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资市场种子经营存在问题分析

2021-11-30朱艳丰

河北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技农作物主体

□文/朱艳丰

邯郸市曲周县全县农业人口48.2万,占总人口的90.4%。耕地面积78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16.8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84.22万亩,总产39.25万吨。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蔬菜、林果、油料等。本文针对曲周县农资市场中种子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拥有种子生产企业12家(育苗生产),种子经营企业21家,常年生产销售育苗8.3亿株,销售农作物种子1800余吨,粮食生产获得17连丰,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等多项国家荣誉。

二、存在问题

1.规模以上企业较少

全县12家生产企业,全部为种苗生产企业,主要农作物生产企业为零,不能很好的满足主要农作物种子需求,种子产业发展滞后。

2.市场管理不够到位

当前阶段,走街串巷销售种子较多,质量无法保证,种子执法人员队伍不够壮大,管理困难。受执法条件限制,农民群众举报后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很难抓住违法现行,每年举报案件不能从速查实,往往造成农民受损现象。

3.经营主体素质偏低

一是对农作物审定政策等理解不够透彻。例如:种子标签标注国审品种,经营主体片面的认为在全国都可以种植,从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农民群众,造成很多品种未审先推,结果出现玉米空杆、倒伏等问题频发,造成大面积减产,极大的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二是全心全意为农服务意识不强。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背职业道德,甚至有的经营主体竟然说:“我们坑农,但是我们不害农”等等此类的语言。三是农技知识欠缺,指导能力不足。经营主体不能亲临一线做指导,对出现病虫害农作物不能正确引导,做出相应管理方案,需进一步提高农技水平。四是承担风险能力较低。按照《种子法》规定:农作物种子质量出现问题,应由底级经销商给农户赔付后向厂家反映追要赔偿金。但是,底级经销商往往没有能力作为第一责任人去赔付,造成较大信访隐患。如:我们县农业农村局每年都要处理多期种子纠纷,如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群众上访。

4.种子经营门槛较低

没有前置许可,只要办理营业执照、厂家委托就可以经营,造成大量外行人员从事农作物种子销售,质量和服务上无法保证。

三、意见建议

1.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生产企业

农业农村部门争取上级种子企业扶持资金,扶持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再生产;地方出台政策鼓励农作物生产创业,对企业用地进行扶持,最大限度满足本地农业生产需要,减少物流费用,减轻农民负担。

2.壮大执法队伍,提高执法能力

种子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阶段,进一步壮大执法队伍,配套执法车辆,提高执法的机动性、时效性,把违法行为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3.提高培训力度,强提农技水平

一是对审定品种的区域、特征特性、种子经营风险评估等开展系统培训,提高为农服务的意识,全面掌握经营知识后开展经营。二是农技知识再提高,经营人员不能亲临一线指导农业生产,缺乏实践经验。把农作物种子经营主体农技知识培训纳入培训范畴,把培训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适时对经营主体进行培训,提高农技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生产安全性。

猜你喜欢

农技农作物主体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论碳审计主体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