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理论构建
2021-11-30■唐莹
■ 唐 莹
产业政策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日本,在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比较宽泛的理解是:“产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营业、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①国内学者的理解一般是:“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整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②总体而言,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和优化产业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电影政策主要以严格的管控和审查制度为主,在市场经济时期尤其是1993年开始,电影政策对电影产业的改革和推动作用才得到体现。从1993年的《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6年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各项电影政策中的产业政策部分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电影产业繁荣发展为指导,对电影产业的高速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未来趋势看,电影产业的发展必然与政府的产业政策息息相关,那么对电影产业政策理论构建的研究自然也应当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明确电影产业政策的制定目标
政策的制定目标是政策在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就应当明确的,是保证政策制定针对性的主要依据。要实现党和政府对电影产业的发展要求,电影产业政策应当充分激发产业活力,营造保障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电影产业政策的制定目标应当包含如下几点。
(一)遵循电影产业发展规律
电影产业是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作为其核心的电影制作是一个创意先行的过程,电影产业政策应当围绕创意来配置资源,这其中包括电影产业的布局、资源的获取等,都应当充分考虑电影制作主体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优质的电影产品作为支撑,电影产业政策应深化供给侧改革,引导多元化的电影内容创作,才能够引领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
电影产品的消费过程有其行业特殊性。电影产品的核心是内容,内容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审美和意识形态,观众消费电影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体验的效用也取决于观众的主观感受。同时,电影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影产品从构思到执行依赖大量的资本投入。电影产业的这两个特点增加了其投资的风险性,电影产品在制作完成之时,其内容已经确定,而真正的市场价值需在宣传、发行和放映之后才能得到体现,并且没有根据市场反馈重新调整的机会。电影产业政策一方面应当打开融资渠道,吸引海外和国内民间的资本,另一方面则应当对投资风险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调控。
(二)建立市场机制,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
我国的电影政策从1993年以来在深化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电影产业当中,促进了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市场体制的效率体现在规模效益,而公平则体现在充分竞争,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应当是电影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从整体市场环境上看,过往的电影产业政策扩大了电影制作的准入资格范围,打破了发行的垄断,培育出了多家从事电影制作和发行的上市企业。在国家加速影视行业发展的指导之下,继续深化电影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的道路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是必然趋势。
(三)政策边界明晰化
能够落地执行的政策才是有效政策,政策边界的明晰化正是政策可操作性的重要保障。对于电影政策而言,政策的客体要明晰,也就是政策问题和政策的目标群体要清楚、准确;政策手段要明晰,对于政策如何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要有明确的界定,不能产生歧义,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二、电影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电影产业政策的客体是电影产业的发展,而电影产业的发展是电影产业通过自我成长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过程。随着社会对电影的需求逐步从数量和质量转向更深更细更多元化的方向,必然涉及到电影产业的结构、组织、能力及规范等方面。
(一)电影产业的结构政策
规划产业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从现有的能力和阶段出发,找到充分发挥本国优势的路径,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效果,使国民经济快速提升。同样,对于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规划产业整体的发展战略,也要着眼于产业当前的发展阶段,从推动电影产业的结构转换中寻求方向。电影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产业的总体收入,也应关注随着社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电影产业的收入结构是否顺应了这种变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这些都是电影产业健康繁荣的必要前提,也是产业发展高度的衡量标准。
1993年的中国处在电影产业体制改革的初期,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都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低谷。当时“3号文件”刚刚出台,在此之前,电影产业的制片、发行和放映单位之间的体制矛盾已经日益严重。从1994年引进第一部进口分账影片开始,分账影片在票房上提振了中国电影市场,重新培养了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也对摸索国产片商业化和类型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其后的几年中,进口分账电影在票房表现上始终保持较高的份额,可以说进口分账片在当时是刺激市场的一剂良方,也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大片”之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增加了每年分账影片的引进数量,但同时也控制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上,一方面适应着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国产电影,同时还以“国产电影保护月”等形式扶植国产电影的发展。2003年国产电影在票房上完成了对进口分账电影的反超,从那以后到2019年,除了2012年因为首次将进口分账片数量从20部提升到34部,国产电影票房份额低于50%以外,其余年份国产电影票房始终高于进口电影,实现了整体规模增长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国产片票房份额。1994年至今的票房数据表明,我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通过发展进口片、扶植国产片引导了电影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了国产影片的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国2008年底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③,随着4G、5G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影响着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电影产业结构政策中,互联网模式成为越来越应该被关注的一个领域。目前互联网视频服务平台的电影供给主要有网络发行和网络大电影两种形式,前者是在影院公映的电影在档期结束或者即将结束时,上线互联网平台,通过会员收费、广告、点播等手段为平台获取收益;后者由于目前的投资普遍比较低,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还不被广泛认可为“电影”。在美国,以Netflix为首的互联网视频服务平台自制的高投入、高质量的电影已经可以参与奥斯卡的角逐,国内的互联网平台也有意打造属于自己的“原创电影”。如果这样的原创电影具备了传统电影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内容深度,那么是否在影院公映可能就不会成为判断其是不是“电影”的标准。这一定义上的争议在欧美国家也在进行当中,根据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互联网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例子,而互联网视频服务平台也必然会在电影的发行和变现方式上进行更多创新的尝试。产业结构的转移往往伴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电影的产业结构中会不会成长出一个专门适应互联网模式的分支,是否应该有产业结构政策进行干预和引导,也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政策的一个课题。
中国的电影产业目前仍是以票房收入为主,而在日本,电影衍生品的收入占到了全产业链的40%,在美国这个比例是三分之一④,这些海外成熟市场的例子说明电影衍生品有比较宽广的发展空间。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应当考虑这个在电影票房之外的市场,引导电影生产环节进行长线的规划,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的成熟,以我国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孕育电影衍生品市场,不但可以促进产业繁荣,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创新途径。
(二)电影产业的组织政策
电影产业组织政策的对象是电影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必须在保持一定的规模效益的同时存在适度的竞争。我们可以从市场效果上去判断电影产业是否健康,是否需要电影产业组织政策的干预,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电影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是否合理。如前文所述,企业具有规模效益有诸多好处,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中企业规模应当保持一定的集中度,以便充分利用产业中的规模经济。第二是电影产业的利润率是否合理。在电影产业中,影片一旦制作完成,绝大部分成本就已确定,电影票的价格又是在一个区间范围之内,所以利润的主要来源是观影人次,企业可以通过较高的观影人次获得利润。合理的利润率源于电影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及宣发、放映的配合,应适当控制因为电影题材、类型趋同或者质量较低而难以获得足够的观影人次进而导致的低利润。第三是电影产业的发展是否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市场机制下的资源分配过程是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不应出现少数企业通过构筑壁垒而决定资源流向的情况,这会导致其他企业资源分布太少、费用水平偏高。这样规模较小的企业才有可能参与到竞争当中,从而使市场充满活力。第四是电影产业是否保持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适应竞争的必然结果,有效竞争的市场中,电影企业会愿意主动尝试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电影制作当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升电影的差异化。
电影产业的组织政策可以通过两类手段达到规模效益与竞争活力的平衡,分别是促进竞争的政策和促进集中的政策。促进竞争的政策主要有打破垄断和扶植中小企业两种实现方式。反垄断是针对垄断产生的弊端,通过政策法规消除这些弊端,扶植中小企业则可以引入竞争,避免市场机制失效,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市场的发展;促进集中是为了避免市场过于分散,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因为产品同质化而走向价格竞争,同时集中也可以降低生产环节中的费用,最终提升产业整体的利润率水平。
在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深化电影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这两类政策手段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3年出台的“3号文件”和1994年出台的“348号文件”,首先打破了中影在影片发行上的垄断,各制片单位可以与地方发行单位直接对接,将影片发行到各级发行公司甚至放映单位。虽然制片单位也经历了一段政策变化过程中的迷惘,但是很快找到了正确的路径,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1997年的《关于试行〈故事影片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和2003年出台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降低了电影制片的准入门槛,将独立制片企业引入了市场竞争,这为推动电影产业内容的丰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改善了电影市场的供给结构,是深化体制改革的重大进步。2001年出台的“841号文件”推进组建电影集团,同年发布的“1519号”文件推动“院线制”改革,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2001年出台的这两项政策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促进集中的手段“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为提升电影产业的规模效益,更好应对国际化的竞争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电影产业的布局政策
电影产业的布局政策是研究政策对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影响。集群化发展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有着更为独特的价值,电影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助于电影人才的聚集。
电影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影视城,也不仅仅是单纯将电影企业聚集在一处就能够发挥出产业集群效果,电影产业集群效应是否能够产生作用主要看有没有形成聚集、协同、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以2004年正式挂牌成立的浙江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为例,在成立之前横店影视城已运营多年,常年驻扎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剧组,有大量群众演员,影视制作需要的置景、道具、服装、设备等一应俱全,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在成为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之后,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从《浙江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到,试验区自成立以来,产业化聚集初步形成。
从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的例子,可以总结出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些经验,即电影产业布局政策应该从引导和保障两个方向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
1.引导规划
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是产业聚集,聚集需要政府的引导,通过一系列手段创造电影产业集群形成的机会和条件是关键。第一是选择好空间载体,也就是有潜力成为电影产业集群的地域,需要有一定的影视产业发展历程,具有区域品牌效应,可整合和利用的资源丰富,这是电影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第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将现有的影视基地或影视园区进一步向可以支持集群化发展的更高层次推进;第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并通过财政扶持引导影视企业入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打消后顾之忧;第四是对产业集群的企业进行战略引导和市场行为规范,指明发展方向,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和相互学习,加强联动与创新,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保障机制
在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之后,保障机制就成为了产业集群持续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是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共生的文化。产业集群与简单的聚集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企业间是否有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并且是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因电影项目而生、随电影项目而去的一次性关系,这需要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在企业间被更好地利用,建立企业之间的信任,降低沟通成本。第二是持续创新的氛围。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发挥比独立企业更高的效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集群更有助于创新,强调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通过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出更多创意,是提升电影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必要保障。第三是基础设施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支持服务能力,应当被重视和建立长期规划。第四是投融资体系保障。电影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行业的风险性,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应当通过设立产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进入产业集群、吸引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等多种手段并举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第五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对电影产业至关重要,除了已有的法律法规,应当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知识产权鉴定能力,通过严厉打击盗版和模仿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护企业的创作积极性。第六是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电影产业集群应当重视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专业组织招聘、专业机构培养和海外人才引进扩大人才引进渠道,并且建立专业人才市场,为电影产业集群提供持续的人力支持。
三、下阶段电影产业政策改革的重点
(一)制片环节
目前,国内制片领域主要依据的电影产业政策仍然以2001年12月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和2004年12月颁布的《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简称《准入规定》)为基本准则,以2016年11月颁布的《电影促进法》(简称《促进法》)为补充。涉及制片领域的产业政策主要在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电影制片。这种鼓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影制片企业的制片许可;二是拍摄许可证的颁发准则。
《电影管理条例》第一次正式允许民营电影制片企业进行独立制片,但还需要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审批才行。电影制片企业拿到了《摄制电影许可证》后方可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从这个顺序可以看出,电影行政部门对于电影制片仍然有严格的行政干预。在2年后的《准入规定》中,这个顺序反转了过来。民营企业只要符合企业注册的工商要求就可以注册电影制片公司,领取到营业执照。然后,企业可以就拍摄的影片向电影行政部门申请《拍摄许可证》。第一次拍片的企业领取单片许可证,一片一报,而连续拍摄过2部的电影制片企业就可以申请正式的《摄制电影许可证》。《准入规定》第七条明确规定,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的电影制片公司,依照《电影管理条例》享有与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在2006年出台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制片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中,对于电影制片企业在制片领域进行经营方面的相关规定并没有较大的改变,而是在拍摄许可证和电影公映许可证的颁发准则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开放。在这一法规中,电影主管部门第一次明确了一般的商业电影拍摄只需要梗概备案。在2016年的《电影促进法》中,也再次明确了这一做法。《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拟摄制电影的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将电影剧本梗概向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备案。剧本备案转为梗概备案,其宗旨应该是将电影内容的艺术性管理交予企业自己,行政部门只从梗概上把握电影主题和价值观是否符合文化审查需要即可。这种转变是合理的,符合电影产品制作规律的。一部电影的梗概在电影开拍前都是可以相对确定的,但剧本却需要一直修改,甚至到拍摄期间和后期加工时都需要修改,而剧本备案则束缚了这种电影属于艺术商品的创作规律。
《管理规定》第四条中明确指出:“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广电部门),经申请可以受广电总局委托,成立电影审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持有《摄制电影许可证》的制片单位摄制的部分电影片的审查工作(以下简称属地审查)。”自此,属地审查成为电影制片企业申请《电影公映许可证》的普通路径。2014年2月颁布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试行国产电影属地审查的通知》再次就这一政策进行了落实。
如果说电影立项的审查主要会出现标准难以界定的问题,那么电影成片审查,也就是最终是否给影片《公映许可证》而进行的审查制则一直是我国电影产业政策在制片领域的难题。目前全世界电影市场相对成规模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实行审查制,而其他国家则采取类似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只是在具体如何界定分级标准上,各个国家有自己不同的分级标准。从电影要实现产业化角度来看,审查制当然有悖于市场机制,因为审查产品的标准和权力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这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的结果,也是电影产业存在多重属性,并拥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的结果。在对待电影成片的态度上,我们的电影政策到底该如何确定好文化和经济的交叉点,找到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促进电影产业在制片领域深化改革的电影审查政策,将是未来我国电影产业政策在制片领域着重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
除了纯粹的国产电影制片外,中外合作制片也是电影产业政策需要关注的领域。在《管理条例》和《促进法》中都有明确指出中外合作拍片属于允许范围。《促进法》第十四条指出:“合作摄制电影符合创作、出资、收益分配等方面比例要求的,该电影视同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摄制的电影。”
目前我国很多有实力的电影制片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电影项目的投资。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开拓海外电影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外合作制片项目会日益增多。由于合拍片等同于国产片发行,在国内票房市场的分账要远远高于进口片分账比例,因此,就如何清晰界定合拍片是否等同于国产片来发行,需要对该项目中涉及创作、出资和收益分配方面的实际条款有更清晰的界定。
(二)发行环节
对于电影产业的发行环节,我们的产业政策干预较少。从《管理条例》开始允许民营资本参与电影发行之后,在电影发行环节,我们更多的是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由于电影发行环节与电影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且又不和消费市场直接挂钩,属于中间流通环节,因此,电影行政部门对于这一环节基本采用市场调节为主。
从2002年正式启动院线制改革以来,由于院线兼有发行和放映的双重功能,所以院线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发行环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下一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在发行上遇到的最大挑战应该是分线发行,而有关促进分线发行的产业政策探讨也会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预计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但是由于全国院线在电影发行上没有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线发行,使所有影片在所有影院都能得到排片竞争机会。但是,都有排片机会,也意味着虽然影院增加,但给与国产片上映的机会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增加,这也是很多国产影片虽然有不错的质量,却不得不沦落为炮灰电影的原因。
我国电影市场难以启动分线发行的原因在子院线制的改革遇到了瓶颈。要实现分线发行,前提是一条,或者数条院线合作能够覆盖足够多的消费者市场,这就需要电影市场存在几条有实力的,能够覆盖大多数消费市场的院线存在。我国院线从成立之初的30条院线开始,发展到今天的50条院线,在近20年时间里,没有任何院线被淘汰,院线之间也从未发生过兼并重组的现象,这是极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从正常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市场的领头企业必然要通过兼并的手段对市场进行整合,实现规模经济。而院线重组实际上正是我国院线制改革目前遇到的瓶颈。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院线是从国有电影公司改组而来,大多数国有院线旗下的影院都是采用加盟制,影院选择加入一条院线,合约期只有3年,3年后有权选择续约或不续约。事实上,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发展良好的院线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的影院加盟,从而实现院线旗下影院的重新整合。但由于我国的地方院线都是国有企业,隶属于当地政府的电影行政部门,这就导致地方院线都不愿意被其他院线兼并,而旗下的影院也受到行政影响,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自主权利加入其他院线。同时,即使是地方政府支持本地院线或影院被其他实力院线兼并,由于院线主要由加盟影院构成,院线的市场价格难以计算。
在2018年《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颁发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局实际上也是出于这一原因停止了院线牌照的发放。但在实际市场发展过程中发现,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如万达、大地加上海联合三条排名前三的院线市场战占有率合计达到31.7%,前十院线市场占有率高达45.57%的现象,但为数众多的小院线却牢牢占据了部分市场,实际上干预了院线融合的产业进程。所以,《意见》又重新开放了院线牌照的发放,实际上是电影产业政策在发行领域的一次变革,而变革的方向显然是趋向于通过市场化手段继续深化院线制改革。
由此可见,在下一阶段,电影产业政策在发行环节必然还会有新的政策出台,对如何深化院线制改革给与行政促进,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剑指分线发行,以实现通过改革发行环节,促进制片和放映市场的继续繁荣。分线发行如果能够实现,对于制片环节意味着更高的产量,更多的市场机会,对于消费者市场来说,电影将会更加多样化,而多样化是电影产业能够实现长期发展的根本基础。
(三)放映环节
下阶段电影放映行业政策改革应当更为多元化,从经济和管理两方面齐抓共管,更有针对性、预见性,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辅助和带动放映行业的发展。
1.加强财税和金融支持
我国目前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均缓慢增长,影院成本大幅提高。尤其是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病毒暴发之后,影院基本处于停业状态,难以维持生计,这说明放映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严重依赖客流量,政策应当更加有针对性、预防性,针对当前电影业票房归零、现金流中断、支出压力高等突出困难,通过下调贷款利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减免租金等阶段性措施,解决放映行业的困难。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在困难时期可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相关企业允许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按国家规定减免电影专资,对有困难的乡镇影院实行特别补助等。其次,应适当对发行放映单位加大奖励力度,电影专项资金可以安排专款,对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贷款贴息,以降低融资成本;并针对电影业资本、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特点,给予制度保障,专门制定电影从业者金融支持条款,并加大电影企业用工保障和职业培训力度,协助放映行业度过难关。
2.更为开放、灵活地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对放映行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的政策导向将重点更多地放在市场监督上,而相对缺乏对于市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下一阶段的政策改革重点应当更为开放、灵活地发挥对市场的指导作用,与院线、影院定期进行开放式沟通,共同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及时用数据辅助市场活动。具体来讲,包括广电总局、国家专项资金办公室在内的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细化院线、影院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规范行业中非影院放映环节的内容,比如演出、会议等场地租赁活动,既提高了影院的非票房收入,又能避免非黄金时段影院场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使用效率。对于行业协会来说,应当进一步发挥协会协调院线影院与其他相关主体,如第三方服务平台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与电商平台协议合理票价,在方便观众获取观影信息、进行线上购买的同时不影响健康的市场秩序。同时,协会还可以根据不同省市区域的观影习惯、观影偏好和受众需求,形成地方小型协会,如影迷会等,及时收集观众意见进行反馈,并定期举办有特色的影评、投票等活动,有利于提高观众的观影积极性,增加影院的观影人次。最后,相关部门应适当扩大对外开放力度,降低电影准入门槛,简化放映审批流程,引进更多海外优秀电影,用多元化题材与类别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影,在提高影院收入的同时为整个电影行业创收。
3.有针对性地加大放映行业政策补贴与支持力度
政策应更多涉及分区域院线、影院资源整合的指导工作,适当加大部分行业奖励和补贴的力度。比如2017年12月,《北京市多厅影院建设补贴管理办法》分别规定了对于五环路以内和以外的新建多厅影院,老旧影院的升级改造,以及农村乡镇新(改)建影院的补贴办法⑤,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影院。此类政策一方面为影院提供了更为灵活自主的经营空间,另一方面根据影院位置的不同,有所区分地进行政策补贴,缓解了影院扎堆建设、密集竞争的压力,同时填补了部分区域的建设空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影院发展的平衡性。未来行业政策应当更多地结合具体省市、地区来实施,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区域带动整体发展。此外,政策还要注重对院线和影院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不仅致力于提升观众的观影环境和体验,还要从根本上为影院成为合格的放映终端提供支持和辅导。包括电影数字化技术和设备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设备维修、养护的专业建议与指导以及人员培训,并搭建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加强院线、影院与观众之间的纽带联系。
如果将过去30年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看成是政策红利的话,那么,在未来30年,中国电影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享受到这样的政策红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得以保持高速发展,一方面源自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则是其起点低、底子薄的客观现实。中国电影同样如此。中国电影走出了从无到有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在未来中国电影向纵深发展时,恐怕很难完全依赖发展惯性,政策的直接作用应该也会慢慢失效,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正常的经济行为。因此,政策制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下,对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的理论构建进行研究,为当下及未来中国电影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南,迫在眉睫。
注释:
① [日]下河边淳、菅家茂:《现代日本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页。
②③ 戴伯勋等编:《现代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④ 《衍生品开发 中国电影准备好了吗》,央广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098208837611166&wfr=spider&for=pc,2019年6月23日。
⑤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北京市多厅影院建设补贴管理办法(京宣发〔201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