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现状与反思

2021-11-30娄瀚丹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语文课院校

娄瀚丹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一、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课程选用了许多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涵盖历史、哲学、科技、金融、环境等各方面的知识,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对人文素养培育的深化

进一步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各高职高专院校所选用的语文教材中的诸多作品都充分彰显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如爱国诗人屈原所写的《离骚》这首辞,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无一不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也表达作者洁身自好、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又如辛弃疾在《登建康赏心亭》中所展现出的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及深沉的爱国之情。这类诗词作品中所蕴含的崇高人文精神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二)对健全人格塑造的强化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也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等特征,这就意味着该学科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语文”这门学科的设置对仍处在成长阶段,尚未形成稳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大学生而言,有利于他们良好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如在学习《窦娥冤》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关汉卿对窦娥蒙受千古奇冤的真切描述,不仅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昏庸残暴地无情鞭挞,亦能从文章中发现主人公窦娥的孝顺、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和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又如苏轼名篇《赤壁赋》,学生最大的收获则是学习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仍要保持豁达乐观、坦然自若的积极心态。学生通过学习此类课文,无疑将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黑白分明的是非观念,对健全人格的完善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三)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激发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样是各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另一重要目标。高校语文教材所选取的经典文学文艺作品能充分展现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分析、学习、鉴赏这些经典作品,不知不觉中就从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的思维方式中汲取到了充足的养分与智慧,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在讲授《秋水》这篇古文时,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庄子散文善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任意的夸张的特点,领略其文章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哲理与诗意交融的特征,学习其大胆借鉴神话故事,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手法,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富有哲思的辩证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这对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枷锁,重塑、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语文教材创新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地激活与发展。

(四)对语言和文字能力的提升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目前衡量学生人文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职高专院校语文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均十分重视对学生基础阅读和表达能力地培养,并且将提升学生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视为教学科研的主要方向,各高校还围绕该项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语文课程,因此各项具体工作的展开都将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语文课堂存在刻板印象

“语文”在学生印象中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语文课堂要么是老师在上面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要么是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台下奋笔疾书。而语文老师在学生的描述中就只有严肃、严厉、不苟言笑等形象。正如历届学生在第一篇小作文中写道:“老师,您颠覆了我对语文课的看法,我以前一直觉得语文课很无聊,很讨厌语文课。”“语文课,在我印象中就是用来睡觉的,语文老师都是催眠高手,我上语文课就没有不打瞌睡的时候。”“我印象中的语文课就是阅读课文、分析课文、概括内容、归纳主旨,没有一点趣味。”……由此可见,九年义务教育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形成了无用、无趣、无聊等根深蒂固的负面印象,因而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激情和兴趣,学习热情不足,积极性不高。

(二)学生基础薄弱

一是文字基础弱。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且对语文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准入门槛较本科生而言更低,因而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水平偏低,经典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欠缺文学积累,缺少文化积淀,很多学生只对课堂上学过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课外阅读量极其匮乏,自身文学储备严重缺乏。有些学生虽然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但看得大多是不入流的网络玄幻小说,此类文学作品很难起到启迪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学生对一些常用词汇、基本成语的认知都存在一定困难,时常会出现发音不准、运用不当、辨别不清的情况。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识字量应达到近4000 字,但目前来看,许多学生的普遍识字量还未达到该基本要求。

二是表达能力弱。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存在羞于表达、难于开口、口齿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站上讲台之后忸怩不安、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开口,也是声如细丝,吐辞含糊不清。

三是写作能力弱。学生对写作有一种本能抵触心理,听到要写作文就叫苦不迭、怨声载道,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较低,在写作教学中发现学生错别字、病句、文体不清、词不达意、主题不明、缺乏情感、生搬硬套、逻辑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

(三)教材缺乏针对性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大多较为抽象、概括,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因其定向培养的特殊性,呈现出具体、明确的特点。其次,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通识性素养和学术素养,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则和职业知识、就业方向有关,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和职业倾向。高职高专院校和普通高中相比有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所选用的语文教材应该和普通高中有所区别,普通高中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而我院所选用的教材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且未做任何删改。高职高专院校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服务就业为目标,更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则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鉴赏能力为主,以服务高考为主旨,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而我校所选教材则与普通高中一模一样,既忽视了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属性,也无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在今后就业中丧失竞争优势。

三、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对策

(一)转变教学方式

如开学第一课,在和学生探讨“何为语文”“我们为何需要学语文”等话题时,可以引用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上获赞最多的答案——当你有文化,你看到美丽风景会感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只会说“好美,真美,美”,当你有文化,你被辞职时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不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当你有文化,你与友人离别时会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而不是“皮皮虾,我们走”……通过这种幽默、诙谐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热情,第一堂课的成功呈现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综合考虑所教学生年龄、心智、喜好等各方面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新兴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打破学生对语文索然无味、单调无趣的固有印象,只有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有料、有价值,他们才会乐意主动学习。

(二)夯实基础

一是落实字词。字词、成语的正确使用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文讲解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利用讲课的契机,给学生讲透、讲准,确保学生当堂理解、消化、吸收。课后,将需识记的字词按日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其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采用小组竞赛形式进行巩固、落实,同时建立相应奖惩制度,激励学生。二将口语交际训练摆在首位。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表达能力训练,可在课上组织“课前三分钟”的活动,要求每堂课必须有两名学生站上讲台向台下同学做一个三分钟左右的小型演讲,主题不限,可以说故事、新闻,可以分享个人趣事、读书体会,台上同学结束演讲之后,由台下同学举手投票,期末时得票数最高者可以得到相应奖励。由于演讲体裁不限,时间不长,伴有奖励机制,学生踊跃参与。经过不断训练,学生胆量逐渐增大,表达欲望日益增强,基本能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地表达个人观点。三创新写作训练。给学生首次布置写作练习时,可强调这并非“写作文”,而是“随笔”,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明确体裁要求,没有具体字数限制,只需将心中所想写下即可,但必须是真情实感,不可套作、抄袭。首先让学生们排除心魔,扫清心理障碍,让他们不再畏惧写作,不再觉得写作是噩梦,不再认为写作就是胡编乱造,只是为完成任务,而是将每次随笔当作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当作一次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当作是和语文老师之间思想火花的交流与碰撞。

(三)精选教材

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材应综合考虑学生学情、学校培养目标等因素后进行选择,不同学段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教材,真正实现因人选材、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学习阶段分为初级、高级两个级别,与之相对应的教材设置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在学生刚迈入学校的初级阶段,为打好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选择基础模块,该模块的教材以夯实基础,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活动能力为主要目标,能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为学生进入下阶段学习打下良好文学基础。等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有更明确的职业规划之后,则进入职业模块教材的学习,该部分教材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该阶段的教材则应将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与学生们未来职业生活紧密相连,彰显专业性,如加强学生请假条、个人简历、求职信等各类应用文写作,为今后走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服务。

结语

语文学习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国家民族的蓬勃发展,更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轨迹。学好语文有助于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表达表现、阅读鉴赏等能力,也是学生们实现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石。现阶段语文教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理性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相应问题。只要我们永葆对语文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思、多问、多学、多看,找出一条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的语文学习之路,那学生们也必定会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语文课院校
可怕的语文课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