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德育教育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2021-11-30颜家萍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画作美术德育

颜家萍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永川 402160)

引言: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在教学期间的每一个课程里,中职美术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内涵,提高中职美术的教学效果。美术教育属于校园文化中具有活力及吸引力的一部分,学生对美术的喜爱程度也较大,美术教师要利用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怎么才能渗透到教学中?那么,就此问题,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借助美术素材,挖掘德育因素

教师要借助于美术素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其中的有关德育的内容。美术素材中的内容一般都能看懂都很简单,但教师也需要依据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带领他们去发现美术素材中的德育因素,并且加以知识面的拓展和加深。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需要具有目的性地并且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德育的相关观念,这对于学生掌握德育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它也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真实并且亲切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并有利于去发掘德育因素。美术教材中的优秀作品往往都能传递出一种别出心裁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传递出了作者最真实的情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这些画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感悟这些画作的独特魅力,这对于学生的德育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认真欣赏教材中的所有优秀作品,挑选出最佳的画作以供学生欣赏,从而在这些画作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学习这些画作的作者的崇高心境,这对于学生的心境培养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将教材中具有明显德育教育的内容找出来,再对学生进行体系化的教学引导。

例如,在中职美术的第一章中,有一个关于《线描造型》的知识点学习,其中,“整体”这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讲的整体与局部与个体之间的相关关系。教师可以针对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除了我们学的这一章中需要用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你们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什么事也可以用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吗?教师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社会中发生的一些事,比如新冠疫情中,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等能够正确认识到我们国家是一个大的整体,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拯救国家利益,贯彻局部服从整体的核心理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同时也要在进一步引导学生顾全整体的情况下,将局部的作用最大化,一步一步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通过将知识点中整体性的画作界面与个体性的画作界面一一指出,让学生认识到个体与整体间的关系。线条的单个性虽然会造成视觉上的独特性,但若将千万条线条一起呈现在一个画面上,整个视觉上就会有质的提升,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而整体又是由一个个单独的线条组成的,若是缺了某一个线条,那么整幅画面将会残缺,变得不完美。通过这样整体线条与个体线条的关系对比,让学生更加明白国家与个人间的利益关系,有了国家才会有个人的蓬勃发展,而同时有了个人的蓬勃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国家发展,二者无论缺了哪一者都会失去最大的主体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线描造型》的知识点教学时,要充分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与德育方面进行教学结合,从而让学生在接受良好美术知识时,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学。

二、借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传统的上课方式,学生早已感到厌倦,其中包含的德育内容不仅少且单一不变,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进行创新。创新探究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不仅对教师自己而言是一个提升的机会,而且也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提升学生们的德育水平。如今时代的发展使得信息化在教学行业不断被运用,多媒体、PPT 等新型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屡见不鲜,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更多优秀的作品下载下来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得到更多能够被美术熏陶的机会,同时在熏陶艺术的时候,充分感受作者的绘画情感,感受这其中的人生哲理,从而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教学。但由于目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仍然在当今的美术课堂上根深蒂固,因此教师需自身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积极将新时代的教学工具带入课堂,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美术欣赏学习。美术学习既是一个安静的欣赏学习,更是通过不断增长美术见识来促进自身的美术修养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需擅于利用互联网上的优秀美术教学资源来促进对学生的美术教学,从而推动对学生的德育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郊野写生,多带学生观察观察大自然的美妙之处,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遵守时间道德规律下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遵守道德素养的场景,让学生去表现出自己所想象出来的全社会和谐发展的景象,鼓励学生要发扬德育内容包含的精神。然后教师也要针对个别上课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指出他们的错误思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认识到把德育教育恰当地融合在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同时也不能埋没了学生的个性,否则就会打消学生对学习德育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历史遗留气息浓重的历史古城来让学生写生,感受历史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从而在这样具有浓重历史气息的熏陶下,更好地进行绘画,画出心中最真实最直观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培养,让学生通过不会说话的历史文物来深刻感受当年历史的沉重感,感受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艰辛生活,从而对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更加珍惜,更加热爱。教师也可以将国外动荡的局面通过口述或者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我们身处的祖国的强盛,明白我们生在了一个和平年代,生在了一个另国民足够安居乐业的国家,这是多么幸福、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方面的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古迹的游览来促进学生树立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国家观与价值观。教师与学生应多多沟通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美术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协作,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还可以促进美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有一个美好的值得憧憬的发展前景,也为美术这个行业培养更多的、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才。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推动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在展开活动之前,需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从欣赏学习美术的专业知识时,更好地接受德育方面地教育。

三、合作学习,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由于目前国家教育应试化的趋势,导致很多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引导下一味地沉迷于追求成绩,而忽略了精神方面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逐渐丧失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于学习与生活,由于长期的学习压力,学生也对它们有着消极与悲观的心理状态。而小组式的合作学习、学生间共同交流和自主探究作为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协作,还能够使学生之间一起成长进步,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小组式合作学习指的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思想交流、合作与分工,让学生彼此之间就某幅画进行欣赏与互相间的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这些优良品质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安排更多的任务,实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小组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组应充分体现小组之间的互助共处,使小组中的每个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德育潜移默化,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灵。

例如,教师制作一些有关从古至今中外闻名的画作的PPT,其内容可以是古代建筑、风景、人物画像,也可以是现代流行的艺术画或电脑绘制的插画,在课堂上通过PPT 向学生展示美术是百花齐放的,突破学生看待美术的传统思想,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展示PPT 时还可以向学生们发问,询问学生更偏向于哪种风格的作品,了解他们对于不同风格不同年代作品的看法,让他们将年代远近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总结出美术绘画一步步地改变是什么等等。之后,教师再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继续相互间的小组讨论,就某一幅画进行年代风格上的分析讨论,再将不同的想法见解用笔纸记录下来,将觉得比较优秀的美术鉴赏也用笔纸记录下来,在今后的美术鉴赏可以作为借鉴参考。教师可以给定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分析,学生可以在组内就画作的年代风格等畅所欲言,小组成员需耐心认真地倾听每一位发言者的分析,再在最后的全组讨论分析环节,继续有理有据地画做分析,组内成员也可以就某一位成员的分析进行评价思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尽情释放自己对画作的评价看法,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互相评比最佳小组评价的方式来结束这场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更加强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的。这样的组内合作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具备责任心和认真对待的态度,在对待他人于自己的相反意见时要学会反思和借鉴,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

结束语: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自己的课程是一门怎样的课,要知道教师的任务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在教学工作中担当起教育工作的责任。素质教育已经普遍被人们重视了,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每一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提升素质能力为社会的文明发展做贡献。

猜你喜欢

画作美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创意美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