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初探
2021-11-30张姝炜
张姝炜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引言
纵观当前各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发展壮大,给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同时,保障思政教育的开展对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实际,在了解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的具体影响内容之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使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改革完善当前思政教材体系中的理念与模型,在新时代发展之下确保高校思政教育更加的综合、科学,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并进一步完善其成果与绩效。
一、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高校思政教育
(一)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
由于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高校的思政教育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问题与困难。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高校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在教育教学中引入互联网的相关只是要点,只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此,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应当充分的接住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好等特点,为思政教育进行宣传与弘扬,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由于互联网发展与以往的传播没觉得形式以及其具备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为此,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应当注意把握时机,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于互联网发展的又是进一步的推动思想政治的理念已经方法。通过互联网的使用实现各高校之间的资源与信息的交流共享,促进各高校思政教育的进步与发展[1]。
(二)采用网络教育手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兴产业的出现以及快速成长,这其中就包含着网络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好网络授课这一现象,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的结合,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灵活性,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的轻松愉悦,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互联网网络授课教育的推行能够让思政课堂别的更加的轻松,减少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抵触感,提升教学的质量。网络课堂的使用及其不断发展与完善,让思政教育的涉及范围更加的广泛,更多的学生可以灵活分配自己的时间进行思政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2]。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微博、西瓜、快手等社交软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占领了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间,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机遇。高校应当抓住社会潮流中所蕴含的机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进行结合,借助于新媒体这一全新的教学工具,营造新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此,我们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中,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不断地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创新[3]。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具体改革的教学内容
(一)突出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共同积累的智慧结晶,它体现了我们的民族发展历程,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应该要注意突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顺应国家要求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与推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互联网视域下,我们应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自身接受教育的需求,对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与完善,在该校思政教育中如果我们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们所强调的教育教学的重点。在高校中爱国教育不仅仅是作为学校思政教育课程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爱国品质培养的基础。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例如主题电影、主题网文等,以这些学生们愿意并且喜爱的形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让高校在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我们应当坚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发展作为终身坚持的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4]。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措施与策略
(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时应当明确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喜好,听取学生的心声,从而能够采取更好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积极性、被学生所普遍接受的教学形式。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室可以采用短视频播放的形式,通过流行的新媒体以及短视频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兴趣,一改以往课堂枯燥无聊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够减轻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抵触心理,让学生愿意并且能够自己主动的投入好思政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高校的发展进步[5]。
(二)打击互联网谣言
随着互联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效性快、人人可评论这一特点,导致网络中有时间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既有积极有效的内容,同时也包含着不合理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由于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不够完善,对于网络中的信息难以辨认其真伪性,经常会被错误的言论所影响,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具有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衍生与恶化,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讲解积极正确的内容观点,学校的相关人员也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于学校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加以更正,规避不良言论对于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之下为学生营造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高校思政教育的推进落实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成长状况和学生的具体诉求,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融合,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思政教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学习来源于生活,最重要回归与生活,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是可以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减轻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陌生感以及这其中的距离感,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6]。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合理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教师以及学校都是重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思政教育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措施.希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