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技术和系统在通信机房安全与节能方面的应用研究
2021-11-30孔维强
孔维强
南京鼓楼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1 通信机房运行现状分析
为了使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技术和系统能够在通信机房安全和节能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了解机房运行现状,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普及,中国数据中心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机房来说所产生的数据也在朝着增加的趋势而不断发展,比如网络运营服务在不断提升,数据中心机房数量朝着增长趋势而不断发展,同时对于机房的规模来说,总服务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运行数据统计,数据中心占单位用电量的1%,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节能制度合理性实施,保证机房的平稳性运行。在机房中心大多数的运营建设的数据中心,一部分是单位自用,另一部分要提供给数据服务中心的云用户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预测,同时还需要做好可行性的报告以及研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满足用户当前的个性化需求。其次,还需要根据标准化的要求以及标准,做好后续的引导工作、数据中心的安全巩固和节能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系统设计时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比如并没有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以及研究,在后期维护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如果在某一个环境出现偏差的话,那么会对整个安全性能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技术的有效利用,根据通信机房安全和技能方面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技术实施方案,从而避免出现能源浪费的问题[1]。
2 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基础和系统,在通信机房安全与节能的具体应用
2.1 系统的设计基础
在进行这一部分设计时,需要根据智能化网络的特点搭建好完整的总体框架,比如分为数据采集和识别层、网络与传输层、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等多个组成部分,从而使得系统建设能够具备规范性的特征。在此期间需要建立统一而完善的数据接口,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完善智能化能源的管理模式,同时还需要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融入新的资源,实现网络化能源的合理性管控。对于电能质量的问题来说,是随着数字化非线性污染不断增多而产生的,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设备故障和工作频率偏差的有效认识,避免存在较大的电压对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电能质量问题需要严格按照供电电压偏差处理标准,进行有效的应对标准化布局,在整个系统设计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实施时需要科学规范标准化的机房布局,选择正确的设备安装方式,根据气流的运动方向来提高设备本身的散热效果,避免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还可以适当地缩减出风口到设备之间的距离,合理匹配风机的功率,避免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化的机房设计能够解决热平衡之间的困扰,根据集中型发热的区域设备设置相对应的联动调控装置,针对性地解决由于个别因素而导致机房温度偏高的问题,在机房中的空调可以采用回风温度的控制模式,并且还要考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特点,从而使得机房设备可以更加平稳的运行。默认将空调设定温度为较低的值,避免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对于数据中心的机房来说,要根据现场环境选择科学性较强的新技术,并且还需要对能源管控的要求进行不断的优化。
其次,还需要做好能源的有效管控,机房服务器在机房设备中要起到重要的散热效果,并且还要做好对流通道的有效管理,对机房服务器设备温度进行科学的控制,使得设备能够更加平稳的运行。在后续工作中需要通过对冷热通道的有效管控,为数据中心提供强有力的节能措施。首先需要进行耗能数据多方位检测和统计,比如机房总能源消耗和各个设备的能源消耗等,完成数据的统计以及分析,这样一来可以了解机房能耗设备的分布情况,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案,使得能耗问题具备均匀性的特点。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机柜温度采样装置合理地进行温度的采集,使能耗能够和温度进行相互的结合。
2.2 系统设计的方法
2.2.1 整体框架。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依托智能化的网络管理核心来完成数据的采样以及转换,之后再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进行协议的解析,完成无损传输等不同的工作内容。在实时数据采集时,需要全方位了解电磁状态,并且融入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从而快速发现系统类型时所存在的问题。另外,还需要保证机房运行能够具备稳定性的特征,将系统和数据中心进行相互连接,自动化的采集相关的数据,了解电能质量的波动情况。在后续工作中需要保证电能质量,数据传输能够具备安全性的特征,在系统中需要融入网络恢复技术以及数据安全加密技术等,从而提高实际的设计效果。
2.2.2 云平台数据库建立。在云平台数据库建立方面需要根据机房内部现有的网络系统搭建稳定性较强的云平台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上云端的模式进入到反馈的工作中之后,再配合大数据搜集技术在短时间内进行科学的处理,并且还要了解数据对比的发展趋势,对很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判断,从而满足设计工作需求以及标准。在数据仓库建立时,需要根据大数据比对和数据挖掘来面向全部数型综合性的处理,了解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在大数据思维模式下逐步体现出数据的价值。
例如,在进行空调设计和智能调控方面,需要利用云平台数据库逐步地建立其中的能源消耗量监管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动态化的工作模式,根据现场的负荷容量选择以之匹配的能源。由于系统冷源设备在一部分负荷下对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设备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以及要求来了解系统运行的特点。另外,还需要实现高精准度室内温度的调节和辅助控制,空调系统主要由主机和水系统等不同部分组成,但是空调主机占整个能源消耗的65%左右,所以需要贯彻落实节能的理念,比如可以通过预测室内和室外空气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将数据录入到大数据库中,以此作为主要标准来提升实际的约束管理效果。在数据库中需要将最小能耗作为主要的评价函数,判断所提供的制冷量和空调风机的台数等。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运行要求来确定运行时间,实现空调系统之间的有效协调,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需要根据温度来进行有效的分区,对于气流流量和流速来说,要进行集中性的处理,实现精准性的送风,在机架内部也要布置不同的温度测量点完成数据的采集以及挖掘之后,再由系统下发相关的指令,自动开启和调控空调的温度,空调的送风风速要按照标准促进合理性的调节,调节方式和温度调节方式具有同一性的特点,之后再进行现有资源的整合,录入到大数据库中完成数据的分析以及挖掘,实现有价值数据的合理性利用,提升系统运行的效果。
2.3 系统技术的应用重点
在系统技术设计方面需要先利用安全生产技术最为主要的核心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系统需要,避免设备出现频繁启动停机而造成电磁干扰的问题,防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电能消耗的损失,在精准性地测量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量之后,再配合电子互感器来了解其中的实践特征,开发电源智能检验系统,完成对电压和电流的多方位测试,之后,再确定通信协议,掌握电能污染检测的数据,实现电磁干扰等效监控,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还需要采取系统能耗管控的技术,在智能化网络能源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温度采样自动联动控制模式来实现能源的合理性调配,既要满足系统运行的功能,还需要保证能源的合理性配置,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能源计量信息的多方位采样,完成安全管控的一体化系统维护模式,通过智能调控和调控反馈等,避免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2]。
2.4 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具体技术特点
2.4.1 数据中心的标准化。在数据中心标准化建立时,需要根据机房的投资规划要求做好科学的部署,为后续标准化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实际实施时需要缩短项目建设时间,根据项目规模化的要求满足业务的需要。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减少设备兼容性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实现机房设备的有效匹配,提高电能的运行质量。在系统设计时要让机房数据中心扩容更加安全可靠,通过高效率的部署,逐渐成为稳定性较强的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还需要融入虚拟化的储存技术,将机房所设计的能耗模块进行完整性的录入,之后,再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有效的互联,通过各类差异的储存单元实现资源的优化性配置,通过虚拟化技术完成资源的统一性管理,并且还需要和之前的管理模式进行相互的比对,达到综合成本管控的效果。多个分散储存资源共同组成了虚拟的储存设备,在用户完成数据分析后需要储存到云储存设备中,满足各类信息的协同工作要求。
2.4.2 数据备份技术和加密技术。在数据备份技术中,主要是为了防止系统出现损坏的问题,影响实际应用效果,在功能模块建立时,需要根据系统病毒的数据特点来灵活应对在后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备份技术属于重要的保护措施,能够使系统在出现问题时快速恢复重要的数据,防止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
首先,在加密技术实际实施过程中,要通过用户的身份授权才可以读取相关的数据,通过全盘的加密和虚拟磁盘的加密来提高实际运用效果,对于数据库框架来说需要采取全盘的加密模式,通过数据读写储存,采取不同的加密方式。在完成数据采集分类后,需要将数据储存在磁盘的空间内,通过警告数据的部分采用来确定警告发生的时间。在系统应用时需要指派专业人员来负责系统的维护以及管理,比如进行文件和目录的加密,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来提高实际的加密效果。其次,为了保证数据储存能够具备安全性的特征,需要不定期地完成系统的维护以及补充工作,从而使得系统可以更加快速地响应相关的请求,通过自动化选择做好服务器的优先处理,精准性地判断网络流量和能源消耗等,提高智能化网络应用效果,达到节能降耗的工作目标[3]。
3 结束语
为了避免在机房运行时存在较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技术和系统的优势来实现资源优化性配置,既要保证数据的有效搜集,还要为后续节能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构建完善的数据中心,实现能源消耗的全面检测,同时还需要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更加完善通信机房安全和节能的管理模式,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