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花博平台构建崇明产业发展新思路
——上海电力大学赴上海崇明实践队对崇明本土产业品牌效应形成新模式的探索

2021-11-30阿布都如苏力麦麦提明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0期
关键词:黄杨崇明虹桥

阿布都如苏力·麦麦提明 俞 晴 包 融 唐 利 朱 珺(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探究背景

崇明区隶属中国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区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近些年,崇明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生态民宿旅游发展越来越成熟,特色也越来越明显,且始终坚持将生态民宿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在一起。

现在,崇明区已经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径,就是以文化嫁接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农业,以品牌塑造形象,最终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方向发展之路。多年来,崇明区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生态民宿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最为显著的就是一批以生态民宿为代表的生态民宿旅游新业态的崛起。

随着2021年花博会在崇明的顺利召开,为崇明吸引大量关注度的同时也带动了花博会园区周边产业的发展。我们选择了距离花博园区较近的村庄建设镇虹桥村,以“崇明花博会对崇明民宿的影响”为题进行调研,共收集民宿信息120余家。

中国新闻网曾在花博会期间报道“虹桥村民借花博会之机‘抱团’开民宿 平均增收十万元”,但调研结果却出乎我们意料,在实践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花博会为当地所带来的收益似乎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好。我们本以为在花博会的带动下,虹桥村的民宿产业相较以往会有更为显著的效益提升,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受花博会影响,民宿产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不如往常。近年来,虹桥村民宿产业发展虽然表面上迅猛,更有多户人家为响应花博会储备空房等政策号召积极开设了民宿,但在花博会的交通管制等种种原因下,多户民宿闲置、新生民宿没有生意、老牌民宿收益下降,花博会并没有我们预想中的为虹桥村民宿产业带来实际的发展契机。

■ 探究过程

2021年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开幕。为寻找解决“虹桥村民宿产业受限的情况下村民该何去何从”的方案,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崇明实践队前往花博会园区,试图在花博会寻找到一个契机,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新思路。

在花博会园区,意外地发现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村民培育的黄杨景观树、崇明水仙作为“地标性”植物,在上海馆供游客观赏。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连续多年与园艺村和虹桥村共建,实践队在园艺村大力帮助推广崇明品牌,竭力打造园艺村自己的生态品牌。前前后后几年,我们帮助园艺村开设直播带货,将村内的黄杨周边产品销售一空并开启预售;协助东方卫视、看看新闻、SMG视界拍摄大港公路宣传片,以此带动园艺村旅游发展从而促进黄杨产业的收益。在实践队的帮助下,园艺村已经渐渐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黄杨品牌,大量减少了被贴牌的市场竞争行为。村民们在花博会上的产品展示寓意着园艺村针对以黄杨为主的品牌打造已经初见成效,这不仅表明了园艺村黄杨产业发展的成功,更为崇明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要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

为了乘着花博会的“东风”,将园艺村的成功案例延续并移植,帮助虹桥村突破民宿产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再次来到了港沿镇园艺村。在到达园艺村后,我们发现在黄杨协会的牵头下,园艺村黄杨产业已经形成了有体系的销售系统。园艺村已经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计价模型,将树龄、地径、高度、造型纳入考量,避免了价格市场的混乱无序。

为了弄清楚整个园艺村黄杨产业的“致富经”,我们走访调研了整个村落,共计7个大队110个黄杨种植户的具体情况,在各队队长的带领下用双脚走遍了超过340亩的黄杨种植土地,细数约68000株黄杨,以详细的数据构建了港沿镇园艺村内的销售宣传系统模型,从而归纳总结品牌推广经验,希望能使虹桥村民宿行业以此为例进行品牌推广。

从园艺村的黄杨产业看虹桥村的民宿产业,对比双方,园艺村的黄杨产业可以通过花博会的助力,扩大其在同行间的平台影响力;而民宿行业则需要通过花博会的影响力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打造品牌、做好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国内外游客。

我们实地走访考察,收集了虹桥村所有民宿的信息,通过纵横向对比精挑细选出了有代表性的20余家民宿进行针对性访谈,同时,也与各个民宿负责人对于“虹桥村民宿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共同商议出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方案。此外,我们也前往虹桥村党总支商议,虹桥村党总支也着力破解辖区内民宿及农家乐经营分散、模式传统、管理滞后等困境,积极探索党建领航民宿抱团发展模式,扶持培育“顾伯伯农家乐”“也山花园”等龙头标杆民宿品牌,逐步形成民宿集群发展效应,实现以小民宿带动大产业,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乡村民宿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型业态,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茁壮发展,吸引了大批投资者,但民宿产业却始终面临着主观化、模糊化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崇明区虹桥村内的民宿及农家乐面临着经营分散类型单一、模式传统缺乏创新、设施不全管理滞后等困境。为此,积极探索民宿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现今已有的“顾伯伯农家乐”“也山花园”等领先民宿品牌是很好的示范实例,我们应该帮助虹桥村在花博会的积极影响下逐步形成民宿集群品牌发展效应,帮助虹桥村民宿产业探寻在“后花博”效应下打造属于虹桥村的“品牌”。针对虹桥村的民宿产业,我们也在收集众多数据后提出《生态民宿标准化规范建议》和《生态民宿衍生服务建议》,希望尽我们所能帮助虹桥村的民宿产业发展。

■ 探究总结

黄杨与民宿看似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产业,但是它们都能利用花博会的平台为自己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同为第三产业的园艺村黄杨和虹桥村民宿,园艺村的黄杨产业可以通过打入花博会这样的大型平台让世人了解黄杨、认识黄杨、欣赏黄杨,同时增强其在同行间的影响力,扩大其对比其他装饰性花卉的竞争优势;而虹桥村的民宿行业则需要通过花博会的召开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依托花博会所带来的流量提升知名度和口碑,同时打造品牌、做好服务,充分利用花博会的契机实现产业和营收的“双丰收”。因此我们认为,将园艺村黄杨产业的成功案例移植至虹桥村民宿产业是完全可行的。

黄杨的成功案例总结出了四大关键经验:

(一)深耕于产品和服务

产品质量在竞争中的权重是无可比拟的。黄杨种植者们贯彻“工匠精神”,用数十年的日夜劳动培育出的优质造型黄杨在与其他黄杨的竞争中明显占据上风,同时逐步建设的黄杨销售服务体系也让客户在选购黄杨时的体验越来越好。同理,民宿可以优化房屋内饰和屋内布局,优化服务内容和种类,贯彻“客户至上”的服务宗旨,提升民宿口碑和返单率。

(二)维护品牌效益

品牌作为宣传最有力的工具,常常对提升产品和商家的知名度起到关键作用。园艺村从“被贴牌”到“家有黄杨”品牌的诞生,再到走进花博园区走向世界,品牌的力量不可小觑。不仅打响了园艺村黄杨的名声,更推动园艺村黄杨有体系的推广、销售。对民宿来说,品牌能够让不同特色、不同位置、不同服务的民宿串联起来,让客户在更有选择性的同时,也为返单的客户在同一商家体验不同特色的民宿提供可能。

(三)与时俱进的宣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宣传方式从古老的提篮叫卖变成了现代的互联网广告宣传。园艺村通过销售手册和两微一抖线上平台宣传后,显著提升了进村了解黄杨的人数。而民宿的可持续经营需要保持一定的返单率,在众多渠道中两微一抖被认为是最经济高效的宣传渠道,将民宿产品放在线上平台销售,靠的是回头客和口碑营销。与时俱进的宣传方式让各个产业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产品的延伸与改造

同行业间最大的竞争壁垒就是同质化,而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设计和服务内容导致了不同商家的客户体验几乎一致。黄杨由于其造型不同、树龄不同导致了不同株黄杨的外形差异很大,从而使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黄杨木雕作为黄杨的衍生品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作为黄杨产品的特色。民宿可以通过拓展经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烧烤、垂钓等来突出不同民宿间的差异,也可以增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通过优化服务、改造房屋的方式来吸引不同需求的客户。

猜你喜欢

黄杨崇明虹桥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黄美玲、黄杨峰作品
捷报频传!广日电梯成功中标新虹桥采购联盟
凤凰虹桥写生作品赏析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My diet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Adiary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