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分析

2021-11-30长春新区管委会

营销界 2021年30期
关键词:部门信息化建设

胡 哲(长春新区管委会)

社会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蓬勃发展,使得以往传统式的企业运营和管理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需求,并且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创新具体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由企业设计并生产一种公众不知道的新品种,产品类型具有较新功能或新特性;第二,采用未经生产管理部门批准或检验部门检验的新方法,形成新加工技术或生产方法;第三,开发新的营销模式,在新市场和新消费群体中销售传统产品;第四,为生产产品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原材料供应渠道;第五,对企业进行内部改革或重组,使企业以新的身份和面貌面对市场。企业管理创新可以制定新方案,将其作为企业的驱动力,并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利用当前企业的先进信息技术将信息化建设集成到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借助有利的市场机会,优化企业配置,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和生产中的竞争力,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

企业管理创新能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运营和管理创建新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实施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制定有效的评估机制。

■ 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势

(一)顺应现代社会发展,避免重复工作

新时期,人民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必须引入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创新现有管理模式,为业务发展创造更多价值。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形成紧凑强大的网络体系,凭借信息化优势,使企业资源体系可以随时得到拓展,当员工需要查看一些相关信息时,可以随时在资源库下载查找。对于部分需要团队共同完成的工作项目而言,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做到一键收发和分享,不仅可以促使企业分工合作,厘清工作流程和内容,还可以减轻人们的工作压力。

(二)提升企业社会地位与整体效率

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断变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企业需要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引入信息技术,大力开发新的业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效率。企业需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不断顺应社会发展,紧贴时代脉络,在原有基础上,全面落实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渠道的宽度。

(三)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工作风险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企业越来越注重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工作,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传统企业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多数需依靠人力完成,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人力为主的管理模式会逐渐累积问题,想要保障企业能够稳定运营,就需要从根源上遏制问题,通过引进信息化建设管理,让很多细节问题可以在缜密的信息系统中无处遁形,并在多次交流沟通中,强化员工之间的工作默契,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

■ 企业信息化建设作用

(一)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促进部门交流与合作

传统企业管理标准化和准确性不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能够使生产管理更加便捷,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处理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及时管理和保存业务信息资源,企业也可以建立并实施内部局域网,促进内部资源的整合。过去企业的所有部门都是独立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部门之间联系的灵活性,进而保证工作质量的稳定性。

(二)转变企业合作方式,为电子商务奠定基础

随着商业计算机化的发展和应用,现代企业的外部信息渠道进一步扩大。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尽快实现现代化,推进企业信息化技术,并不断调整企业间的合作方式,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 企业现行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管理方面创新力度不足,缺乏亮点

诸多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管理较为忽视,更加侧重市场开发以及研发层面的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虽有轻重缓急,但也要保持同心同向,部分企业过度侧重技术创新,对企业内部疏于管理。部分企业为了迅速完成企业转型,直接照搬一些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理念和方式,没有充分考虑目前企业的发展前景、实力以及特色等,这种伪创新的方式不但不会助力企业迅速完成转型,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二)信息化建设落实程度不足,缺乏效率

首先,部分企业对于其相关配套设备、资金方面没有给予全面支持,使得信息化建设受阻,导致建设进度缓慢。对于人才方面来说,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操控,然而企业内部信息化人才数量有限,在信息化建设之初,还无法将其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次,信息部门发展相对独立,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在资源上无法形成共享体系,也无法合力促进企业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工作渗透不足,组织弹性不够

企业在全面落实信息化建设管理之前,主要通过直接构建信息化建设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员工对于企业突然的内部转型存在不适应,在管理中依旧喜欢沿用传统模式,致使企业资源利用率严重不足,且部分企业在完成信息化技术之后,缺失了对员工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使员工增加了工作负担,而一些部门虽然按计划分配工作,但供过于求使资源分配比较宽松。有时因为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造成部分部门的资源配置超出计划之外,由于企业内部采取部门管理制,不同部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权力归属,这也是造成权力分散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实行分权管理,各部门都行使自己的权力,导致企业的权力较为分散,影响公司的进步发展,以及致使公司内部权力和责任分配、组织灵活性不够,有时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 构建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创新理念,给予资金扶持

首先,要想转变企业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看法,必须从管理层入手。只有管理人员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全面充分地落实,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企业管理层要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针对其他的成功企业进行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以此进行企业管理上的优化。

(二)促进信息平台落实,优化服务质量

在企业信息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获取的准确数据和信息能够为企业信息管理的和谐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要想真正促进信息平台的落实,需要仔细审视企业目前的优势和劣势,以此为基底,介入信息化建设模式,通过信息化模式的应用及时查看是否可以弥补目前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不足,如若依旧存在漏洞,就需要尽快根据实际问题探寻解决之策。

(三)提升企业员工职业素养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想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积极配合,在企业实际发展中,部分人员没有注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组织灵活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确保有关企业市场的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领导层。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从企业内部入手,不断提升内部员工的职业素养。例如,企业可以将不同能力与岗位的员工进行分组,通过分组的模式进行针对性培训模式,以达到强化企业员工个人素质的目的,在实际培训期间,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培训主题进行学习。另外,企业还可以邀请一些技术人员开展技术讲座,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讲解相关知识的方式,充分带领员工深刻认识企业技术的全新模式,学习更多新颖的工作方法,以此为企业未来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部门信息化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