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分析与研究
2021-11-30涂雪
涂雪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宣慰街道办事处,贵州 毕节 553300)
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就是要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是一种人们喜欢听和享受的文化。只有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才能保证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确定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向,正确引导群众文化工作,引导基层群众思想走向积极活跃的健康轨道。如何合理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不足,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仍需要我们加强探索。
一、群众文化概述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以群众为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它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大众文化的广泛发展可以使大众积极参与其中,逐步实现生活中的自我娱乐和教育。它既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又能提高综合素质,这也是大众文化教育特色的具体表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联系社会和群众的桥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群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极为有利。只有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才能有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幸福感才会倍增。
二、基层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群众综合素养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是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下,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综合素质,使群众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在社会发展中,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生活,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勇于创造,使群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面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支撑,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提高人民群众就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服务。
三、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广大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升
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群众的高素质。积极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是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社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以培育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一个文化活动平台,比如在广场上建一道文化墙,这样在增添文化的同时,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同时,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镇,都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文化主题,找准文化定位,比如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谐家园。这种文化定义是群众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通过共同不懈努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道德修养,使群众更加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群众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
(二)文化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能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这是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当前,各地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环境优化,进一步改善基层文化生态环境。近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资金投入、基层文化站建设、文化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在新建居住区的建设规划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场所的规划布局和配套设施。此外,要对老社区的文化活动室进行适当改造,使社区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和享受。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
从目前情况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更加重视硬件建设,大部分资金用于社区文化建设,大量优质群众文化设施投入使用。但也有一些设施由于利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相对而言,相关部门对软件建设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投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此外,由于城乡差距大,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大,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群众文化设施不仅齐全,而且比较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群众文化设施相对落后。然而,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质量。
(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缺少固定的专业团队
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来说,人才是关键,特别是那些边远落后地区更需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建设,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众文化建设能否顺利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边远地区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文化骨干工资低,文学骨干大多是个体经营,愿意加入的文化爱好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文化建设观念相对落后。这些都对文化建设队伍的发展壮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专业队伍缺乏固定性。
四、强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一)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充分考虑地区、民族、文化习俗的差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各方面和谐统一发展。同时,有关部门和文化馆的管理人员要把重点放在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规划和管理上,明确责任,使工作落实到位,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在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群众文化教育。此外,各项工作要符合有关政策。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群众文化与基层服务、下岗再就业、城市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全面发展。
(二)提高基层群众文化项目的创新意识
首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要取得进展,离不开创新。随着精神文化的不断普及,群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地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创新的原则,不断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大力度落实新内容、新形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各地区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创造和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把民族文化、红色经典文化作为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可以把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的存在价值。发展特色文化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等优势,才能广泛获得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此外,要深入挖掘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工程。最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要实现休闲娱乐、思想教育和艺术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打造基于文化、语言、地域特点的文化平台,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要突出民族特色文化,如民族歌舞、乐器等。只有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有吸引力。
(三)不断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软硬件设施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设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各地不仅要配备满足群众需求的图书阅览室、科技馆、文化娱乐场所等硬件设施,还要制定相应的文化发展方向等软件设施,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只有这样,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才能更加顺利地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要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多种文化资源,开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新局面。此外,借助互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通过打造社交网络平台等方式,既能起到宣传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又能使文化组织管理公开化,突出群众主体地位。
总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清醒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不断实践中探索适合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与时俱进,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充分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