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2021-11-30杨燕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银行业银行金融

杨燕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 100000)

在社会经济部门组成中,金融属于核心部门。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业,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普及率提升,迎来了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可以高效融通资金。互联网金融,可以补充传统银行业的服务缺失,提升社会资金利用率,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等问题,同时减少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群众开始认识和了解金融服务,优化完善社会金融功能。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特征与发展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特征

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可知,其存在多种鲜明特征,主要为互联网金融具备较强获得性,客户不再受到时间、地域影响,相应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互联网金融模式具备去中介化特点,供需双方无需通过交易所、银行业等结构,体现出显著的去中介化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多功能性特点显著,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逐渐出现传统金融行业不具备的功能特征,例如资源配置优势、平台功能优势、信息收集优势、处理优势等。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

在金融行业中,互联网金融模式具备主导性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具备显著优势特点。第一,互联网金融操作平台优势显著,可以为用户提供自动化金融管理通道。在发展期间,互联网金融涉及日常购物服务,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相应提升了管理水平。第二,充分发挥出信息传输优势,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客户在交易中会留下信息,利用信息搜索,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相应提升服务水平,为互联网金融提供较多便利。通过应用云存储等技术,能够提升信息存储的便利性。第三,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效果显著,能够保障交易信息对称性,同时减少金融排斥性。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支付提供便利,交易节省时间。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一)资产业务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传统银行业负债成本相应增加,尤其是在银行消费业务方面。为了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京东推出京东白条服务,阿里推出蚂蚁花呗服务。消费者利用该类服务,可以实现超前消费,便利性较强,上述服务相应冲击了银行业的信用卡业务。此外,传统银行业注重风险因素,因此注重为大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导致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银行业涉及较多审批流程,且放贷时间较长,直接影响贷款需求迫切、资金困难的企业。当前,P2P网贷平台可以有效处理该类问题,服务便捷性高,逐渐代替了银行机构的信贷业务,冲击了银行业的发展。

(二)负债业务的影响

现阶段,多数群众在网络金融平台上理财投资,网络投资门槛低,且群众理财意识、资金管理意识持续加强。相比于企业,个人理财与投资金额小,“余额宝”可以满足需求,多数居民开始将富余资金存入线上平台。相比于银行存款业务,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存款利率较高,用户可以随用随取。传统银行业盈利方式为贷款利息收入、款利息支出差额。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银行业的业务客户流失,相应降低了个人活期存款金额,还会加大银行业负债端吸收压力。

(三)利率市场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已经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对国内利率市场的影响较大,银行业可以准确分析利率变化,确保客户了解利率市场变化。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传统银行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注重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能够调节市场,确保利率市场的合理化发展。基于总体分析可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强了银行业的市场调控能力。基于客户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客户更加了解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客户投资、消费之前,应当综合分析市场,以免出现市场投资失误问题。

(四)中间业务的影响

在银行机构中,中间业务多为收付业务、委托代理事项。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会使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减少。使用银行卡支付,用户需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应用第三方平台支付时,无需缴纳手续费,因此用户倾向于第三方支付。对于理财、保险,互联网理财平台、保险销售平台,对商业银行保险影响、互联网理财、基金业务、基金平台的影响较大,用户可以随时购买新产品,等待时间较短。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传统银行业发展策略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中,严重冲击了传统银行产业的发展。然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银行机构经营者,应当积极学习和借鉴,通过互联网技术,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全面加强市场竞争实力,以此满足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

(一)建立现代风险防控体系

无论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银行,都会面临风险防控问题。通过互联网金融技术,全面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大数据中心,注重数据资源高度匹配,优化整合数据资源,同时提升资源利用率。在实践操作中,金融企业建立数据库,与其他数据企业合作,可以增加数据库资源内容。借助多个端口获取信息,能够充分发挥出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建设数据库,可以科学研判金融信息,同时做好整理与加工处理,以此提升信息价值与准确度,定位风险节点,高效防控金融风险。

传统银行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技术,预防和控制风险时,必须优化整合数据。数据加工处理时,按照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需求,对运算方法进行优化,全面提升数据分析实效性与针对性,同时注重信息数据整合,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对于数据分析来说,需要提升数据利用率,联合多种分析指标,借助统计模型、人工智能等方式,确保风险判断的准确性,同时提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意见。对于数据整合和分析而言,和电商平台对接,全面提升风险防控科学性与体系性。

(二)注重个性化金融服务

相比于传统银行业态,个性化服务属于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优势。注重金融资源的优化整合,互联网金融企业基于用户角度,设计多种个性化金融产品,以此提升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银行业为了满足现代金融企业的发展,应当对金融个性化服务进行创新。在个性化服务期间,高效收集银行需求,明确银行动态,以此确保经营互动性。通过互联网进技术,开展个性化服务,并非单一性工作,而属于互动性过程。不仅要分析基础数据,还应当关注数据反馈问题。利用数据与信息反馈,可以丰富数据库内容,注重信息数据优化整合。在具体实践中,银行业建设数据分析体系,对数据进行检测、预判、上报,形成良性动态机制。同时建立立体化服务模式,加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互联网金融的个性化经营效果。

(三)建立现代化经营管理体系

基于传统金融业务体系,银行业处于垄断地位,所以经营模式、管理体系都较为僵化。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业应当转变传统业务经营模式、服务理念,全面掌握用户需求,对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银行业建立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建设现代银行管理体系,以此满足用户需求。传统银行发展过程中,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基于银行经营实践可知,尽管多数银行注重网络金融业务,然而人性化体验、用户体验等方面,和互联网金融的差距较大。注重经营理念创新,优化经营模式与经营方法,以此加强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竞争实力。银行业必须转变传统金融模式,以此提升经营能力。

(四)注重传统网点转型升级

相比于互联网金融,银行机构网点市场竞争力较弱,尤其表现在传播与推广方面,还会受到房屋租赁、人工成本等影响。银行业服务网点,运营成本较高。传统银行业为了实现高速发展,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模式,注重经营和管理线下渠道,提升线上平台建设力度,对传统网点、电子银行、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首先,注重银行线上平台建设的完善,建设具备代表性、特色的理财平台、线上支付等。农业银行按照自身特点,基于国家政策引导,全面注重三农问题,推广农村相关理财业务,同时为农户、农村惠农服务点的个性化服务。传统银行业,应当总结农业银行经验,确保互联网金融稳定发展,建设线上平台。其次,组织传统网点布局的优化,建设普惠性、综合性网点,实现线上平台、传统网点的平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对传统网点服务内容、管理能力造成影响,应当缩小网点面积,减少运营人员,使经营成本降低。按照相关研究可知,多数居民选择收集银行、网上银行,高效办理常规业务。在银行总体业务量中,电子渠道、常规业务占据量超过80%,因此电子渠道逐渐成为银行客户交易选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和社会经济联合,出现了较多互联网金融服务与产品,不仅改变了投资模式与消费方式,也影响了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下,侵蚀了传统银行业市场份额,增加客户流失率,必须做好转型发展,以此加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传统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银行业银行金融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