,从而降低泼水节在遗产主体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3.2 部分与完整
传统的泼水节包括挑沙、堆沙、赕佛、浴佛、泼水、赶摆等活动,是集民族信仰、服饰文化、美食文化、民族舞蹈、民俗活动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泼水节表演将原本的泼水节进行分解,仅选择其中代表性强、互动性高的“泼水”活动,其原本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得不到诠释,留下来的仅仅是与水有关的形式[18]. 泼水节表演无形中放大了“泼水”的分量,弱化了其它彰显泼水节核心文化的活动. 然而,泼水节的核心文化是佛教信仰,泼水寄托了傣族人民的美好祝愿,用于增进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 因此,泼水节表演不仅未将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完整地传达给受众,也许会本末倒置,误导人们对于泼水节的正确认知.
3.3 统一与多元
民族节庆遗产的多元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基于空间的差异,由于各地空间环境有所差异,不同地方的泼水节在举办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会有所差异;其二,基于个体的差异,即便是在同一个空间,不同个体在泼水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进行的活动也有差异,如赶摆活动并不是所有人都跳一样的舞蹈. 然而,泼水节表演的商品属性要求其必须规范化,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规范的表演流程、统一的服装与动作,以便节约服务成本,保证表演效果和获取好的经济效益. 虽然遗产主体从程式化的泼水节表演中感受到了乐趣[19],但乐趣是表演带来的,并非节庆活动本身赋予的.
3.4 表演与真实
保护和传承泼水节需遵循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衡量的是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程度[20],换言之,泼水节的原真性传承要求其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 泼水节表演与真实之间的冲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于表演中的“泼水”活动,只具其形而无其神,能够满足游客参与体验的需求,但无法传达泼水节的精神文化内涵;其二,表演中添加的一些仪式和形式并非泼水节中原有的内容,如“头人”念经取水、有组织的3次泼水表演、部分傣族舞蹈展示等. 既然不是泼水节中原有的仪式活动,就与泼水节的文化意义无法统一. 在表演过程中,团队成员具有“东道主”和“表演者”的双重身份,表演者自身存在基于物质空间生产和展演内容角色的冲突[21]. 基于物质空间生产,泼水节根植于傣族人民日常生活实践,是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巩固民族信仰、增强民族凝聚力、稳定社会生活的作用. 基于展演内容,泼水节是表演化的旅游产品,能够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是经济收入的来源. 泼水节的民族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3.5 边缘与主体
傣族园泼水节原生性遗产主体是傣族园的地方居民,泼水节的解释权、接近权和收益权应该归属于当地居民[21],傣族园泼水节的传承和发展应由傣族园地方居民集体来做. 但是,傣族园泼水节在开发成为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当地居民所扮演的角色仅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劳动力,只能被动接受旅游开发商的指派,话语权掌握在拥有大量资本的开发商手中[5,21-22]. 受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视野,原本是遗产主体的社区居民却被资本剥夺了泼水节发展的话语权,沦为边缘化的劳动力,在发展决策中被漠视. 可是,没有当地居民参与决策和开发的泼水节旅游,往往因为过分强调商业属性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节庆遗产核心内涵的保护,也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4.1 尊重民族节庆遗产原真性,打造品牌旅游节事产品
在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中,旅游企业在资本、专业能力等方面颇具优势,在民族节庆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面对民族节庆遗产商品化运营与原真性保护之间的矛盾时,旅游开发企业一方面应当尊重民族节庆遗产的神圣性、完整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应当意识到日复一日的节庆表演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对节庆活动的深度体验需求.
首先,旅游开发企业应从保护和传承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出发,遵循民族节庆遗产的时间周期、节庆流程、活动形式原貌,让游客选择性地参观或参与真实的民族节庆活动. 如参观一年一度泼水节期间,傣族人民虔诚的挑沙、堆沙、赕佛等活动,参与其中的泼水、赶摆、放高升等活动.
其次,以民族节庆文化为核心,融合其它特色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以民族节庆活动为主体、结合其它特色主题活动的周期性旅游节事产品. 如举办以“七公主传说”为主题的泼水节节事活动,在泼水节前期开展节庆传说研讨会、节庆传说表演巡展等活动,在泼水节后期开展七公主传说创作课堂、七公主传说创意作品展演等延展活动,并在节事期间结合村庄景观、傣族美食、傣族药浴等开展节事服务项目,丰富旅游节事活动体系.
尊重民族节庆遗产的原本时间周期,融合其它优秀乡村文化资源,开展主题节事活动. 其一,实现了节庆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二,丰富的节事活动,充分展现了节庆遗产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义;其三,在充分挖掘节庆遗产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作相关主题作品,实现节庆遗产更多更好发展的可能性;其四,借助民族节庆遗产影响力,推动其他优秀的乡村文化传播.
4.2 树立节庆遗产主人翁意识,参与节庆遗产保护和开发
在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作为民族节庆遗产主体的当地居民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一方面,当地居民因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经验,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无法全部达到旅游公司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年轻群体并未如祖辈那般主动学习和掌握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民族节庆遗产了解不够,无法担负起阐释节庆遗产内涵、指导节庆遗产的开发工作.
首先,当地居民应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对本民族的节庆遗产文化学习,通过参与民族节庆活动,培养民族情感,强化民族认同. 以泼水节节庆遗产为例,傣族人民应自主加强对本民族美食文化、民族舞蹈、服饰文化等傣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男女老少积极参与年度泼水节节庆,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泼水节的理解,勇于承担起民族节庆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重任,发挥好自己的主体作用.
其次,在学习本民族节庆遗产文化的同时,积极与现代社会接轨,加强社会知识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发展民族节庆遗产助力. 就泼水节与乡村旅游融合而言,遗产主体若能深刻了解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同时具备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策划、营销能力,必定会为旅游开发公司所用,并在泼水节的节庆遗产开发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为了实现民族节庆遗产原真性保护与商品化运营的双赢,作为民族节庆遗产主体的当地居民应该担负更大的责任,既要做好民族节庆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又要提升自身素养,参与甚至主导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盘活节庆文化资源,激活地方经济发展.
4.3 强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指导乡村旅游开发
在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手段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宏观把控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防止民族节庆遗产的过度开发;另一方面,支持民族节庆遗产的科学合理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自身的民族节庆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监管旅游市场过程中,遵循遗产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硬性评价指标,开展对民族节庆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估. 建立以原真性、完整性、社会效益、文化内涵、经济价值等要素为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估体系,对“天天泼水节”“泼水节·印象”等以泼水节为核心文化要素的旅游产品进行评估,及时给出产品与时俱进的建议,以助推节庆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部门可加强宣传当地居民及旅游开发公司关于节庆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组织相关培训活动. 在实践上,可对旅游产品的策划与设计进行宏观指导,确保旅游产品整体走向的科学性,如组织学习国内外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先进案例,对泼水节乡村旅游节庆产品的开发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加强各利益主体对节庆遗产的保护意识,共同探寻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民族节庆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程中,民族节庆遗产的商品化、产业化已无法避免,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其文化遗产属性而一味地迎合市场. 如何均衡民族节庆遗产的商品化运营与原真性保护,实现民族节庆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各方利益主体的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寻求切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