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械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研究分析
2021-11-30袁伟泉
袁伟泉
(山东海化集团热力电力分公司,山东 潍坊 262737)
现如今在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地进步,电力事业便是企业其中之一,在电力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电力机械工程建设水平也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进行建设施工中,其质量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而质量管理水平的浮动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致使项目、企业甚至业主方受损。影响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繁多且复杂,非单一因素作用,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也不统一,且涉及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问题。因此,电力机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联动管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一、分析存在的问题
电力机械工程项目主要是属于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采用大量的机电设备进行施工,例如在工程建设中,将会应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如果这些机械设备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要,那么不仅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也会对电力工程的整体建设带来严重影响,例如在实际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建设就有着较多“大件”进行搬运,因此必须要合理的应用搬运设备,如果搬运设备安装存在质量问题,那么会对整个搬运工作带来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后期工程应用也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二、分析电力机械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一)项目层面相关质量管控措施
一是质量监管机制以及保障机制,行业政策以及推进文件共同构成企业以及项目生产发展的大环境,无论是监管,还是监督组成,都会对大环境进行相应的规范与约束,保证整个行业都能够在同一个层次管理环境中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制约效果的保障与管控闭环。二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机制与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于项目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而言,主要始于材料价格和采购与现场组装等,封闭于项目管理各方共同验收;过程中准确的信息传递机制,有助于促进项目质量管控预警,对质量管控行为进行全面加强。三是对合同进行约束机制与质量溯源机制,通常情况下,合同会对质量有着比较明确的约定,但由于该约定属于项目最终的把控依据,所以信息传递质量溯源机制的落实能起到项目相关各方承担质量管控责任的作用,降低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四是质量管理进行多方联动和利于共享机制,项目质量问题出现的是由于质量链上的责任主体问题,所以将利益主体满意作为原则的多方质量联动下,上下游主体共同为项目质量把控贡献力量,这样做的目的才能保证项目质量。项目信息的传递属于质量管控联动的基础保障,由于项目质量联动管控中出现重复管控以及交叉管控等方面问题,再加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及项目主要负责人和部门管控信息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过度的追求项目进度,没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与质量、成本之间形成平衡。如果一个分包主体出现事件,就会对项目的整体推进带来影响。现阶段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在推动式使用C8 管理平台,进一步要求相关所有部分的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地参与现场生产管理,同时还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部门和人员这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进行科学有效的强化。
(二)提高项目质量检测工作
在电力机械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检测工作是作为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和重要措施,在电力机械工程项目管理与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检测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分析。一是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所有进入施工场地的原材料必须出示出厂合格证书,并进行严格检测,保证合格。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坚决禁止进入施工场地。二是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质量检测。电力机械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将会使用一些混凝土的施工材料,混凝土各个原料之间的配比将会对其质量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是要采用专业的软件对其各个原材料配比作出科学以及严格的计算,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到严格执行,通过安排专门人员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质量检测,要求配比误差控制在百分之二范围以内。
总结:总而言之,电力机械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依据总进度计划推进的重要保障,由于电力机械工程项目参与方及施工行为主体管理层面目标和执行层面目标的相互作用,因此工程项目建设属于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实行动态质量管理制度,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关键部位进行质量检测,这是确保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项目质量管控不是管控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管控效率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出相应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