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2021-11-30姜宇鹏
姜宇鹏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公司,辽宁 盘锦 124000)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促使人们加快对石油工业生产技术与加工技术的优化,而油气的运作过程是发展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油气储运,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从根源上降低能源的损耗,以促使整体的经济效益提升,降低储运系统产生的能耗,促使石油行业实现全面发展。
一、油气储运系统内进行节能的重要性
(一)节能技术是油气单位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需要高效应用节能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能推动石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虽然我国的油气资源在总存储量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但人均量却是相当的低。如今,石油已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它与化工、航空等领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把节能技术充分的应用于油气储运系统中,满足石油企业生产的各项需求,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油气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避免环境污染
在工业不断发展下,其对于天然气、石油等资源需求量逐渐提高,以往通常采取粗放式管理模式,存在滥采滥伐情况,尽管表面而言推动了国家发展,实际上此种较为随意的资源开采方式,加剧了地球负担,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在新时代下,我国制定了相应法律文件,其中重点关注了环保与安全问题,各个行业发展中对此必须加强重视。因此,油气储运工程建设中,也需要以环保节能角度出发,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储运事故,以实现环境保护与人员安全的目的。
二、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
(一)不加热集输节能技术
对于不加热集输节能技术,就是常温输送技术。该方式通常运用于稀油的运输中,因为其具有粘度低、凝固点低的特点,所以需要采取常温的方式对其进行输送。该方式与其他技术相比更加占有优势,比如耗能小、流程简单、成本低。如果所运输的材料是原油,就应采取降粘和降凝的方法,因为原油的粘度和凝固点都比较高,很难在常温状态下完成输送工作。在油气储运过程中,不加热集输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和运用,不仅可以降低油气储运中的能耗,而且还可以使油气储运的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大大的提升了油气储运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比较常见的不加热集输技术主要包括掺低温水环状温集输技术、双管常温集油技术这两种。在应用掺低温水环状温集输技术时,需要利用计量组中的油井对其进行集油管理,让油井形成管线,然后再通过串联的方式来开展集油工作,从而提升油气储运工作的效率。双管常温集油技术不仅可以使油气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得到降低,而且还可以提升集油的整体效率。
(二)泵机组变频节能技术
近年来,原油储运普遍采用低输量运行工况,对于工频定速电机,若实际输量达不到设计输量,则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电能损耗。此外,若通过调节输油泵出口阀来控制输量,则会导致阀门摩阻变大,损耗增多。变频节能技术是通过改变泵机组的转速,确保泵机组运转负荷与实际负荷相匹配,以满足实际运行工况的节能技术,变频泵机组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可减少无效功耗,提高输油效率,延长泵机组使用寿命,节约维护保养费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加热蒸汽节能控制
在石油天然气储存运输系统的损失中,蒸汽的损失大于水和电的损失。一般情况下,蒸汽损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油气与油箱壁接触时产生的热量损失;二是油气输送功率低。所以需要从以上两点出发,对节能技术进行充分应用,进而使整体的能耗得到更好地处理和控制。在油气储存过程中,应对油气的最低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其最低温度比固化温度高 10 ℃以上,这样才能提升热量消耗与传输功率的平衡性。同时,还应做好油罐的保温和清洁工作。在绝缘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能够符合相应的绝缘要求。塔里木油田阿克苏油气储运中心充分将蒸汽节能技术利用在油库冬季运维过程。经过设备改造,先进的真空相变加热炉取代传统的水套炉,大大提高了加热炉的换热效率,经过现场使用的测试以及能耗统计,经过计算得出传热效率提高了 20%-30%。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天然气在我国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油气运输作为应用石油天然气的基础环节,为保证其安全性,则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优化路线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改良设备工艺、提高人员素质及强化日常巡视的方法,强化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以免运输中出现能源泄漏,对周围环境及人员人身安全造成损害,推动石油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