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化策略

2021-11-30李延刚

河北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根腐病病原菌

□文/李延刚

尽管邢台市平乡县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但从总体的种植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大多数农户主要以小规模种植为主,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产业优势,还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市场对优质花生的实际需求。另外很多种植户在花生栽培过程中不能够执行严格的轮作制度,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花生,使得田间病虫害的积累量不断增加,病虫害呈现逐渐加大趋势,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很多农民群众在花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都存在管理不及时、不彻底、不科学的情况,严重影响到花生产量,给种植户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花生种植产业的顺利推进,需对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做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明确最佳的防治方案,确保出现病虫害之后,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一、花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花生根腐病茎腐病

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是幼苗到成熟阶段很容易发生流行的两类病害,该类病害一旦传播流行,花生的植株叶片上会出现很多黑色小斑点,随后逐渐腐烂造成整个花生植株枯萎。花生根腐病茎腐病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好科学有效的种植地选择,种植地土壤黏重,栽培管理关键环节高湿高温,给病原菌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当天气过于干旱或者潮湿,花生的叶子将会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有时还能够看到病斑上生长出很多凸起的孢子,降雨量增多后会使得花生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处于危害之中。

2.花生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病菌主要从花生茎基部侵入到花生植株,影响到花生的健康生长。发病初期在患病植株的根部会出现一些不明显的菌丝,菌丝呈现白色丝状,依附在花生的根部。病情加重之后会形成菌核,最初为白色,并随着施肥量的多少变成黑褐色。随后病原菌逐渐向上危害叶片,造成整个叶片变黄。在花生开花前枯死,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3.花生地下害虫

花生地下害虫种类多种多样,可以对花生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造成危害,其中在花生苗期和出苗阶段危害最为严重。花生地下害虫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一旦遭受虫害,植株的地下果实会出现空壳或者局部腐烂,造成整个花生植株死亡。

4.花生叶片类害虫

棉铃虫、夜蛾是花生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叶片类害虫,该类害虫主要以采食叶片和花生的果实为主。正常情况下,花生叶片类害虫大多成批出现,在不同的害虫繁殖阶段,均对花生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红蜘蛛、蚜虫也会对花生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主要危害花生的叶片,需重点防治。

二、发病原因

造成花生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了自然因素、周围农作物布局以及人为因素,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造成了发生病虫害快速传播流行。从人为角度分析,很多种植管理人员在发现田间出现病虫害之后没有重视,早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加快了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这是造成很多病原菌繁殖生长的主要原因。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过小,气候存在不同的干旱情况,都会造成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最为重要的是很多种植户在花生栽培管理过程中没有制定有效的轮作制度,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花生,使得土壤当中的病原菌数量显著增多,加重了第2年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另外花生栽培过程中,如果周边的很多农作物当中的病虫害会对花生的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就会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向着花生田传播蔓延,危及到花生的健康生长。

三、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化策略

1.转变传统药物防治模式

目前很多种植户在发生病虫害防控中,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且很多农药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诸多不当之处,有些种植户会选择多种类、大剂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使得病虫害的耐药性显著增强,花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农田土壤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生产能力显著下降,给多种花生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提供的条件。对此就要求农技人员深入种植田间,对种植户进行有效的培训教育,转变传统的药物防治模式,积极推广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指导种植户能使用一种的,尽量不使用两种,能使用窄谱类的药物,尽量不使用广谱类的药物。另外还应该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利用生物农药的专一性特征,对病虫害做出精确性的防控,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2.坚持农业防治为主的理念

花生病虫害防治,应该始终坚持农业防治为主的理念,通过科学选择种植地,避免重茬种植花生,构建针对性的轮作制度。清理好田间杂草,控制田间群体密度,加强通风换气,严格控制好田间湿度,能够大大减轻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在病虫害发生流行期间,还可以在田间释放害虫天敌,或者利用各种杀虫灯杀灭田间病虫害,或者利用各种生物农药杀灭田间病虫害,减少寄生虫。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根腐病病原菌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不同药剂对青稞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