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

2021-11-30刘振宇赵兵凌峰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配电网变电站线路

刘振宇 赵兵 凌峰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青浦供电公司 上海 201700

引言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能源转型发展的方向,构建高效的能源系统,不仅关注能源开采到终端利用全过程的能效,还包括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电力行业监管和电网企业都越发重视运行效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典型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监管将运行实效作为监管重点,电网企业以提升效率效益为目标导向,将运行效率作为电网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决策因素。

1 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

1.1 系统运行技术

配电网电力工程所使用的设施因城乡分布、地理位置等的不同而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区域都进行着配电网系统的构建,以满足各时期的用电需求。但经济和地区等因素给配电系统的优化带来阻碍,可能在传输上出现问题,也易使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释放,足见当中潜在的技术问题。为此,配电网的运行应迈向自动化,通过多种不同技术的融合,让电力输送做到科学且全面配置,同时调整各阶段的供给量,对配电网所用的资源做到极大程度节约,使成本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扩大化。

1.2 补偿技术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环节在新形势下暴露出施工方式的不足,缺少科学性的参照,同时没有过多理论上的支持,故使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得不到有效运行,继而使电量输出不足,留下不同程度的隐患。与此同时,部分配电站的发电机功率与实际运行的需求不同,那么整体功能有着不稳定性,在供电环节缺少有序性。电力企业可在供给系统中巧用无功补偿设备,将配电网的环境做到相应优化,让配电设施能够释放出其应有效用而满足不同的供电需求。

2 变电站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防范不足

所谓的变电站就是电力工作系统当中对电压和电力进行变化并进行电能分配的场所,其现场作业的危险性是非常高的,但目前国内变电站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严重不足。且变电站在实际的安全作业过程中本身就会受到诸多不同类型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安全防范意识、措施不足的情况下,变电站实际的现场作业往往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轻则产生经济方面的损失,重则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例如笔者进行实际调查后发现,一些变电站的值班工作人员未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重视对各类危险区域进行控制,实际的操作过程都存在着严重的敷衍了事的情况,对于这一情况,变电站工作单位自身是急需要进行处理的[1]。

2.2 运行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变电站是一个系统性非常强的工程,因此实际运行过程和内容都是比较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变电站的实际运行管理工作就比较容易混乱,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产生一定的经济上的损失事小,但对于变电站高效运行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这样也就不能满足国民和时代日益提升对于变电站运行方面的需求,对于社会经济和变电站自身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2],因此,变电站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运行管理工作,使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2.3 安全检修的力度严重不足

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一部分,为使电网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变电站就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修工作,将存在的影响现场作业的隐患因素尽量排除,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经常性发生检修力度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变电站的现场作业,还会影响到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例如在设备的安全检修工作当中,并没有及时的发现设备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后续的现场作业过程中极度容易引发安全方面的问题[3]。

2.4 恶意攻击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在电力信息系统网络中还存在着恶意攻击的安全风险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着网络系统与管理存在漏洞的问题,攻击者可充分利用漏洞而对电力信息系统中存在的网络资源实施观察,还可根据自己的意图连接系统网络,将存在的网络资料盗取及采取删除的措施,让电力企业失去重要的数据信息。恶意攻击行为的产生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危害属于直接性危害,且造成的损失较为巨大,经分析恶意攻击类型包括缓冲区溢出攻击模式、拒绝服务攻击模式。

3 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措施

3.1 严把安全培训关

筑牢预防“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技能不足”的防线。切实做好外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是做好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在外包队伍入场时,由安监部负责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优选安全培训内容,提供培训资料,做好培训指导,由外包单位自行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两票”(工作票、操作票)资质培训,电厂项目责任部门、安监部负责组织考试,各外包单位和电厂各部室按照职责分工,对培训和考试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做到真学、真考,严格执行三级入厂教育培训和专业技能考试,严防不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一经发现,按照“谁审查谁把关、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追溯责任。通过教、培、考的有机结合,提高外包队伍安全素质,为保证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3.2 严把主体责任关

外包单位是本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必须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外包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抓好责任落实和制度执行;配齐配强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投入;配足必需的设备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保障资金投入;切实抓好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排查治理各类隐患、查处违章行动,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外包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满足要求。

3.3 优化管理措施,实现规范操作

配电网电力工程在新时期下重视各操作环节所需的安全管理并对所用措施做到极大程度优化,使变压器、线路和多处杆塔等管理凸显出极强的规范性。具体而言。

3.3.1 设计杆塔管理时,应将重点放在架设环节,使整体结构稳定,故应结合强风影响、底部的埋挖需求等来进行操作。电力企业应对实际的加固标准做到深究,计算出架设高度、选用金属材质的杆,同时根据区域特点规划所用线路,让其更为科学而迎合配电网系统的需求[4]。实际操作时,电力企业应加强现场的管理,让地锚、抱杆等完成布置,重视铰磨施工,对于地面拼装应做到细致化。施工人员还应将螺栓进行固定、找准吊点,要对操作现场做到及时清理,让各工序同时进行,控制好施工的整体进度。

3.3.2 针对线路环节,采用架空手段,特别是野外操作时应做到多方考虑,例如,对实际的传输环境和不同干扰因素进行收集,继而设计出应对短路情况的方案,做好精准化预防。若遇到线路交叉而引发的一些问题,电力企业可深究设计图纸,将施工的困难逐一克服并控制好整体的成本。对线路进行组装时,施工人员应结合可能出现的结果或风险预测等来优化线路,对其中装置做好增设,例如,线路中所需用的绝缘子应带有防雷功效,将意外事故概率的减少。

3.4 巧用自动技术,凸显智能管理

配电网的运行中受到各环节的影响及设备本身精准度的制约而易出现一些误差,故自动化操作可将失利等问题做到极大程度避免,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整体的供电服务在新时期下呈现出智能和优质化。自动化技术与配电网电力工程的结合时应做到有方向的改进,而不是呆板套用,让供电稳定性增强,还能对配电网络的功能做到科学且全面化的配置,让网络带有极强的疏通性,应对以往遗留的问题而凸显自动化技术的价值[5]

3.4.1 在架空线路的设备中增设自动开关,根据合闸操作的实际原理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让开关的配置操作有着精准和灵活性,还能在先进技术下做到主从综合监控。

3.4.2 可增设电缆线路的设置开关,结合实际需求,配以自动的三遥功能而自动隔离故障所在区域。例如,环网线路中某个一遥出现突发故障,那么三遥功能会开启而将信息传递至总控制中心,继而迅速将故障区域进行隔离。

3.4.3 在架空分支位置处增设线路开关,使之能够对控制模块进行自动化的保护,配以故障隔离来减少整体损失,能够在最快速度中完成高质量的检修,将常见问题做到极大程度的规避,同时还可以对整个运行系统做好配置。

4 结束语

配电网投资已连续6年超过主网,是电网建设和改造提升的重点。近年来,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和产业迁移、新能源高速发展,配电网运行效率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深入剖析研究,以指导今后的电网建设和运行,更加经济高效地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猜你喜欢

配电网变电站线路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