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及补救对策
2021-11-30姜伟
姜伟
(广东长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前言
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区别,公司想要上市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等会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等,只有财务达标,才能够获得上市批准,所以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普遍比非上市公司要好。但近年来,一些公司为了顺利通过上市审核,进行财务造假,粉饰财务报表,被查出来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已不是个例,再加上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隐患令人担忧,上市公司亟须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成因
(一)外因
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外部成因。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外部风险成因往往最难判断和预防,因为外部风险因素的变化不受上市公司的意志影响,但却会真真实实地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在外部财务风险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必然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开展,风险发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例如,外部法律政策的变化会影响上市公司制定财务计划,开展财务工作。某上市公司在营改增后没有及时对财务工作进行调整,最终纳税申报时因为没有保管进项税发票而无法实现进项税抵扣,承担了额外的税款费用,造成财务资金浪费。很多人都说,外部财务风险成因不好预判,想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很难,因此放弃了对外部风险成因的分析,以及应对措施的制定等,这种做法显然不妥。
(二)内因
内因引发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是指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机制、技术、人员等因素导致的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不完善导致的。例如,某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针对财务人员确定一套规范性的要求,监督人员也没有认真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司内一名财务专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了公司500万的资金用于个人投资,但后期投资失败,500万财务资金全部化为乌有,因窟窿太大难以填补而败露。虽然该名财务专员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这500万元的款项早已被挥霍一空,其已不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公司在短期内无法追回这笔财务资金,而这笔资金能帮助该上市公司拿下一个项目,引进一套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由于缺少资金,该上市公司只能坐以待毙,此时如果遇到大的发展变故,很容易出现经营危机。
三、上市公司常用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常用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财务报表分析法、指标分析法、风险调查法。这三种常见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在风险分析原理、分析手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是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都比较强。指标分析法就是上市公司以公司内各个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环节产生的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数据为基础,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汇总得到的数据指标进行整理、计算等,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判断。虽然这三种财务风险识别方法不同,但最终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都能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建议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各种风险识别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
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备
上市公司想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全面的识别、分析、预防,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机制,但很多上市公司并未建立起完备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或者管理机制中仍然存在一些瑕疵。第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风险识别体系不完备,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运用的识别手段较为单一,或者识别方法落后,没有及时根据发展变化而优化。第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监督落实不到位。财务管理监督是规范财务人员行为、确定财务工作标准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监督工作,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但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都缺少独立性和执行力。第三,意识层面存在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发展,需要全员认可、全员参与,但在部分上市公司中,其他部门及岗位人员往往缺少财务风险意识。
(二)内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实施内部控制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积极举措,能够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管理压力,但在一些上市公司内,内部控制机制并不完备,内控工作缺位现象明显。一方面,上市公司内控手段运用较为单一,内控手段在财务方面主要包括财务审计、财务预算、财务监督等,但部分上市公司往往只注重某一项或某几项内控手段,没有做到内控手段全面兼顾。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内控流程设计、内控人员管理培养、内控职责划分、内控保障措施落实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内控执行力与作用大打折扣,无法通过内控作用的发挥,实现财务风险识别、防范等。
(三)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建设及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都要求要做好财务人员的管理与培养,但事实上很多上市公司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导致财务人员因能力不足频频出现工作失误等情况。首先,上市公司在财务工作中只关注工作,忽视了财务人员的重要作用,没有及时开展财务培训、财务考核、财务奖惩等工作,导致公司财务队伍进步缓慢,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其次,上市公司各个财务人员在思想认识、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总有一些财务人员即便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不愿意主动学习、交流、实践,最终与其他同事之间的能力差距越来越大。
五、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补救对策
(一)上市公司要构建完备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第一,上市公司要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识别工作,要从整体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还要从细节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做到全面识别财务风险。此外,上市公司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财务风险识别能力。第二,落实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监督部门,并保证监督工作的执行力与独立性,要对财务相关的所有工作环节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要求监督人员对公司资金流量及流动实现全程监控与把握。
(二)上市公司要进一步优化内控机制
上市公司的各项工作都会产生资金,想要持续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构建完备的内控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监督到与财务相关的每个工作环节。上市公司要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对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盘查、复核,充分发挥相互监督管理的作用,加大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力度,确保上市公司资金流通顺畅。此外,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要实现对公司资金的动态管理、跟踪管理,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上市公司中资金的流向,避免资金管理出现问题而导致财务风险。
(三)上市公司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与培养
上市公司想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必须保证财务管理队伍的先进性与能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培训机制、财务管理考核机制等。例如,上市公司要根据公司的整体发展需要以及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条件等制定培训方案,以保证财务管理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此外,财务人员想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鞭策自我、提高自我,在工作中学习和总结,为公司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打好基础,这也有利于提升自身在上市公司财务队伍中的竞争力、话语权等。
六、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补救对策,希望通过相关分析,为上市公司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