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有效方法研究
2021-11-30梁晓东
梁晓东
(辽宁省抚顺市消防救援支队,辽宁 抚顺 113001)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与超大城市逐渐涌现,各个城市中还涌现了各式各样的多业态高层建筑,相较于普通建筑而言这些建筑消防管理难度更高,因为楼层高、通道窄等特点,在发生火灾之后遇到的危险也更高,而其所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为此,在多业态高层建筑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如何做好也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问题,而本文则是从就此展开了具体的探讨。
一、多业态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多业态高层建筑较为特殊,其在发生火灾之后也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火灾隐患多。多业态高层建筑是以楼层高、面积大取胜,可是这也可以说是其弊端,要想实现高效使用自然需要进行纷繁复杂的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其功能。于是也出现了纵横交错的设备线路、数量较大的化学工业用品,这些均是火灾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多业态高层建筑用火、用电与用气量较多,带来的火灾隐患也不容小觑。除此之外,多业态高层建筑使用人员背景也较为复杂,群众消防意识参差不齐,加大了消防设施损坏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员疏散难度高。多业态高层建筑因为楼层高、人员密集、垂直疏散距离较长,在疏散的时候整个时间较长、难度也较高,这自然也加大了抢救的难度。另外,多业态高层建筑容纳的人数较多,而且大多较为集中,这种情况下一单发生火灾他们有可能因为恐慌而出现拥挤、踩踏等情况,这也会加大疏散难度,甚至会引发伤亡事故。由此可见,多业态高层建筑火灾有其自身特点,而有效的消防管理则能减少火灾造成的伤亡与损失,所以加强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有效方法研究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现状
(一)消防安全管理与责任不到位
现如今很多高层建筑大多是一些综合性建筑,集经营、餐饮、住宿、娱乐、办公、居住为一体,还有部分高层建筑楼层有100 多家业主,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有些虽然从形式上来分析的话有设定管理机构,可是职责并不清楚,责任也不够明确,无法真正将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下去,从而隐藏了较多的火灾隐患。还有部分物业管理公司在管理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消防法》相关要求来对消防安全责任人进行明确,也没有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反而一味地将造成火灾医患责任推脱给开放商或者是使用单位,存在较为严重的相互推诿扯皮等情况,直接对小消防工作实施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多业态高层建筑疏散通道被堵塞、挤占等情况也较为严重,还有部分单位为了防盗甚至将安全出口直接锁住,部分单位则将防烟楼梯间前室进行了改造,这种情况下畅通的通道自然也被堵塞,无法起到疏散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物业管理公司日常疏于管理,在大楼内部存在一些违规用电、用火等现象,这种情况下消防安全隐患自然也会存在。
(二)消防设施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都会舍友室内外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器、防火分隔、自动喷淋、防排烟等一系列设施,可以有些高层建筑建设是在《高规》颁布之前,所以部分高层建筑有些部位并没有按照喷淋装置、消防水池储量安装规范进行安装,从而引发先天不足。而在后天管理过程中,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对于消防设备也没有做好定期检测、维修与保养等工作,促使消防设备价值无法有效发挥,存在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消火栓水压不足,有些消防泵、管道阀门出现锈蚀,火灾探测器长时间不清晰、误报率逐年上升等等,这种情况下火灾控制器效果自然无法有效发挥出来。还有些高层建筑防排烟设施无法正常运转,部分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以及应急照明灯损坏等等。在这些设备故障问题影响之下,一旦发生火灾自然也就无法及时应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消防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就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现状来分析的话,消防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也是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高层建筑使用用户较为复杂,部分使用用户消防安全意识不足,自持火灾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于高层建筑中所配备的安全设施不加以保护。例如,对于高层建筑防火门,有些使用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其作用,直接安装了防盗门,全然没有火灾安全预防意识。还有部分单位没有安排消防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有些物业虽然有人值班,可是却因为消防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而经常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审核巩固走不到位、记录登记不规范等等,这也加大了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难度。
三、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有效方法
(一)全面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
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质量要想得以保障,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全面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毕竟消防工作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相关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只要消防工作职责能够真正明确下去,火灾事故发生概率自然也较小,反之发生火灾的概率也更高。物业管理公司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来将消防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下去,同时还需要将这一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范围内,积极组建消防安全管理队伍,成立职能部门亦或者是明确专人来进行消防安全管理,这样就能有效提升管理效果。同时还需要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坚持每日防火训查以及定期防火检查,对于室内消防设备以及防火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检查,这样才能真正将火灾发生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总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重要方式,只有真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才能确保其工作质量有效提升。
(二)注重消防设备管理与维护
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在实施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对消防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毕竟其能够有效起到传递火灾信息、控制与预防火灾蔓延、扑救火灾等功效,与高层建筑使用人员自身利益紧密相关。首先,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构建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机制,真正将消防设施检查与维护有效落实下去。对于这一项工作,可以将其委托中介服务企业来进行定期检测、维修与保养,采用经济合同这一形式来有效做好消防设施安全管理,确保其能够有效运行与使用。其次,还需要强化消防控制室管理。在开展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时候,为控制室配置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生火灾需要立即处理,而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出消防控制室的作用,施工单位在安装相关设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其存在的价值。最后,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避难层的管理,这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所以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避难层管理,确保其规范以及合理性,不能堆放杂物。
(三)注重气、火、电使用管理
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在实施的时候,气、火、电使用管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在高层建筑使用瓶装液化气作为燃料的时候,需要设置符合规范以及要求的集中瓶装液化气间,严谨在高层建筑内使用瓶装液化气。若高层建筑使用的是煤气管道的话,则需要确保其阀门、仪表、法兰接头等质量满足消防安全诉求,同时还需要定期作为维修工作。其次,低于内部用火设备,如锅炉、厨房用具等等,一定要做好使用用户教育与宣传,在装修施工之前办理相应的动火手续,这样才能避免因此而造成的火灾事故。最后,对于用电设备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将其交由专业电工,而且还需要严格按照电气安装规范来严格操作,避免出现乱拉、乱接等情况,此外还需要做好电气设备保养与维护。
(四)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在实施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这是有效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与消防技能的重要手段,从而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效果。首先,做好消防安全法规教育与培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分期分批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对他们重点展开消防工作政策以及方针教育、法规以及消防法律教育,借由此来有效提高物业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其次,还需要在管理过程中积极开展消防科普知识教育、火灾案例教育,这也能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经常为使用用户组织消防安全专题教育,为他们传授防火、灭火等基本知识与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效果。最后,还可以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技能佳偶。通过对义务消防队员的教育和培训,还有一些消防演练来有效提高群众对于消防安全知识的把握,这样自然能够有效改善其消防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同时让其熟练掌握消防安全操作技能,进而真正起到消防安全管理的效果。
(五)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在实施的时候,还需要制定出应急疏散预案,毕竟高层建筑自身特征决定了火灾一旦发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紧急撤离,这种情况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就建筑物预见火灾潜在危险进行分析,然后基于此来制定出恰当合理的应急疏散预案,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效果。第一,做好应急疏散组织与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化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疏散诱导知识的培训,在逃生的时候,叮嘱他们先寻找进来时的出口,若无法抵达的话,则需要做好疏散诱导工作,而这时候的疏散诱导工作人员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他们需要冷静沉着地疏散。第二,还需要对高层建筑物不同部位火灾发生时的疏散规则以及具体的过程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出合理的疏散方案,而且还需要对老、幼、病、残者的疏散起到足够重视,做好针对性调整。第三,制定出合理的疏散诱导计划,同时定期、不定期进行火灾演练,这样就能保障疏散的有序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普通建筑而言在消防条件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多业态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之后逃生难度更高,在抢救的时候也会遭遇更多的问题,而加强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则能减轻其带来的伤亡,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更应该要提高重视,立足于实际问题来做好消防安全管理,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