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发展分析

2021-11-30郑伟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环境保护

郑伟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控中心 山东 烟台 264006

引言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就是“金河银山”,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不断务实,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保产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而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依据支持和基本手段,关系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准确、及时的环境监测信息和预测信息,能为环境治理的政策提供基础保障。务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首先要摸清污染背景,把握环境动态,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使用的基础工作,从而使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与环保技术应用面临问题

1.1 人员综合素质

相关人员对环保工作缺乏深入认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要想环境监测数据得到有效保障,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力度。当前,有些人依然没有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知,片面地认为环保工作就是环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事情,与自身没有关系,其中工作态度也是一方面问题。有些地区只强调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至于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对而言较低。如;工作行为未能按照环保制度、规程进行,从而使得环保工作的落实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1]。

1.2 环保制度体制不健全

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体系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目前,环保工作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内容不健全,同时法律对其保障力度不足。一旦环保制度失去了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作为依靠,有些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会随意做出一些危害生态环境的事情,这为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提供了契机,不利于环保工作的展开。

1.3 技术应用方面

在对环境管理工作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知,部分相关管理部门虽然构建起了多种管理系统、业务系统,不断提升了环境保护信息资源开发及应用速度、应用效果。同时也应关注到我国互联网+智慧环保体系创新水平,尤其是对互联网+智慧环境技术的顶层设计、具体合作方式及相关操作指南方面并不完善,给互联网+智慧环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带来阻碍。

2 生态环境监测与环保技术应用及发展的途径

2.1 落实区域性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发挥环境监测技术的优势,就要注重监测数据管理的完整性,并且保证相应的监测管理措施能落实到位,从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合理性配置。①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会对环境监测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人才管理方面要结合实际管控标准进行综合监督和管理,确保专业能力能满足实际要求,打造更加完整的管控体系。例如,在准入机制调整的基础上,要强化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训考核,确保相应的工作都能顺利落实,优化整体技术管理的效果。②监测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要了解人才和监测工作之间的联系,要积极提升检测部门相应管理水平,强化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环境监测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进步,为区域环境生态健康发展提供保障[2]。

2.2 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要想真正发挥出环境监测的作用,还需要具有一套健全的环境监测制度,通过制度的指导、规范和约束,来使环境监测更好的辅助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如首先是应当完善环境监测制度的顶层建设,从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着手,明确环境监测的法律责任、义务,除了环境监测单位之外,包括第三方的企业等,都需要全面的参与到环境监测中来,共同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再者是需要完善基层的环境监测制度建设,从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工作要求,合理划分环境监测的权责分配,设定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任务目标,并将目标分解,细化到各个部门、人头,找准具体工作和任务目标的责任人,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绩效考核,促使所有人重视并切实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成效,更好的辅助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3 保证政策和专项资金落实

对于环保专项资金管理部门而言,在其工作中应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内环保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要进一步加大对资金使用方向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每一分钱都能够应用在环保工作上。严格禁止恶意克扣或随意挪用情况的发生。同时,再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针对环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内容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为后续环保工作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地理位置相对比较特殊的地点,应该针对其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特殊要求。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可进行适当引申以及扩展,从而使得资金在实际进行中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得到充分的保障。

2.4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内容并进行决策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构建起相应的业务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项目管理系统、环境信息统计系统、排污收费系统及等级系统、生物多样性管理系统、环境建设质量管理系统、污染源管理系统、核辐射管理系统、卫星环境遥感设备及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等,因此应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及调整的过程中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环境质量公报、环境质量年报、空气质量情况日报及水环境质量检测周报,同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完成简报工作,从而完成环境保护工作目标[3]。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在实际进行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相关内容十分复杂,涉及诸多领域的知识。在对技术进行应用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严格。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