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采购成本控制问题探究

2021-11-30卢琦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供应商价格电商

卢琦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发展势头迅猛,政府采购进入全面电子化时代,公开、透明度得到大幅提升,政府采购效益进一步凸显和加强。随着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扩大,采购成本问题也随之增加,采购失信问题屡见不鲜。另外,中央对各级政府部门提出的“勒紧腰带过日子”要求,对政府采购成本控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节支增效”,确保采购“物有所值”,是当前政府采购建设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本文尝试分析当前政府采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政府采购成本控制建设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政府采购成本控制水平。

一、政府采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不完善,首先反映在采购标准化建设不足上。在我国政府采购管理中,虽然严格规范了供应商资格评选、招标评标、付款等流程,但缺乏采购商品的标准化管理,因此无法直接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等文件来规范政府采购的商品范围,但文件一般只有商品大类名称,缺乏各类商品的基本配置参数参考标准,同时缺乏采购参考价的合理设定,导致采购人往往只能根据同类商品市场价格或是向供应商询价来判断采购的商品价格是否合理,这就使得在采购工作中无法判断编制的采购预算是否合理,对于供应商报价也只能听之任之,采购人员缺乏议价能力和判断标准。因此,采购标准化建设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采购预算编制的不准确,成本无法有效控制。

其次,采购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还反映在对企业信用监管的不足上。一是各地对于供应商信用管理模式不同,标准不统一,信用管理效果也存在差异,导致各级、各地政府联合监管工作难以发挥效应,尤其是存在某供应商同时参与多地政府采购的情况时,该如何统一该企业的信用评定以及对其失信行为的惩戒?二是对企业信用评价标注以及惩戒时间和范围缺乏统一标准。各地相关部门对于供应商信用评价、处罚范围和力度是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的,另外,部分地方存在处罚标准模糊不清、处罚信息发布不及时等情况,这就有可能引发“寻租”问题,以及处罚与失信行为程度不匹配等情况,使惩戒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既无法控制政府采购成本,也无法保证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

(二)价格监测工作建设不完善

价格监测工作建设不完善也是导致我国政府采购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通常来说,价格由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组成,因此,价格是成采购成本控制的关键。当前政府采购价格监测工作主要是对政采平台的商品进行价格监测,多数地方采取与大型电商均价对比的方式来对政采平台商品进行比价监测,并对超价商家进行预警。这种比价监测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以电商平台商品均价作为“市场平均价格”是否合理?《政府采购法》中虽然规定了“政府采购价格应低于市场平均价格”,但对与何谓“市场平均价格”没有明确的解释,如何计算“市场平均价格”也没有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目前以电商平台均价作为市场均价的做法在可比性和参考价值上颇有争议。二是当前价格监测工作仅针对商品报价,没有考量供应商差异、采购数量、制度性成本等因素,从电商平台采集的“市场均价”通常较低,因此容易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导致部分中小供应商不得不退出政府采购市场,也容易导致采购“低价低质”、恶意低价竞标等失信行为的发生,不利于政府采购的发展。三是价格监测工作监管范围有限,无法对特殊型号商品、市场无参照商品进行有限的价格监管,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存在对价格监测工作不重视,对工作敷衍了事的情况,导致价格监测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三)成本管理思想落后

政府采购问题频发,反映出采购人员在成本控制认识上有误区。除了不具备成本控制意识的情况外,许多采购人员依然秉持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一是对成本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全面,依旧简单地把采购成本与购买价格画等号,缺乏对商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理解,在这种想法下采购的商品、服务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也忽视了采购后续的商品运营费用、处置费用等,这必然导致成本增加。二是战略管理思维缺乏,部分采购人员对于自己的采购行为往往是机械性的照章行事,认为政府采购是一种简单的消费行为,缺乏综合考虑,导致部分采购无法发挥其政策效益,难以与国家宏观战略、经济发展配合起来。

二、政府采购成本控制优化建议

结合上述我国政府采购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政府采购成本控制的发展。

(一)加强数据利用,促进标准化建设

从以上分析来看,政府采购成本控制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制度标准化建设的不足,从而导致采购人员缺乏采购行为的参考。在政府采购全面电子化背景下,政府可以借助政采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提取政采平台商品价格、配置等信息数据,通过与中关村、京东、天猫等平台数据对比来对数据进行清洗,再与供应商、专家商议,确定商品的关键属性、统一属性语言并建立商品标准库。在考虑供应商规模、政采市场的独特性等因素后,对数据进行调整,最后构建商品价格与属性的相关函数测算参考价格,以此编制采购商品参考价范围,为采购人员提供参考,避免预算松弛。

(二)加强采购监管

企业信用管理、采购价格监测对于政府采购成本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加快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统一评价标准以对各地信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推进相关法律建设,为失信处罚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要加强守信激励,建立守信奖励与失信惩罚联动机制。对于价格监测而言,借助大数据技术和商品标准库测算的商品参考价,可代替电商平均价作为市场均价,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三)提高成本管理思想建设

采购人员应当重视采购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学习。可将管理会计思想融入政府采购成本控制中,利用作业成本法、平衡积分卡等方法,优化采购成本和采购绩效管理,采购要综合考虑各项显性、隐形成本,充分考虑商品全周期成本和采购效益,避免“唯价格论”,这样不仅在采购议价中更具有说服力,也能减少企业失信行为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产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数据利用促进财顾标准化建设,以及将管理会计思想融入政府采购过程中,对于提升政府采购成本控制较为关键。政府采购相比于一般企业采购而言,过程特殊、复杂,成本控制也更难。因此,需要制度与思想建设共同发展,同时借助于新技术,研究新方法,方能优化政府采购成本管理。

猜你喜欢

供应商价格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价格
价格
价格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电商下乡潮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