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探究

2021-11-30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梁年庚

河北农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校企岗位

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梁年庚

引言

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自动化程度得到了稳步提升,但是农业机械对精密度相对较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操作来要求使用,后续也需要定时地进行相应的维护,才能保证其耐久性,长久的服务于我国当前的农业种植生产。而这就要求有专职的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人员来更好地保证我国当前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因此对于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举措。当前很多高校也在逐步地加强对于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的建设,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1 重改革,促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机械化设备的应用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因而我国当前的职业院校中也非常注重对农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相对较高且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很难真正培养出更好地满足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应人才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也要重视改革来更好地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

人才培养模式对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会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联合培养,这对我国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非常有利。但是当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相应联合培养思想得到了有效推广,但是具体落实情况仍然是不太理想的,因为职业内部缺乏相对比较宽广的实践教学场地且实践操作教学中的双师型教师比较欠缺,因此无法真正的保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理念能够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保证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比如,在入学初期首先要加强对相应农业机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学习的基础,而在基础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需要借助实践操作课程来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以提升教学质量。后续,则通过学生知识累积开始锻炼学生的岗位能力,并通过有效的实际训练来更好地保证其实践操作的精准度。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因此在这一阶段也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来引导学生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真正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在自身的实践操作中。最后,则需要通过相应的校外实训或企业实习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够发展成为农业机械应用过程中的复合型技工人才。而实训或者实习岗位中对于学生的多方面要求都是相对较高的,需要学生适应实训和企业实习中相应岗位对于学生的要求,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也要根据岗位需求来不断地增强各方面能力,更好地适应实习岗位,真正在实习岗位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实际社会发展中的岗位需求,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1.2 教学模式改革优化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模式也是非常关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因此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来保证知识传授,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无法有效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很难对知识有一个充分透彻的了解,因此最终的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当前的教学模式改革中会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探索研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教学改革之后,以学生为主体的相应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稳步提升,因为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应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而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更好地去探究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统编教材的依赖性相对较高,很多课程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来开展的。但是随着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所运用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统编教材相对当前社会发展来说是较为落后的,无法真正的作为相应的课程教学来更好地培养现代化农业机械技工人才。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对课程教材进行有效调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当前的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了解当前实际农业生产中所应用的农业机械的有效使用和维护方法,更好地保证其后续的职业技能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解决相应的就业问题。而当前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是相对比较丰富且先进的,因此在当前的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工作,不仅仅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先进化,也可以逐步丰富教学形式,使互联网教学成为当前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新形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1.3 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过程中的师资力量建设对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建设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等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进而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在师资力量的建设过程中,也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来保障当前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建设质量。首先,学校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因此在师资力量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先设置相应的专业带头人来更好地带领教师团队进行教材资源的整合和课程的有效开发,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逐步培养相应专业教师的整体能力,使其对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课程教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科学的策划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而相应的专业带头人通常需要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专业建设更好的把握质量,因此在农业机械使用维护专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聘用专业过硬的科研团队来助力专业建设发展,使相应的专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更好地保证其科研能力和教学实力的有效提升。其次,专业建设过程中骨干教师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骨干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很多专业课程的开展主要是通过骨干教师来完成的,如果骨干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相对较低,最终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因此骨干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也必须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操作,因此学校在师资力量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加强对于骨干教师的培训,使其成为双师型人才。师资队伍中的年轻力量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年轻力量通常会用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待专业课程教学发展并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来更好地保证最终的相应教学成果。而创新发展会关系到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发展也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也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进,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保障最终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更好地保证对于青年教师的引进效果,要给予其薪资方面的吸引以及认同,更好地保障新兴人才的建设。最后,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对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是相对较高的,但是很多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对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操作却相对比较陌生,因此无法真正地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但是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只有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才能真正的改善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好地推动相应的专业建设与发展。部分兼职教师则可以有效的补充师资力量中的短板,加强实践能力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能够稳步提升,培养更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招聘来更好地补充师资队伍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当前很多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补充兼职教师通常是出自农业机械企业,因此要深入的加强校企合作,更好的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2 通过校企合作,完善产学结合机制

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专业的商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在实际岗位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才能不断地发展自我,成为一个复合型技工人才。因为学校的实践操作场地与具体实践岗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岗位实践机会来保证其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校企合作就是当前复合型技工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在校企的合作过程中,企业会给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使其在岗位工作过程中锻炼多方面能力,适应岗位发展对于相应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当前的专业建设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完善产学结合机制建设,真正地使岗位实习或者培训工作取得相对比较良好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的实现可以为企业提供部分劳动力,学校也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是要真正地保证最终的合作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长期合作战略,这样才能逐步的实现深度合作,真正的保障学生能够参与到相应的农机使用或维护的关键环节中在具体的岗位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地深化相应的合作是非常关键的,而只有校企合作中双方都是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地使合作比较深入且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学校可以与企业达成利益合作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机会,从而在岗位实习中得到有效锻炼提升多方面能力。而企业内部的相应优秀员工在企业岗位中工作时间相对较长,长期的工作实际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有一定的技巧,如果企业工作人员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来,一定可以共同培养优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达成利益合作的同时,也要引进相应的企业优质工作人员来开展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弥补双师型教师不足的情况。

其次,校企合作过程中也要逐步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人才发展需求。而当前校企合作中效应的岗位实习,对学生的毕业和后续就业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利用岗位实习来加强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有效考核评价,利用评价体系来不断地引导学生加强各方面锻炼,适应企业内部各个实习岗位需求,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

最后,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实训基地复刻企业岗位来更好地保证相应基地建设的科学化,使学生在基地训练中能够与实际的岗位进行深度接触,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因此在农业机械使用和建设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学校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好的保证相应基地建设的质量,使基地建设能够为后续实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3 小结

农业机械使用与专业的建设对我国当前农业技术化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更好地保证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建设以及相应的校企合作都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也提出了有效的完善策略,我们相信随着相应策略的实施,一定可以更好地保证我国当前农业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前的农业建设。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校企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