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实践
2021-11-30梁雪
梁雪
(广西恒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之下,企业发展必须关注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实践,因为高效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实践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实现对其他资源的高度整合,进而保证对成本的合理高度管理控制及效益的提升。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以及管理实践工作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如此才能适应更为多元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概述
(一)内涵界定
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任何细微的错误决定都有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全新的形势下作为企业必须加大对内部管理和运营的执行,特别是在会计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方面。越是优秀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越能在适应市场环境方面发挥作用,其原因在于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都涉及核算,换言之其是稳定企业、确保其能够有效运营的关键和基础,在企业整个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显而易见的是,今后的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获取成功就必须注重对成本核算以及管理实践的执行,确保核算的准确性。此外,作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关键所在,成会计成本核算也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企业竞争虽然是内部管理机制的竞争,但是需要高度重视会计成本核算以及管理的作用,要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升级,切实提高其市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不断进步。
(二)实质作用
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实质性作用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借助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以及管理实践可以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都进行精准的呈现,这样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有助于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企业经营利润也就是企业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对企业成本展开控制是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在确保成本数据精准的前提条件下,控制才会有效果。倘若核算过程中出现人力问题,自然会影响到核算的结果,也会影响到对核算结果的利用效果。
其次,有利于提高子产品的性价比。通过高效率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这样有助于企业将这些节约出来的资金用于提升企业的科研或其他领域当中,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活力,而且能够稳定产品的价格,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在成本构成方面如今都呈现出相对多元的情况,因此必须不断拓展成本核算范围,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管控;企业在进行新产品设计以及研发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成本核算来优化成本,确保产品的市场优势。
最后,有利于科学分配经营收益。会计成本核算以及管理在企业利益分配方面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成本核算可以对企业的当期利润以及成本数据进行精准核算,再将经营利润进行科学分配。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知存在偏误
首先,当下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依然将企业管理的重心置于生产经营方面,缺少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视程度,导致内部会计人员配比失调,影响到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如果管理层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不够重视,会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内部账目混乱,无法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次,如今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流动性较高,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已经限制了成本核算监督管理的作用和效果,进而让财务数据无法为企业决策服务,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核算内容存在漏洞
首先,企业缺少在会计成本核算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力度,而且核算内容存在一定的漏洞,在进行核算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有形成本,很少关注无形资产以及价值方面的缺失;
其次,企业过于关注对投入以及损耗进行的核算,但是对于后续经营以及环境保护所需投入的成本则缺少必要的关注;
再次,因为企业经营者对会计成本核算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导致其无法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
最后,企业的成本核算办法盲目求新、求变,导致结算方式不规范,会计数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体制建设滞后
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于监督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所在,所以从企业角度而言,必须完善制度,建立严格的规范体系。
首先,多数企业并不能清晰划分内部的管理权以及经营权,如此就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出现问题,甚至引发成本核算的困境;
其次,企业当中的一部分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工作时间比较久的财务人员面对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往往会力不从心,如此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数据错误,并不利于资金管理;
最后,企业对内部会计核算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管理陷入混乱。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体制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促使很多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于是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无形产品,自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以及考验。因此,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必要对市场动态进行实时的把控,及时优化成本核算方式,要能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时完善核算信息,确保其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且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完善的核算机制作为保障,如此才能确保核算功能得到真实有效的发挥,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预判影响因素,增强管理实效
首先,企业通过成本核算以及管理能够对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行之有效的预测,进而让自身可以根据外界要素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内部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工作;
其次,在核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具体核算方法进行选择,保证核算工作的高效率、灵活性以及科学性、准确性。企业需要明确不同核算办法的优点、缺点,并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核算办法;
最后,在核算过程中,要确保成本效益观念的科学性,不能将成本核算视作成本管控的唯一途径,必须加强对成本核算模式的创新,进而实现对成本影响因素的有效分析和判定。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能力
首先,企业要想提高会计成本核算能力以及效果,必须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育力度,要组建一支优秀的人才管理队伍,强调人才选拔过程中的择优录取;
其次,要为企业内部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开放性的学习机会以及考核平台,不断激励财务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以及核算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为广大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氛围,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及考核,促使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最终实现。
(四)加快信息化改革,增强核算规范性
首先,现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强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对信息化的有效利用,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以及优势,在加大软硬件投入的过程中,突破过往的核算模式以及办法,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算效率,而且还能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其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可能改变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以及规划思路,所以有必要在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向信息化有所倾斜;与此同时,还需要同其它部门进行协调与配合,如此会计成本核算的信息化能力会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毕竟只有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才可以让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总而言之,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其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从会计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方面着手,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也加快信息化进程以及人才队伍的筹建工作。此外,还需要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核算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成本管控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以及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