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研究与应用
——基于甘肃省陇西县马湾村“三资”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30黎利龙

河北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三资集体经济集体

□文/黎利龙

关键字:三资;管理;规范化;农村

农村集体“三资”,是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资金的简称,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各级财政逐步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集体“三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薄弱到壮大的“跨越式”发展。从2020年底统计数据来看,全国299.2万个农村集体已拥有资产总额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非经营性资产3.4万亿元,集体资源性资产总面积65.5亿亩,数量非常庞大。农村集体“三资”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关注度最高、矛盾点最多、涉及面最广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21年,笔者及所在研究团队,依托甘肃省定西市科技计划项目,选取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马湾村为示范点,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研究探寻一种新形势下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模式,为构建规范高效的农村“三资”管理体系提供有益借鉴和和实践参考。

一、开展清产核资,明晰集体资产家底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摸清资产家底、明晰产权归属。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要求,以村组为单位,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分类清查核实,按照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三个类别分类登记并建立台账。以后每年末开展一次资产清查核实,对当年资产新增、核减等变动情况进行更新登记。同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

1.建立资产管理“三本台账”

通过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资源性资产台账、经营性资产台账和非经营性资产台账。资源性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山地、“四荒地”、滩涂水域等;经营性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机械设备、房屋建筑物、农业设施及资产股份、无形资产等;非经营性资产包括集体用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资产。

2.建立资产管理“一个系统”

在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方面,甘肃省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将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和经济合同全部录入监管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将村集体财务核算、资产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等纳入平台管理,实现集体“三资”管理网上指导、审计、监督、公开、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水平。

3.建立资产管理“六项制度”

要实现集体“三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必须建立资产管理“六项制度”,分别是将集体资产按照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分类建立台账,并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的集体资产登记制度;明确资产租赁、发包、入股等经营行为必须履行民主程序,通过公开招投标或其他形式公开进行,在公开公平的原则上签订经济合同的资产使用制度;明确各类资产管理主体、管护责任及维护方式的资产保管制度;明确资产处置的主体、原则、程序及收益分配管理的资产处置制度;每年末开展一次资产清查,及时掌握更新资产变动情况的年度清查制度;每年度资产清查结果按要求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上报的定期报告制度。两项制度共同构成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深化产权改革,建立集体经济组织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构建现代农村产权管理体系和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通过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核实资产存量,明晰产权归属。按规定甄别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将可量化的经营性资产,以份额或者股份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依照法定程序成立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开发资源、管理资产、发展经济、服务成员、收益分配等职能。管理机制方面,在尊重成员意愿的前提下,村党支部书记依照法定程序,通过选举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两委成员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交叉任职;账务管理方面,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别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村级办公经费在村委会账户核算,其他属于村集体的资金在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核算。

三、规范财务管理,构建高效运行机制

1.规范财务开支审批

村集体财务支出,主要包括村办公费用、干部报酬等管理费支出,以及集体经营支出、专项开支、公益事业等其他支出。村集体按照“四议两公开”民主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议制度,完善村集体财务审批制度,明确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职责和权限。财务支出在取得合规、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后,由经手人(或证明人)签字,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负责人审批,最后由报账员(或财务人员)完成报账。对日常财务开支按规定实行分档审批制度,对重大开支履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财务支付结算完成审批流程后,要按照财务公开要求及时进行公开,接受全体村民和集体成员监督。

2.明确财务岗位职责

村集体要按照相关会计制度要求,分别设置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或报账员),会计人员要建立村集体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科学设置有效的会计科目,准确反映村集体经济活动情况。每月在“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中完成所有账务核算和财务报表,以及资产资源、经济合同、财务票据的信息录入工作,在日记账的基础上,做好总账、明细分类账和备查簿等,确保会计核算的合法合规和真实可靠;出纳人员(或报账员)主要负责现金管理工作,并做好库存现金日记账登记和票据登记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应当定期(每月、每季)与开户银行核对账务,与出纳人员(或报账员、库管员)核对账目,做到账账、账款、账实相符。

3.建立收益分配机制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让集体红利惠及每一位集体成员。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履行好村集体收益分配职能,及时、准确核算全年经济往来收支,全面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全面核算村集体经济当年收益情况,确定可进行分配使用收益资金额。在确定年收益的基础上,明确集体收益使用程序,按照确定方案、审批报备、公示公告的程序进行分配使用。

4.落实民主理财制度

村集体要定期、逐项、逐笔将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账务账目向全体村民(成员)公布,接受全体村民监督。其中,年初要公布本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定期(每月或每季度)要公布各项收支情况,年末要公布各项财产、收益分配、债权债务等情况。尤其对集体资产资源发包、集体工程项目承包、工程招投标及预决算、集体土地征占补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涉及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实行专项公开和随时公开。

5.加强债权债务管理

村集体要建立债权债务登记簿,及时登记发生的每笔债权债务,定期与债权人、债务人进行核对。对集体债权要积极催收,防止呆账、坏账发生;对集体债务要制定债务偿还规划,按期偿还。确属无法收回的不良债权和无法支付的债务,要通过召开村民(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公示后报乡镇备案后方可核销。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禁举债用于发放报酬福利、村级办公支出、兴办公益事业等事项,不得由村集体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借款、贷款担保。

6.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是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的主要执行者和管理者,其法制意识直接影响村集体财务机制运行效果,通过对相关人员开展政策法规和法制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养成懂法、守法的良好意识与行为。要重视农村财务队伍培训工作,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培训机制,重实际、重实用、重实效,把财经法规、会计实务、电脑操作技能作为培训重点,切实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建立规范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要依托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监督体系,村集体管理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经济意识,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进而形成制度健全、管理高效、产权明晰、科学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管好、用好集体资源资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三资集体经济集体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警犬集体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