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技术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分析
2021-11-30赵鑫
赵鑫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河北 邢台 054000)
一、煤矿企业发展迅速
在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发展屡创新高,国内的矿产资源开采业紧随其后,也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各种各样的采矿技术,不断地得到实践与应用,开采水平陆续提高,不过整体操作难度也相应地增加。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实现了稳步增长,现在是观念更新的时代,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对采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不断借鉴新的经验以取长补短,力求将开采效率提高到新的层次。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安全开采,保证煤矿企业的稳步经济增长。
二、技术和安全管理是采矿企业的双翼
不可否认,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离不开采矿行业的节节攀升。事物是相互作用的,反过来说,我国经济的成长,也促进了采矿行业的上升,从而对采矿行业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对矿产资源更广阔的开发。不过,就目前的采矿行业而言,在实际成长中,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是障碍重重,影响到了采矿的效益、发展的速度与开采的质量,常常是实际与预期有一段距离。同时在采矿中,也时时有矿难发生,因为煤矿开采危险重重,从新闻看到社会上的采矿作业,常常有一些事故报道,给矿业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令采矿人士居安思危。在采矿工程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有了安全性,采矿工程才稳定发展。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采矿技术,对设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解读,进而做到高度的施工安全管控,从而更好地开展采矿工作。
在采矿中,尤其是井下作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危险事故就发生在地下操作开采中,因此,井下作业是管理重点。一般而言,井下作业,地质地况十分复杂多变,因此在井下进行开采有诸多的难度。实际工作中,为了更有效地工作,为了更安全的开采,煤矿企业一直在研究使用最佳的开采技术,但在实际生产中,技术和安全管理制度相辅相成,确保稳定安全的开采。
三、国内采矿工程的现状
(一)管理落后。就目前来看,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很多的漏洞,采矿人员综合素质有所欠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安全意识;对于工作固守陈规,缺乏观念更新意识,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还存在着较大的脱节,因此煤矿企业在工作方面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面对市场的波动,煤矿企业利用自有的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安全监管,改善技术装备,对职工队伍进行思想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二)地域危险。我国幅员辽阔,地下煤矿资源极其丰富,开采历史也漫长悠久,南北地域差异很大,存在着各种自然灾害。比如说水火瓦斯这些司空见惯的灾害,煤矿进行开采工作时,由于很多煤炭在地底深处,随着深度的增加、范围的拓展与强度的加大,也增加了很多隐患和安全风险,这些对开采人员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三)采矿企业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一般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最近一些年来,煤炭市场有很大波动,企业面临很多困难,工作人员的情绪也起伏不定,企业在管理方面又有所偏颇,一旦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职工劳动强度,为了尽快完成工作,提高生产效益,往往忽视了安全方面的警惕性。
(四)企业主体责任与安全监管方面有疏漏。有些煤矿企业,没有科学的安全制度,有些管理制度虽然严格,也形同虚设,难以落实;一些生产主体责任不明,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很多工作人员养成了麻痹大意的习惯和心理,因此给生产安全埋下了不可预知的隐患。
(五)就全国形势而言,煤矿的技术力量陆续增强,但不可否认,有些煤矿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比如技术力量薄弱,比如在更新设备方面投入缺乏,比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等。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能打破传统的一些观念而固守陈规,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煤矿的发展。
(六)煤炭企业,若想健康发展,必须壮大煤炭企业员工队伍。使队伍人员精良精神饱满,干劲十足。但是这些年以来,煤炭市场有波很大的波动,三角债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员工的工资不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而有所提升,或者二者不成正比。由于不能有满意的收入,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差,还有一些重组整合的矿井,服务年限很短,员工思想不固定,很多人有后顾之忧;而且员工的整体素质低,在接收新技术方面,比较冷漠,甚至是排斥,在专业知识方面,做不到精益求精,在煤炭开采新工艺能力方面较差,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生产方面的安全。
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一)煤炭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树立不坚牢。在企业出现事故以后,不能痛定思痛,不能完全地汲取事故教训,岗位不分明,责任混淆,工作拖沓,敷衍怠懈,规章制度徒有形式,缺乏生产完善的安全责任监督考核机制。
(二)安全基础工作薄弱,表现为对采掘布置、生产接续、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重大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编制、审批把关不严;缺乏严格的现场管理,不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对职工进行培训,职工三违现象屡禁不绝。
(三)重大灾害治理不力。在治理灾害方面,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警惕,企业相关机构不健全,工作疏忽,瓦斯抽采时间随意减少,工作不严谨,边掘边抽、边采边抽,有时候一味地追求开采数量,在不具备开采条件下依然强行挖掘施工,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不完善,不符合要求;甲烷传感器未按规定安设和定期调校,难以实现及时报警、断电等功能。
在检查瓦斯方面,没有科学的规划,缺乏应有的制度,有时瓦斯超限,没有做到立即停电停工,并且对于事故原因,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停产整改方面只是走走过场,在追究责任方面一带而过。
(四)违反生产建设规定。作为企业,利益是生存的基础,但是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安全采掘,超负荷组织生产,会带来很多隐患,有些煤矿出现事故以后,被责令停产停工,但是管理人员在不能保证生产安全情况下,没有排除安全隐患明停暗开,违法开采;有些企业虽然政府三令五申,令其停工整改,他们在没有经过政府签字批准的情况下,没有达到政府的要求,就复工复产。
五、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防治措施
(一)实行责任落实制度保障安全生产。强化责任,按照责任制要求,一旦失职,追责到底;企业领导者起带头作用,推动安全生产,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实施分级监管、分类监管,责任分明,监管务必到位,实行安全检查不断线;勇于执法,履职尽责,一心为公,打非治违,企业自上而下,责任落实到位,强化红线意识,各级负责人各负其责全面落实;各部门之间相辅相成,齐心合力,各自坚守岗位,实行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庸者下能者上;责任分明,管理到位,做好应急救援措施,遇到突发情况,紧急救援,分秒必争。
(二)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注重技术管理人才,加大管理力度,先进、科学的技术,是安全的基础,制定科学的制度,严格落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根据需要引进新装备,使用新的开采工艺,丰富采掘技术,注重安全宣传,对员工及时培训,人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在培训内容里面,一定要注重自救与互救能力的培养,抓好风险管控,增强风险辨识能力,让所有员工知道风险的危害,推动全员控风险活动,未乱先治;把制止三违活动,贯彻始终,防微杜渐。
(三)强化重大风险及灾害防治措施。在瓦斯事故防治方面,都有新的规定,比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瓦斯事故防治,一是严格按照规定,加强监控力度,加强管理力度;进行有效的监控,构建可靠的通风系统,在抽采达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开采工作,严格进行瓦斯综合治理,严格禁止无风作业,在微风环境下立即停止作业;确保通风系统完好,正常开采条件必须风量充足,风流稳定,不允许使用循环风和串联通风。在有危险的地段,一定是先排除障碍,障碍排除前,一定要设置标语严禁人员入内,并且要设置栏栅阻隔;长期停用的盲巷,立即进行封闭,加大对瓦斯的抽采力度,在明确的抽采达标情况下,确保抽掘采平衡,强化防突工作,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
六、技术优化和安全管理策略
加强思想安全建设,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工作,更新观念,从基层到管理者,概莫能外。安全生产是基础,这有牢固的基础,才能营建经济利益的稳固大厦。建立严格的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对采矿工程环境各种不利的因素全部排除,加强有效的管理,采用全面的安全措施,及时检查安全设备,发现问题立即维修;平时对安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杜绝安全设备不完善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积极宣传安全防护意识,扩大宣传工作,定期培训员工,让员工对应急措施能够熟练掌握应用,遇到危险情况,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能够果断的自救与救人。严格的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制止一切不合格的操作行为,消除麻痹大意思想,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自我约束,严禁违规操作,对开采设备进行优化,鼓励技术创新,使用高科技的开采设备,提升开采效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与规范使用采矿设备。
七、结束语
近些年来,煤矿企业逐步采用了更多的采矿技术。不过,一定的采矿技术针对一定的采矿条件,在采矿工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采矿技术,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管理,注重人才的应用。在安全方面,不忽略任何细节性的问题处理,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煤炭企业只有在安全的情况下,不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才会有效地提高开采率,让企业走向一条高速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