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师声乐教学新模式

2021-11-30常贺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声乐音乐同学

常贺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18)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开展,2001 年中小学《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我国正式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规范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是为基础音乐教育培育和输送教师。“到目前为止,全国设有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院校多达700 余所,其中有专门的高等音乐学院9 所,设有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综合艺术学院6 所,设有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师范学院30 所,以及设有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综合大学600余所。”[3]在逐步地发展实践中,也产生和发现了一系列问题:高师音乐教育虽然是以培育基础音乐教育教师为目的,但是目前大多数师范音乐教育仍然是套搬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教突出,但是讲授能力、教学方法掌握不够牢固。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音乐教育扩大招生范围之后教学的范围也扩大了,即新入学学生的专业素质差距逐渐变大,所以,经过四年音乐专业基础教育的学生,能否最终进入中小学教授音乐,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当前的音乐教学采取的依旧是一对一模式,其缺陷就在:有天分或者基础条件好的音乐生越来越趋向专业表演却离师范性越来越远了,相对条件较差的学生,会对声乐产生无望的心里从而导致叛逆,同时也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要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在教学中应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4]因此,离开单一的传统教学理念,突破创新,改变观念,为音乐教育中最难解决而且最为紧迫的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文人韩愈的佳句。‘传道’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授业’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解惑’则是向学生解答坐人和知识方面的疑惑问题。”[5]

对于高师声乐教师来说,其首要问题就是教学的方向、目标都要十分明确,在培养基础师资人才时候,还要加深观念,这不但是音乐教师灵活教学的前提,还是决定音乐师范教育能否创新的必要条件。“声乐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构成现代高师声乐教师优秀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高师声乐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本文中,没有否定一对一传统教学模的作用,更多的是想方设法探索此模式在音乐师范教育中灵活实用的具体层面,让它在音乐师资基础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作用。因此,在实际讲课时,采用分组,小课教学,大课集中教学几种大致分类,很多学校都收到了颇好的教学成果。

一、提高学生的声乐鉴赏能力

每周定期观看一次优秀声乐作品或歌剧作品。以此来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声乐发展的方向,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欣赏歌曲,可以使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印象,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歌唱的意愿。”

在审美学角度,我们都喜欢新奇的东西。“歌唱是用歌声塑造艺术形象的,是歌者以语言与音乐有机融合的歌声为媒体,通过一定手段的渲染,创造出艺术美的境界,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在课堂中,老师们应当多加引导同学们向审美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教声乐的教师,要从中时刻醒悟自身责任,充分使用教程中的音乐佳作,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学活动,采用各类实践教学方法,诸如听,讲,演,跳,比等,将音乐佳作所展现出的丰富内涵与美感传递给学生,同时要授予同学们基础音乐知识,让他们树立健康又高尚的审美观念。例如在芦花一曲中,演唱者只有具备了特别棒的审美水平才可演唱到最好。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美育思想,让学生感受芦花的美丽与圣洁,发掘这首歌曲的深层“寓人”的涵义。又如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一段时描写了家乡的美丽和亲人的容貌,此为对家乡的赞美。“九一八!九一八…才能欢聚一堂。此段主要控诉了日寇败类,还抒发了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演唱这首歌曲需要演唱者把喜与悲这两种情感良好的融入到自己的情感当中,发自内心的地去演唱。“根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育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创造力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也越来越为受到大家的所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亦详细规定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谁每一位教师神圣的自责。不管是编写教材,或者教书,全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之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强调的重点。

生活产生音乐,音乐来自生活。例如“《课程标准》中的曲例《东北好》”,通过优美的歌词和旋律让我们知道了东北三宝:拉草,人参和水貂,风景有长白山,镜泊湖,棒槌岛。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学习和演唱起来,学生都有兴趣和深刻的体会,如此,便很好地诠释了音乐歌唱生活,来自于生活的涵义。当前,教材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音乐与生活》《跳竹竿》”等优美的音乐,都在教学中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为音乐教学未来发展的走向,因此要格外注重。

声乐课程是教育教学中的必须科目与基础组成部分,虽然其发展历经了很长的时间,但还是有很多跟时代发展不适应的问题,距离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也不注重声乐教学在创造力培养和潜能开发等很多方面的作用,仅仅注重单一乏味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同学们兴趣以及爱好的培养却漠不关心。课堂中,仅是老师单方面的讲课却没有学生们的互动参与,忽略了学生们的演唱能力和鉴赏能力,只重视他们的基础知识,忽略了教学全过程却只关注结果。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师必严,徒必从”,某种程度之上,让师生间不平等权威关系更深了。我们在学习时,声乐课往往都是教师是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只注重老师的意志与权威。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在课堂中缺乏交流和互动而对声乐课失去兴趣的。上述实际问题均对我国音乐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阻碍,同时,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新时代下的教育有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而教师也应改变自我,顺应时代潮流,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当转变思维,用新方式来教育学生。很多学校都有了很大转变,比如教学方法的转变,目标的转变,思维的转变等,将学生当做教育的核心,并为学生而不顾一切的努力。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对音乐更有兴趣,挖掘其表现力与创造力,让学生们能更专业的去感受音乐,提高其文化修养,陶冶情操,丰富感情等,这些均为当代教师在新时代下的责任和使命。

二、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声乐教学中,要避免学生的被动接受,而要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如此便跟教学角色挂钩了。由于高师音乐教育所培养人才以后就业单位是学校,并非参加歌舞团去登台表演,因此,要多留给学生自主讲课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买以老师的身份去教课,感受老师职业魅力,树立职业意识。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做到学生人格平等,尊重每一位同学,重视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表扬他们的能力,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存在。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多鼓励他们提出各类不同的观点。第二是教学民主。和谐教育是当代教育所遵从的,教课时,老师要尽力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轻松教学,增加互动,维护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让同学们在听课时身心放松,全心全意投入,提高学习的效率。自由而活跃的课堂才会让同学们学习不受限制,思维更灵活。老师应当视自己跟学生平等,共同学习,能放低身态和同学们沟通交流,让学生们大胆质疑,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同时,还要对较好的意见进行采纳。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多了,同学跟同学之间的沟通多了,才会有更多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如此,学生们的声乐学习兴趣便更浓烈了。

(一)教师的课堂设计

设计声乐课堂时,应当适当调整教法比重。可在每周设置一节声乐作品实践课,具体形式是,声乐教师指定有代表性的曲目,每个同学都人选一首,因为学生将来要教的是中小学学生,所以选择的曲目最好源于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教材,在课余时间,同学们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设计出自我风格的个性教学方案。要根据中小学生音乐教材的要求来设定书面教案的内容与格式,当然了,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趣味的内容,则要大力提倡。开始,老师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备课,对于歌唱水平高的学生,要尽量去做演唱师范,反之,较弱的学生,老师则要给与鼓励,多让他们在知识性与趣味性上发扬优势。学生备课是为了产生更好的讲课效果,这时候,教师应根据同学的备课与其分组课堂里的表现来综合评价,最后确定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逐一讲课。

(二)学生的主动介入

讲课时,老师要把自己当成跟学生平等的人,接受提问,解答问题等,如此,才可让讲台上的同学更加投入教师角色里,充分发挥其讲课水平,体验当老师的真实感受。在学生讲课时,老师还要督促听课的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掌握授课同学的教学思路,深入分析,为自己的授课做准备。同时,要借鉴好的内容,不好的方面自己要改进。下课后,老师应当强调同学对此课进行评价,如此,才能让学生间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其授课经验也会大大提高。为了锻炼每一位同学的能力,老师要多鼓励学生课下主动走进学校去讲课实习,此外,老师还要对讲课同学的课下状况进行观察了解,给出恰当的指点和表演,这会让学生有更好的教学能力。

学生大都有很强的好胜心理,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学生为突出自我而奋发图强,这就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老师让学生表演歌唱便很好地利用了此点。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开展演唱比赛等,能让课堂氛围迅速活跃,学生兴致高涨,如此,便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演唱能力和勇气,还增加了其演出常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中设计学生讲课的部分,让学生担任声乐教师的角色,讲授声乐课程,教师起到指导作用。这样的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提高,在学生担任教学任务中,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例如伴奏能力、声音的鉴别能力、指导能力和示范能力等。课堂中,只要是同学们能够合作研究,独立思考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一定不要插手帮忙,这能激发学生思考,给他们更好的探究空间,促进学生多实践,多动手,合作交流,积极互动和自主探索。

猜你喜欢

声乐音乐同学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音乐
音乐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