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以开鲁县玉米种植户为例
2021-11-30安静伟韦善清
安静伟,韦善清
(广西大学,530004,广西南宁)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农业科技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生产方式和效率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充分了解农户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因需施策,精准供给才能有效地让各类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玉米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玉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具有发展玉米产业的天然优势。
以“农业科技服务”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共查到相关学术期刊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研究论文70篇,其中着重于需求分析的有25 篇。主要从服务需求意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与供给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农户具有较强的农业科技服务购买意愿且其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特点,生产性技术是农民的主要需求。农户兼业化影响农户接受相关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农户经常性接受培训有助于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农户接受农业科技服务培训的意愿受个人背景特征的影响较大。
2 开鲁县玉米种植户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从需求内容、获取需求信息的方式出发,深入分析受访者个人背景特征、家庭经营特征、玉米生产基本能力等数据。厘清不同类型玉米种植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
2.1 个人背景特征
受访农户中男女主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5~60 岁之间,占总体的64%。61 岁以上的占总体的27%,18~35岁的青年农民占比比较低,仅占9%。男女主人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水平和初中水平,所有受访户的男女主人均没有大专及以上文化。从结果看,开鲁县玉米种植户具有受教育水平低、年龄偏大的特点。
2.2 家庭经营特征
家庭经营特征主要考察的是玉米种植面积、耕作方式、农业总收入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户玉米种植面积低于0.67 hm2的占到受访户的51.39%,0.67~1.33 hm2(不含)的占到受访户的40.28%,1.33 hm2及以上的仅占到8.33%。从中可以看出,开鲁县玉米种植户主要以小农户独立经营为主,户经营面积十分有限。调查中发现,农户家庭组成方式主要是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一般是2~4 人,主要劳动力为男女主人。这与玉米种植户的经营规模是相适应的。从耕作方式来看,玉米种植普遍应用农业机械,这离不开多年来大力推广农机。结合平原为主的地理优势,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种植户间机械应用方式的明显差异体现在农机是否独立拥有。调查发现,使用独立农业机械的占到总体的51.3%,合伙使用农业机械的占到46.5%,仅有2.2%的种植户依旧使用牲畜进行耕作。一半的农户选择了自购玉米生产所需农业机械,剩下的农户则选择了租赁或合伙购买的方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户经营面积的限制,玉米种植面积小的农户仅需租赁就能满足生产需求且能控制生产成本。而一部分有购买能力的农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加持下选择购置必要的农业机械,既满足了自身生产需要,又可在生产季节获得农机租赁的额外收入。从农业收入看,受访者家庭农业年平均收入为29 309.69 元。总的来说,开鲁县玉米种植户呈现出户均面积小、机械化水平高、收入不高的特点。
2.3 受访者玉米生产基本能力评价
受访者玉米生产基本能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生产资料选用;生产技术来源;技术困难解决方式。
生产资料选用具体分为良种选用、化肥选用、农药选用。根据掌握程度分为四级:不掌握、不太掌握、掌握一些、完全掌握。调查结果表明:26.3%受访者完全掌握选用良种,56.2%的受访者掌握一些良种的知识;33.3%受访者完全掌握如何选用化肥,47.2%受访者对如何选用化肥掌握一些知识;30.5%受访者完全掌握农药的选用,52%受访者掌握一些农药选用技巧。从结果看,绝大部分受访者不具备完全独立自主选用合适的玉米生产资料的能力。在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玉米种植户在选用种子时往往参考上一年丰产户的选种,或者是由熟悉的农资经销商推荐;并且受访者普遍呈现出对玉米种子新品种的偏爱,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年年使用市场上出现的新品种以期提高产量。而化肥、农药的施用存在过量的现象,选用上也很依赖农资经销商推荐或者是本村能人推荐。
调查显示:开鲁县玉米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来源主要是家传经验,占受访者总体的70.8%;其次是电视上的农业科技节目,占受访者总体的15.95%。由于玉米生产的基本技术并不十分复杂,因此家传经验可以满足玉米生产的基本技术要求。51.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玉米生产中不常遇到技术难题,38.8%的受访者表示极少遇到技术难题。这说明,开鲁县玉米种植户应用农业生产技术,还是以经验式为主。虽然机械化水平高,但生产过程中农业科技水平并不高;虽然是家庭小面积经营,但精细化程度不足。
在技术困难解决方式方面,分析结果显示:向本村科技能人请教的占受访者总体的59%;自己参考有关资料解决的占受访者总体的13.1%;有技术人员亲临指导的占总体的12.5%;参看技术部门发放的科技资料的占受访者总体的7.8%;拨打科技热线或其他方式向科技人员主动咨询的占受访者总体的7.6%。表明玉米种植户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整体生产能力的提升源于区域玉米种植户内部间的经验交流。
2.4 受访者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出开鲁县玉米种植户的基本情况。下面就受访者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展开分析。
在需求意愿上,根据需求强烈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不需要、无所谓、需要、急需四个等级。其中不需要农业科技服务的占受访者总体的13.89%,持无所谓态度的受访者达到43.75%,需要农业科技服务的玉米种植户仅占27.08%,急需的玉米种植户占15.28%。从结果来看,开鲁县玉米种植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另一方面,31.25%的受访户表示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31.25%的受访户表示影响大,34.5%的受访户认为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明显,仅有3%的受访户认为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完全没有作用。通过对比发现,有超过1/3 的受访户对于农业科技服务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并不十分清楚各种具体的农业科技服务能为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多大的提升。玉米种植户的这种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了其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
在需求的具体内容上,按需求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结果显示:玉米种植户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排名第一位的是种植技术,第二位的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三位的是产品储存技术。从玉米种植户的具体需求内容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增产增收技术上。上文已经分析过,受访的玉米种植户的玉米种植技术主要来自家传经验,由于具有地域性内部交流的活跃性,因此个体间的种植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拉开玉米种植户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一是土地流转因素,即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收入;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农业科技的革新和应用,具体可表现为优良种子的选用、精耕细作的现代化田间管理及对症施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由于玉米收割后并不一定马上售卖,因此其储存的时间、场地条件等也影响其品质,从而影响其价格。由此可见,玉米种植户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实际上贯穿了玉米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
在获取农业科技服务的途径上,列出了常用的14种途径供受访者选择。希望通过电视获得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多,占到总体的53.4%;其次是移动电话方式获得农业科技服务指导,占总体的20.8%;而选择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村干部口头传达等方式的玉米种植户数量紧随其后。从玉米种植户的选择来看,主要还是希望能够便捷地获取农业科技服务,尽量减少时间、场地、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而且传播的农业科技要通俗易学。这一结果也符合上文分析的玉米种植户的个人特征。
3 调查结论
第一,玉米种植户客观上存在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且这种需求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第二,玉米种植户受传统种植习惯和自身条件限制对农业科技服务认识不足,这种局限性影响玉米种植户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和程度。第三,玉米种植户偏好直观、便捷、花费少的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如电视农业科技节目、电话答疑等。
4 对策建议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玉米种植者的综合素质。玉米生产者的受教育水平影响其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认识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重视农业科技服务。因此,针对目前玉米种植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现实情况,一方面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对现有的种植者进行后续职业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完善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差异化服务。政府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新科技。除下乡面对面指导、开办短期集中培训班、印发书籍宣传册等服务方式外,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制作视频教程,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农业科技直播。尽量降低玉米种植者接受农业科技服务的门槛。
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服务。要重视市场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模式、高校科研基地合作模式、农业服务综合体建设等。旨在引入社会力量,打破乡村内部传统经验主导的相对封闭的农业技术发展格局,引入新机制、注入新活力。
树立农民科技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带头人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调查发现玉米种植户倾向于向身边的科技能人进行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