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2021-11-30程伟芳
程伟芳
(洛宁县职业教育中心,河南 洛阳 471700)
一、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数学教师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教学中时,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情况、个性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数学项目。中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大,数学学习基础差,学习热情不高,甚至思想行为也比较偏激,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中职数学教师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要遵循“以数学项目为学习线索,学生为主,教师在一旁加以指导”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数学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设计学生感兴趣并能主动学习的项目内容,这样的项目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线索,学生可以根据项目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逐步完成项目,从而能够让学生掌握系统化学习的方法。当学生在执行数学项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执行项目时,也要随时关注学生遇到的问题,在学生解决不了时加以指导,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方法提示或解题思路。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扩大学生知识面
大多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差,学习能力弱,在学习数学时对于稍难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教师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设计的数学项目大都是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设计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项目内容的难易度也都是呈阶梯状逐步上升的,因此,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成项目内容。而且项目教学法的内容也极为丰富,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动手实践的程度也高,学生在动脑思考活跃思维时,可以有效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数学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中职学生本就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学生更是有厌学的心理,常规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师通过应用项目教学法设计内容丰富有趣的项目,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自然也能得到充分地调动,而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了,会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也会提升学习积极性,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更新教师的理念
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许多教师都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并及时创新教学方法,但是还有一些中职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导致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数学教师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时,便会发现这一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能让中职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也能达成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时,数学教师便会注意到创新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价值,从而可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并可以将这一教学法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四、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兼顾学生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压力不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小。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学生在毕业后是直接就业的,所以一些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便不会十分上心,在学习数学时也会很吃力。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不喜欢数学,没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阻碍了数学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在项目教学法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项目时并不能随自己喜好随意地选择项目内容,要明白设计的项目会对教学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要掌握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在设计项目时,除了要围绕教材内容,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难度不高学生能够理解的、充满趣味的优质项目,以便提升学生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同时,数学教师设计的项目要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掌握教学重难点,通过有序且灵活的教学环节,指导学生逐步完成项目,并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方向,实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完善数学课堂设计
中职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设计时,要有针对性的依据课堂内容,结合数学教材展开教学设计。数学教师要根据设计的项目,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还要制定学习任务表,让学生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在获得数学知识后就可以有效掌握它,从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数学教师自身也要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教学水平,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创新教学方法。例如,中职数学教材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不同的章节内容,每个章节就可以设计一个项目。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完成练习任务,以便能够巩固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只有学生有了学习任务,才会有计划地学习数学知识[2]。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适当对任务加以指导和说明,让学生有目的地完成任务。同时,教师在分配学习任务时可以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分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项目实施环节
在项目实施环节中,数学教师要依照教学方案的设计步骤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指导工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除了分组学习,数学教师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经典的数学案例或者生活中的数学事例,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连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生活性与关联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以便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因为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在学习数学时常会出现理解不到位、解题错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项目教学时,数学教师还要实施鼓励教学的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多多思考,对学生的想法意见加以赞扬,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强化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给予优秀学生一些物质或言语上的奖励,让学生大力宣传 奖励内容,激励其他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
(四)进行项目小组评价
数学教师既然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学习,就要在项目完成后做好项目评价环节。评价的方式不局限于小组成员间的互相评价,还有个人自评、组外互评、师生互评等,让学生与教师有一个全面系统地评价,从而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优点,促进学生取长补短。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小组评价,对表现优异的成员施以表扬,为表现较差的成员总结经验,分析他们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只有在完成最终的这一环节之后,才能彻底完成项目教学,才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融为一个整体,使数学教师实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标[3]。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教师可以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每个理论概念之中,以此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深入探究数学教材,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选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项目,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项目中实现巩固复习、掌握数学技巧、提升学习能力并活跃思维的目标,实现中职数学的优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