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

2021-11-30苏鹏杨欣怡粘山坡刘毅娟刘立伟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党史高职大学生

苏鹏 杨欣怡 粘山坡 刘毅娟 刘立伟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百周年,在经历了这一百周年的革命考验后,我国共产党完成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愿望。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共产党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考验才取得现在的成绩,这其中蕴涵着很多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会对我国进行下一步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因此对党史的深度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同时,我们还要对党史进行积极的全面的宣传,让党的育人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必须要在党史教育这件事上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人才,为我国共产党培育优秀的接班人,这对我国的政治甚至是历史都具有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一、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共产党在建立的一百年中,始终走人民路线,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任务,将我国不断地改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在一段段革命中不断进步,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百周年的历程中所有的历史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理应得到重视和保护,这将成为接下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设贡献重要力量。高校的社会的前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高校进行党史教育,让大学生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和丰功伟绩进行学习并研究,有利于让大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除此之外,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的实现政治观念加以引导,从而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对党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会对党的历史经验进一步的学习和反思,并在未来的运用中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大学生对党史教育的学习中,也可以培育在校大学生对党的历史的正确认识,并且能够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从而稳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都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校必须要坚持开展党史的学习和教育。

二、对高校进行党史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的融入制度

在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的融入制度方面,高校要进行以下几个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1.建立并完善高校党史教育的组织制度

在进行高校的党史教育组织制度的建设上,高校不能单纯借鉴历史上已经成果的制度进行套用,这样只会让高校的组织制度变得落后甚至无用。在实际的高校党史教育组织制度的建设上,高校要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总体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符合自身文化特色、学习特色的创新性制度。同时,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制度的建设上,要明确领导制度,并且建立相关的检查和指导机制,真正落实对党史教育有着长久效果的制度,并且以此作为评价和考核党员以及党建与事业的融合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2.建立并完善高校党史教育的日常运行制度

要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就必须要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要将党史学习的内容融入到高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党史教育的意义,比如将党史教育内容融入到学习的升旗仪式、入党入学等典礼中,加强党史教育元素对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同时,在对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的会议和主体活动中,也要将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融入其中。

3.建立并完善高校党史教育协同师德师风共同建设的制度

教师的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引导者和传播者,以此在进行高校党史教育的融入制度这项任务中,教师的培育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入职高校党史教学前,让教师可以用最新的党的创新理论提升自己,并能够有效地将党史内容赋予教学课程中。

(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育教学的融合

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推进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开设相关党史教育的系列选修课

目前我国对高校的数学课程设置了“05 方案”,在其中对党史教育做出了相关要求,但是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并没有开设相关党史学习教育的课程,甚至连《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个课程都没有开设,这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来说,存在极大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党史教育高职教育知识的空缺,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只是单一地从影视作品上对党史进行碎片化的了解,这让高职学生无法对党史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设相关党史教育的选修课,让高职学生在对党史知识的学习空缺上得到弥补。而在开设课程的形式上,可以设置系列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以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对党史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对党的历史和国家事业进行详细和系统的理解,能够让学生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容易,从而增强了高职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感。

2.进行党史教育过程中注重创新教学方法

仅仅只是开展相关党史的系列课程还不能完全推动党史教育和教育教学的融合,还要将党史内容讲好,让党史教育能够打动学生。而要讲好党史故事,就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发展,可以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从创新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党史的课堂教育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来进行故事的讲解。学习历史是为了对历史进行总结,从而进行未来的展望。目前我国要求将对党史的学习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就是为了能够寻求历史经验,发展未来。因此教师要将党史和现实的实际结合在一起,总结出党史内容中蕴涵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行相关的指导,并且还能更好体现出党史中蕴涵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做到向史而新,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点,要将问题的导向贯穿整个历史故事的叙述。党史教育和教育教学的融合不是单纯地对党史进行讲述,而是要有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讲解,让大学生在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直面自己内心的疑惑,并根据史论的结合,对党史背后的内涵进行分析和阐释,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优势,这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点,教师在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中,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课堂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党史学习上的主动性。在课程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进行相关问题进行议题的设计,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并通过PPT 等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汇报,从而获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三)对当下新兴的媒体技术进行合理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让现代大学教育方式增加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网络,因此在高校进行党史教育的开展中,要进行对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党史教育可以在多种教育途径中变得多样化和立体化。同时,让党史教育走进网络,也能够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更好地完成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而将党史教育走进网络,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在网上开展相关党史人物的评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入到对党史的研究中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党史的认识。还可以在学校官网上或者单独开设网站来进行党史的宣传,通过对红色教育模块的设立,将线上党史宣传和教育工作完成好,并且做好后期的一系列更新和维护。最后,要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媒体软件的利用,比如在微博、微信、QQ 等社交软件中进行党史知识的宣传。

(四)推动党史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融合

对以党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化,并向大众基层进行覆盖。建立关于党史学习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以及保障体系,让学生不仅是学党史,更能学史用于行。搭建学习党史的实践育人平台。

(五)让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打造出专属于党史学习的校园品牌。党史教育不能千篇一律,每个学校都要有着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可以结合本校的校史校训,以及校园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来进行党史内容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党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形式上,广泛开展诸如“党史文化学习宣传周”等品牌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对党史进行理解并分享自己对于校史、党史的感悟。

从党史学习的学生中选择出学习的榜样。高校要从党史课程的学生中发现表现比较突出的人,将其树立为其他学生学习党史的榜样并通过报告会、文字、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让这些榜样能够在大学生中起到模范作用,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

构建高校党史学习的媒体平台。为了扩大党史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就要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的提高,充分利用好当下网络上已经存在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运用好校园内部的网络平台,加强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

(六)建设并加强党史宣传队伍

在进行党史教育的宣传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好外在的工具和平台,学习也应当建设和加强专属于本校的党史宣传队伍,让党史教育的开展拥有更好的效果。具体要求是,不仅要建设出一个拥有丰富经验并且还充满对党的丰富感情的教师团队,还要有一个优秀的学生骨干团队,并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党的历史。

三、结语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我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都是我国最为珍贵的宝藏,是中华民族最为伟大的历史文化。因此高校要积极进行党史教育的宣传和培育工作,让大学生可以在党史的学习中理解先辈的奋斗历程,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大学生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猜你喜欢

党史高职大学生
第一次学党史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