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1-11-30叶旸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概况思政旅游

叶旸

(合肥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石,也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渠道。习近平主席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要营造“三全育人”氛围、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材料体系、多种教学方法协同运用、完善教学评价机制[2]。

《国际旅游市场概况》是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全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及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情况,旨在增强学生对国际旅游市场的认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巨大变化,对这门课程的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中需要引领学生客观地了解各国的真实情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对祖国发展的线路自信,在该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迫在眉睫。

一、《国际旅游市场概况》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特点

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本科学生大三阶段、第七学期开设《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这一专业选修课程。课程立足于全球视野,淡化学生通过互联网就能简单获取的各国基础知识,强化与学生今后带领旅游者出境旅游必须了解的各国签证政策介绍,特别对各国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重点展示各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目前国内旅行社赴各目的地国的出境旅游线路,鼓励学生尝试设计特色的出境旅游线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包含9 学期,其中第五、六学期为认识实习阶段,即安排学生赴旅行社、旅游景区等相关企业实习半年,实习过后继续返校上课。因此专业学生在上《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这门专业课程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他们的专业就业目标较为明确,思想较为灵活,课堂纪律性有所下降,本课程教学需要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二、《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建设着手点与建设目标

《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内容以介绍中国居民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情况为主,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将客观介绍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其对华政策,揭露部分国家以人权为借口,阻挠中国发展的真实目的,以突出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高效的行政管理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着手点,达成提升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例如:在介绍其他国家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的介绍中,课程会使用图片和视频教学客观展现该国的实际情况,注重和我国的国情进行对比,使得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提升其民族自信,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外国的月亮并不是那么圆”。通过本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和思政元素,形成“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融合的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三、《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建设

合肥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从2018 年至今多次邀请专家赴合肥学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讲座,从2019 年起就启动了课程思政内容的线上学习活动,并在2020 年启动了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申报,并组织了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体现了对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高度重视。《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建设对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架构,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方面

《国际旅游市场概况》教学重点之一是各国旅游资源的讲解,在教学中建立学生对各国旅游资源的认知,能为学生今后设计旅游线路,带团出游提供帮助。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课程增加了各国旅游资源与中国旅游资源的对比,通过这种方式即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够培养他们对祖国壮阔旅游资源的认知。比如在讲解美国旅游资源时,主讲教师会说到:截止2019 年底,美国共有24 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居世界第十,而中国拥有55 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居世界第一,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增进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介绍中东和东欧部分国家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时,会提到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构想,让学生能够形成对“一带一路”规划认知,了解其重要意义,并学会将其他国家的资源融入到这条线路的设计当中,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

(二)各国历史进程方面

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国的文化旅游资源,课程教学中会简要介绍各国的古代史,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中,课程增加了中国历史跟各国历史的横向对比,有利于学生对各国历史的理解。比如讲到英国历史时,会提到英国1066 年建立的第一个王朝、诺曼王朝,学生在初中虽然学过各国历史,但由于间隔时间较长,且对各国历史缺少整体认知,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中国和英国历史的对比,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处于宋朝时期,当时中国有40 个10 万以上的城市,首都人口超过100 万,而英国同期伦敦人口只有5 万,这种鲜明的对比即增进了学生对英国历史进程的把控,也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部分实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三)各国经济发展方面

《国际旅游市场概况》有一定篇幅介绍各国经济发展情况,提升学生对各国现实国情的认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适合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比如讲到日本经济时,会提到日本的泡沫经济、日本各大财阀对国家经济的控制、日本制造业较为守旧等话题。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日本经济发展对比,介绍我国在同样应对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问题时的做法,分析我国公有制经济和日本财阀控制经济方式相比的显著优势,比较日本电器品牌衰落和我国家电品牌崛起等话题,这样能增加学生对国家宏观政策正确性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地推崇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路线。特别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如何从世界第一,由于美国打压和自身妥协,跌落神坛的过程,再结合美国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打压的分析,坚定学生对中国目前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政策的信心,唤起他们同仇敌忾、共度难关、支持国产的决心。

(四)旅游设施方面

旅游设施的介绍是《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重要内容,在这部分教学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有显著效果。中国作为快速崛起的大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多学生早已适应,并视为理所当然。通过中国与发达国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情况的对比,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巨大优势,极大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比如讲到法国巴黎时,课程会通过中法两国首都旅游基础设施的视频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法国基础设施的严重问题和我国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成就,特别是对北京大兴机场和港珠澳大桥的讲解,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强烈的震撼,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五)社会治安方面

社会治安是课程教学中会反复提及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旅游者的安全,课程会通过地图、视频和实际案例,告知学生在不同国家如何保护旅游者和自身安全,顺利完成带团出游任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加入中国和美国、法国等国的社会治安状况的对比,通过视频、各国犯罪数据比较、国外社交网络名人对上述国家治安情况的对比,即能加深学生对部分国家社会治安现状认知,为其今后带团工作提供参考,也能从这种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良好治安状况和作为中国公民的幸福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各国抗击疫情的表现差异巨大,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至今未走出疫情大规模传播的阴影,部分国家由于疫情带来的失业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事件,而中国已基本解决了国内疫情大规模传播问题,扎实推进疫苗的接种,通过上述情况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

四、《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实践

《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体系,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实现。从教学体系来说,首先要和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保持一致,取得党支部书记的认可;其次,建立《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建设标准,标准主要对标省教育厅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要求并结合课程的特点;再次,要将课程思政的改革的构思写入课程教学大纲,把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明确写在教学目标内,课程思政的改革内容在教案和教学进度表中具体体现出来,课程思政的内容要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和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套。课程思政的内容需要在课程考核当中体现出来,可以结合课堂发言、PPT 汇报、测验、调查报告、小论文、期末考试等形式,将课程思政考核融入课堂考核,从而对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由于课程思政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适合采用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式,特别是针对经过实习、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大三学生,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式容易让他们丧失兴趣。在教学中应更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分组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思政内容教学,激发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这样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的引入也十分重要,这类资料比文字更能反映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从实际教学来看,课程思政的建设不能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不仅要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还要落实到教学大纲、教材、教法、课外拓展等方面[3]。《国际旅游市场概况》课程思政建设应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与此同时,设置适当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以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重目标。

猜你喜欢

概况思政旅游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旅游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