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21-11-30路珊丹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环卫中心
文/路珊丹(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环卫中心)
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激发事业单位潜力的重要手段,而建立合理且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正常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各事业单位以一定激励措施引导人才促进相关技能的提升,以此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运行高效性、专业性的目标。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充分尊重每个工作人员的特点,引导工作人员将其特长或天赋进行发挥,构建独具特色的事业单位内部运营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事业单位的内在潜力,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的创造力,保障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进步。
一、激励机制的实效性意义
(一)助推工作人员工作潜能的发掘
经过对大量相关材料的查阅,发现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挥的潜能不够,基本维持在二三成之间,阻碍事业单位长远目标的实现。当工作人员受到鼓励时,其工作潜能会大幅度提升,甚至可以达到七至九成。工作人员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事业单位稳定前进的基础,而激励机制的创建可以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对工作人员工作潜能的激发具有一定助推作用。同样的工作人员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中使用相同的工作设备,在受到激励与未受到激励的不同情况下,其展现的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对于自身潜能的开发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二)使事业单位效能获得飞跃式进步
事业单位效能的提升是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的外在表现,而事业单位效能的提升与资金利用率、设备先进性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提高资金利用率、引进先进设备,可在一定阶段内推动事业单位利益与效能的提高。从长远角度来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事业单位效能的持续性增长。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激励机制的扶持,激励机制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有序且正常运行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加强对激励机制的运用,可有效促进工作人员个人绩效的增长,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各部门运作目标的实现,保障事业单位内部运营的高效性,使事业单位效能获得飞跃式进步。
(三)构建与人才建设相适应的氛围
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与其技术研发能力息息相关,而新技术的开发离不开相关人才的努力,人才是事业单位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越来越重视。激励机制成为提升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的有效方式,增加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发展理念的认同感,使工作人员为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激发工作人员的向心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使人才的成长与事业单位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促进事业单位人文环境的全面建设。
二、激励机制运行的不同激励措施
随着各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激励机制的应用愈发广泛。事业单位在运行激励机制时,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以此满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物质及精神需求。
(一)物质层面的激励措施
物质激励是各事业单位比较倾向的激励措施。在物质层面的激励措施中,薪酬福利激励是影响人们就业选择与岗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同一事业单位中,不同的岗位会设置不同的薪酬福利,甚至学历也是影响薪酬福利的一项因素,不同学历在同一岗位上的薪酬福利也存在一定差异,薪酬制度出现此类种种差异,可有效激励工作人员提升自身学历水平与相关职业技能,促进“才尽其用”目标的实现,保障事业单位运转的高效性与秩序性[1]。
(二)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
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相较于物质激励而言,其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以满足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诱发工作人员才能的充分展现,使其对工作产生高度热情,主动投身于工作之中。事业单位在实施精神层面的激励时,一般是通过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肯定、对工作人员失误的包容、对工作人员人格的尊重等,可将其归纳为情感激励、荣誉激励与职业生涯激励等。
三、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建立的科学性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为提升其市场适应力,管理人员根据自身对市场的基本认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没有考虑事业单位目前的实际现状以及事业单位内从业人员的需求,甚至未深入分析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导致其制定的激励机制科学性不足、合理性缺乏,可能出现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相违背的情况。此外,部分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搭建比较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做到有效落实,不能满足工作人员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降低工作人员积极性,使其面对工作时产生懈怠,甚至出现“摸鱼”的状况。
(二)激励手段运用的多样性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对激励机制的运用较为重视,并将激励措施管理放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首位。但其运用的激励手段较为单一,多样性不足,对工作人员以物质奖励为主,充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活需求与福利待遇,但对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重视性不足,对于工作人员精神层面采取的激励措施较少,未满足工作人员自身发展需要,使工作人员认为其所在事业单位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导致离职现象严重,使得事业单位无法留住人才,不利于事业单位创造性目标的实现;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人才的缺乏不利于事业单位日常的经营与管理,导致事业单位的运转存在一定问题,甚至可能会使事业单位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
(三)激励手段实施的灵活性不足
大部分事业单位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高度重视。但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激励手段时灵活性不足,激励措施的运用较为僵化,导致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缺少认同感。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对激励机制的认知不足,他们认为只要给予工作人员适当的薪酬福利,就不必重视工作人员的个人意愿和职业生涯规划,随意调整员工的休息时间,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生活并不尊重,工作人员感受不到事业单位对自身的重视,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不强,导致事业单位的发展稳定性不足、根基不够牢固[2]。
(四)构建的评价标准合理性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构建的评价标准差异性较大,合理性不足,甚至可能会导致部分工作人员任务量较为繁重,无法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可能出现无偿加班的现象;部分工作人员任务量较少,可能出现在工作时间内无工作可做的现象。此类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 工作人员的利益,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失去公平性,使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较为消极,降低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主观意愿过强,甚至产生“任人唯亲”的现象,对其他工作人员的评价有失公允,导致其构建的评价标准不够合理,无法保障事业单位内部竞争的公正性。
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员工认知
工作人员要明确激励理念的核心内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培养工作人员对激励机制的认知,明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利用激励的重要性和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具体方法以及方案落实,确保行之有效。另外,工作人员还要明确激励机制,落实效果会关乎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相关政策的作用,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各个岗位的职能特点,明确当前工作性质,建立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借鉴其他单位的应用经验,邀请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制定适合自身的专属制度,落实人才强国的核心理念,推动企业发展[3]。
(二)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的完善性
激励机制的完善性关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运转。因此,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加强对单位实际情况的掌握,充分调查与分析市场变化规律,注重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预测,对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意见调查,根据市场状况给予合理的采纳,制定与事业单位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保障激励机制的制定具有高度科学合理性,在制定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还应进行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目标的细化,事业单位管理层根据每个部门不同特点与发展方向制定与部门发展具有高度符合的部门目标,各部门管理层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不同特点及特长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目标,促进目标递进式实现,促进事业单位终极目标的实现[4]。
(三)促进激励手段的创新性建设
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未来平稳发展的基础,很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已经在经年累月的管理过程中认识到这一点,会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工作积极性,树立危机意识,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为单位发展贡献力量。有效的激励制度是指可满足员工需求的奖励措施。工作人员的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因此,应加强对激励手段的创新性建设[5]。首先,应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制定满足其需求的激励机制,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应注重对工作人员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建立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融合的激励机制,促进工作人员效能的显著提升。此外,在建立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前,应加强对单位工作人员的调查,根据大部分工作人员需求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满足其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最后,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以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促进激励手段的创新,增强激励措施的时效性,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潜能。
(四)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利益的尊重
事业单位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注重对工作人员意见的采纳,并对未采纳的工作人员意见进行详细分析,使工作人员明白其不合理之处,感受到单位对自身意见的尊重;还应尊重工作人员独立人格与发展观念,建立与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提升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人尽其才”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应加强单位管理层正确认知的建设,尊重员工的意愿[6]。
(五)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注重约束与激励的结合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事业单位发展实际与部门运行特点,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并制定相应激励措施,鼓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从中发现工作人员的不足之处,分析其成因,促进工作人员能力的提升。在建立机制的同时需要设立一定的约束制度,保障激励制度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工作人员潜能的开发,以约束与激励并用的方式,促进工作人员发展的专业性。此外,还应加强监督机制的建立,保障管理层与工作人员之间竞争的公平性,保障评价体系制定的公平性与透明性,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五、结语
总而言之,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激励手段的灵活运用,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动力,注重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利用约束机制与监督体系,保证事业单位的层级管理,促进激励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升激励机制的效果,促进事业单位稳定与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