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安全文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1-11-30李龙仲卞承荫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保卫工作校园大学生

李龙仲 卞承荫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安全文化源于安全氛围(1980 年ZOHAR 首次使用并定义安全氛围)。但安全文化作为学术概念,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1986年才首次正式提出,并于1991 年首次提出安全文化的定义。至此,安全文化得到了众人关注与讨论[2]。高校安全文化内涵主要以狭义安全文化为基础,一般认为是高校及其成员在进行教育、科研、等活动中传承和创造的与安全相关的观念以及思维和行为方式等的集合[3]。因此,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学校的各方面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大学生安全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比较多,系统性也比较强,主要包括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52 年美国著名学者卡特利普、森特合作出版了《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从公共关系角度,针对当时美国高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应对策略。该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4]。我国大学生安全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从防校园治安、校园防骗、校园防火以及人防、物防技防等不同角度进行校园安全文化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有向纵深发展的态势,系统化研究初见端倪,为高校学生的安全文化建设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一)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骗上当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缺失,社会经验不足对大学生进行行骗。2019 年某高校学生被诈骗案件达49 起,经济损失达11 万2 千多元,主要包括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这说明安全文化素质的缺失带来的后果多么严重。大学生刚踏入校园,其思想单纯、缺少防范意识,容易被不法分子所欺骗。

(二)安全意识淡薄,造成财物保管不当

根据学生到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的失窃案件的分析中,绝大部分案件都是由于同学们麻痹大意,造成财物损失。如门窗不关或不锁所导致财物丢失。

(三)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大学生对出现危险情况后怎样自我保护,采取怎样的措施对自己损失进行补救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某高校一毕业实习学生被东莞非法传销组织以就业名义诈骗至东莞并被控制人身自由。由于受到该受害人的强烈反抗,该非法组织向受害人勒索4500元后放人。该毕业实习生虽然没有受到人身伤害,但是该毕业生法律意识不强,受侵害后没有报警寻求帮助,回到学校后没有报警,也没有向相关老师反映情况。

二、影响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成因分析

从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看,影响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一)缺少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

一是高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缺乏深入性、系统性。大多数高校在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少之又少,既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也没有专职教师,更没有系统的安全教育的正式教材。大部分高校仅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做个简单的安全知识讲座。学校各学院对学生安全教育也缺乏系统性,没有新意和鲜活事例,使得安全教育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表层,无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响,而形成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安全教育的方法手段比较落后,停留于传统的说教和宣传,缺乏实践性。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当中,偶见安全演练,也仅限消防方面的安全演练,其他方面的安全实践教育基本没有,这寥寥数次的安全教育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的兴趣。

(二)对安全保卫部门的重视不够,影响高校安全文化建设

对于高校来说,创建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所担负的十分重要的社会使命[5]。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非常重要,这在高校中已形成共识,但其中承担大部分工作的安全保卫部门却得不到高校的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保卫工作得不到相关部门足够的支持。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就是物防,而物防工作,安全保卫部门往往无法控制。例如,学校新建的学生宿舍楼时,从设计开始就应考虑安防工作,但基建部门一般很少请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参与前期设计。因此,设计部门更多地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而忽略建筑的安防问题。另外,由于安全保卫部门在学校的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当需要学校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安全保卫方面的一些基础的数据时,学校一些部门往往以工作忙为由,不予及时配合。二是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的保障不够,造成安全保卫工作队伍不稳定。一方面,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大多要与犯罪嫌疑人及校内违法违纪的人员做斗争,存在一定的工作风险,而工资、福利待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另外,由于保卫工作经费有限,很多安全保卫工作无法发展。

三、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对策分析

建设好高校安全文化意义重大,应要主动研究探索,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因安全问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高校安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快安全文化的学科建设

学科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将安全文化学科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学科,对其加以研究。做好这一工作,主要应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安全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建设。安全文化教育方面教材建设一方面要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入手,提高安全教育的站位,结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安全文化精神;另一方面,要做好安全文化教育方面教材建设要从安全角度出发,陶冶大学生安全人文情操,培训大学生科学地认识,正确地处理好各类安全问题,促使大学生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二是应将安全文化教育列为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安全文化的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也是一门科学,不是一两个讲座就能掌握的简单技巧。没有系统学习,就没有办法在遇到危险时做出采取正确措施的判断,并达到紧急避险的目的,从而减少或避免受到损害。三是建设一支安全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为了完成好安全文化教育的课程,当然需要建立一支安全素养和安全文化理论良好的师资队伍。应当选聘具有丰富安全保卫经验的教职工作为师资队伍的基本班底。四是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目前高校安全文化尚未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安全文化理论研究首先应整合高校各部门的资源,挖掘各方面经验,增加安全文化素材的积累,从而推进安全文化理论的探索。其次是高校应加大对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激励的力度,多安排安全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课题,引导学校具有安全保卫工作经验的教职工进行安全文化理论的探索。

(二)完善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教育体系框架[6]

建立和完善一套全员参与的高校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和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相当重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仅依靠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把安全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教育体系的框架内,要求每一个师生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安全文化的建设,才能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好。首先,高校的决策层要先重视起来,并牵头部署和督促落实。只有决策层重视才能在整合学校各种资源方面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重要的人员支撑和资金保障。其次,学校应制定详尽的安全管理生产措施。学校各职能部门树立安全意识也同样重要。虽然高校制定的相关的安全管理生产措施,但其内容不够详尽,而且大部分高校工作人员较少对其进行深入学习,有些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没有实行。第三,建立学校安全信息平台。利用适当的平台,及时将安全教育信息通过平台发布给每一个老师和学生,让每个老师和学生均能在第一时间在平台了解到当前的安全形势,从而形成群防群控的格局,也是对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培养。第四、注重预防各种灾害的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对于真正遇到灾害时,学生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具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三)加大经费的投入

绝大部分高校对校园的安全稳定都非常重视,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予以保证,对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进行了必要的经费投入,但对于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方面还不够。一方面应提高安全保卫队伍人员的福利待遇,对稳定安全保卫队伍能起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建立和完善一套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机制,也需要科研经费上的支撑。只有有了经费投入的保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才能对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保卫工作校园大学生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思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上海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经验谈(英文)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亟待加强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