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预测问题研究
2021-11-30刘兄
刘兄
(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2)
成本预测是以现有条件为前提,在历史成本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判断的成本管理活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应在日常运营中重视成本控制,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成本预测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制造业企业进行成本预测的作用
(一)是进行成本决策的基础
成本预测包括中长期和短期成本预测,通过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中成本水平的测算和比较,为管理层选择最优产能布局等成本决策方案提供依据,例如:产品选择自制还是外购?若外购,选择小规模批量生产的供应商还是大规模批量生产的供应商?若自制,需要多少投资额?年销量达到多少才能盈亏平衡?
(二)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
企业为了争夺市场空间,通常会将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努力追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合理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标必须建立在科学严密的成本预测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可控成本中费用占比较高的项目,找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成本动因,跨部门协作,深入研究,持续改善成本并定期进行评价,促使企业能够持续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
(三)是编制生产基地投资预算的前提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整体如何定位,选择高档还是中档?基建部分,是否有必要分期修建分期投入使用?核心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从国内采购还是从国外进口?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的投入成本、生产效率、生产合格率、可使用寿命、年运行费用分别是多少?对生产成本具体有何影响?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详细成本预测和比较,有利于管理层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决策,综合判断生产基地投资预算是否具有合理性。
(四)为商务谈判委外代工价格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为了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通常注重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同时寻找合适的伙伴,与之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把部分非核心工序委托合作伙伴完成,以求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对委外代工的工序产品,合理进行成本测算与分析,例如测算出特定规模下生产单批次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按照成本性态区分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针对有闲置产能的投标者,商务部门就可以参照变动成本+利润的模式与之谈判,从而争取到较优惠的价格,以便降低综合产品生产成本。
(五)是制定价格战略的重要依据
定价和成本是决定企业利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两个重要因素,多数情况下,成本是定价的一个重要依据,目标成本定价法(一般被运用于新产品的定价)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有效运用目标成本定价法,可以使研发、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从而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二、当前企业成本预测存在的问题
(一)新产线新产品,缺乏可供参考的成本信息
企业原先属于研发型微小企业,现在转型为商业化企业,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使用的生产线是从原先的研发中试车间改造升级而来,单批生产能力固然十分有限,每批次只能生产出很低数量的产品;另外,销售团队需要时间开拓市场,铺设营销渠道,也需要给消费者时间了解和接受新产品。企业一般在初始阶段没有资金也没有必要立刻筹建大规模的生产线,因此缺乏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条件的生产线;产品为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当复杂:技术要求门槛高,生产步骤繁琐,法律法规要求严格,生产周期长,生产工序多达几十道且生产形式各不相同,并且产品工艺处于持续研发升级改造过程中,在国内尚无类似生产工艺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数据,因此,直接可供参考的历史成本信息十分有限。
(二)多生产步骤多供应渠道增加了成本预测的复杂性
为了充分保障产品供应,在企业自身生产能力不够的情形下,可以考虑把部分瓶颈工序委托外加工;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可以考虑把没有成本优势的工序委托外加工;为了从战略层面确保产品供应安全,即: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商业化企业应当有备份产能,委托外加工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评估风险,合理进行产能布局,而不同的产能布局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成本,灵活多变的产能布局增加了产成品成本预测的复杂性。
(三)静态成本预测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传统意义的成本预测,人们通常更多地关注于在一定的投入和产出条件下,产品价值链上各个工序“独立发生”的成本项目,以期望求得独立发生的各项成本之和最低,即为静态成本预测,而在真实世界里,成本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样的产品在各年之间的成本差异可能会很大,因此传统的静态成本预测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需要对内外部各种情况、影响成本的因素及变化趋势,分年度动态进行成本预测和分析。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采用费用要素预测汇总法
费用要素预测汇总法,指在特定的产能条件下,根据生产目标产品批次所耗用的各种资源,按照费用要素分别进行预测,然后汇总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该方法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将运营与财务分析有效联系起来。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一般为料、工、费,即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
1.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主要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费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包含两方面,分别是耗用数量和采购价格。耗用数量,计算依据为研发部门提供的生产单批次产品时各工序的产品物料清单即BOM表(bill of material),采购价格则由采购部门根据市场行情及预测变动趋势分年度分别提供。
2.人工费用
人工费用指大生产部门的人员工资、奖金、社保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薪酬(部门包含生产车间、设备工程部、工艺工程部、安环部、质量部、物控部和采购部等),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也是两方面:每条生产线所配置的各级别人员数量和各级别人员费用。人员配置表,由工艺工程部门根据各条生产线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级别人员费用则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公司薪酬制度及市场行情变动趋势分年度分别提供。为了便于更直观地分析各项因素变动对成本造成的影响,在内部管理报表中,可以把车间管理人员及生产辅助人员的人工费用亦分摊计入人工费用,而不是制造费用。
3.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费用,主要包括折旧摊销费用、能源动力费用、安全环保费用、检验检测费用等。对于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基地投资成本对未来的产品生产成本影响重大且长远,因此要合理控制厂房、设备等的投入成本,并重视对投资节奏的把控,尽量减少产能闲置,同时考虑为将来迅速提升产能留下空间。资产使用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最大产能固定的情况下,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建成后,单位产品所承担的折旧摊销费用也就基本确定。能源动力费用、安全环保费用、检验检测费用等,通常与生产批次数量正相关,可以先测算出生产一个批次对应的变动制造费用,然后根据产量目标计算出批次数量,进而预测出变动制造费用。
(二)考虑不同产能布局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每个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的生产经营特点,合理进行产能布局。例如我国的制剂灌装冻干行业,近几年普遍存在固定资产投入高,GMP监管严格,但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在新产品商业化初期阶段,由于市场风险较高,企业应避免盲目进行大额固定资产投资,在此阶段若把制剂灌装冻干工序委托外代工,几乎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市场上有多家能够满足该工序生产要求的制造商,代工生产成本远低于自制生产成本(若自建生产线,在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自制会因产生大量闲置产能而造成浪费)。企业应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编制中长期销量预测,接着编制相应的产量预测,再接着编制产能布局方案,如部分工序自制、委外代工、自制+委外代工等不同的组合,然后对每一种产能布局分别进行成本预测,评选出成本最优产能解决方案,为管理层做总体产能布局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三)进行动态成本预测
由于静态成本预测法无法对中长期成本决策提供支持,而动态成本预测,有助于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在管理上快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需要采用动态成本预测法,具体步骤为:进行市场调研,收集目标市场信息和行业标杆企业类似产品初始商业化阶段的市场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差异分析,调整得出目标产品的市场增长率;按照中立、激进和保守三种情形,分别预测未来十年各年度的销售收入及产能需求;分别制定出相应的产能解决方案;根据不同的产能解决方案,分别测算三种不同情形下的未来各年度的产品成本及最优成本。
四、结束语
成本预测方法有很多,一般每种方法都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财务人员只有与各业务部门保持沟通互动,充分了解业务情况,才有可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合理的成本预测,为管理层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成本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为成本管理和控制指明方向,是企业成本控制成效的一个决定性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